李露紅
摘 要:趣味教學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而學習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聯系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總結了如何創設生物課堂的趣味化。
關鍵詞:生物課堂;趣味教學;學習興趣
趣味教學是指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把課上得有聲有色,趣味教學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本人在多年的生物教學實踐中,結合中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針對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思維活躍、學習從興趣出發等特點,以及生物學本身獨具的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特點,現淺談如下:
一、精心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如,教學《人體呼吸系統》時我創設情境,從社會熱點問題出發,我國的中東地區連日霧霾天氣,PM2.5再次成為公眾熱議焦點,北京多個地區的PM2.5濃度值達到700 ug/m3,空氣質量持續嚴重污染。拋出問題:人體的呼吸系統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為什么“霾”還會對呼吸系統造成危害?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回答了問題,既完成了對知識的學習,同時又使學生樹立了保護環境、低碳生活的理念和意識。
二、課堂教學生動、直觀、多樣
直觀教學可使知識具體化,便于學生更好地感知、記憶、理解。如,講述能量的釋放、人體劇烈運動時,氧氣不足、肌肉組織會產生乳酸,而不是酒精。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易記錯。這部分知識我采用形象直觀化的語言,因為它不受時間、地點和設備條件的限制。加上學生自身的經驗,劇烈運動后腿酸疼,總結出“人跑最后,肌酸疼,哪有酒氣呼出來”,這就直觀多了。
三、走出課堂,挖掘資源
校園是最好的教學資源。如,校園中尋找蚯蚓、鼠婦,螞蟻等觀察其生活環境,嘗試歸納土壤生物的特點。測試不同植被周圍的空氣濕度,感受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并通過教師與家長及企業的聯系,開展科普講座,邀請他們擔任校外輔導員,拓寬學生知識面,指導開展科技活動,提高探究技能。
四、巧用結課
1.詩歌總結
如,《傳染病的預防》一課,教師用三字詞組結束本節課:“小感冒,麻煩多,早預防,是關鍵。多飲水,在平時,促代謝,憂心解。開開窗,通通風,空氣好,病菌少。……秋冬寒,多鍛煉,防感冒,此為先。”這樣的“收尾”練習使學生產生一種新鮮感,會即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討論比較
將課堂知識分析、討論、比較,找出各自的本質特點和不同點,可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準確深刻,記憶更清晰牢固。如,《動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一課,以討論比較形式結課。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學生通過比較,準確記憶了動植物體的組織種類不同,器官數量不同。人體動物體由器官又形成了不同的系統等相關知識。
3.激情勵志
如,講述《遺傳》的相關知識時,聯系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的輝煌事跡,長達8年的豌豆的雜交實驗,煩瑣枯燥,單一重復,用心血澆灌的豌豆所告訴他的秘密,時人不能與之共識,一直被埋沒了35年之久!通過實例,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從古至今,任何一項科學研究成果的取得都必須付出辛勤勞動,需要堅忍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生物課結課的方法還有很多,不論哪種方法,只要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集中注意力,讓課堂充滿趣味,畫龍點睛,恰到好處,就是一節高效成功的生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