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樂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農村,有許多的化學物質原料。作為農村中學化學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應充分利用當地農村現有的化學資源,努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應用化學的能力。
關鍵詞:培養;激發;化學原料;課外實驗
在新的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當今,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結構。所以,作為一名新課改下的教師,就必須設法去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應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建構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在這樣的背景下化學教師就應善于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其中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的能力和獨立完成化學實驗的操作能力,是深入踐行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分析農村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實驗設施短缺
由于受到經濟的影響,農村中學實驗室缺少、不合格、不達標;各種實驗設備陳舊落后,實驗儀器和實驗藥品也大多短缺不全,給化學實驗教學順利開展帶來很多的不便。
2.師資力量不足
在農村中學,相應的化學實驗專業教師隊伍少,兼任的化學實驗教師比較多,實驗室幾乎沒有專職的化學實驗員;教師的專業水平不高,知識的更新能力不強,極大地影響著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進行。
3.學生素質相對較差
在農村一些優質生源的大量流失,留下了很多基礎差、起點低、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方法不夠科學,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也相對較低的學生,這成為制約農村中學教學質量提高的另一個因素。
4.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
目前,在農村有許多的化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仍然存在固化的思想,即為教學而教學的思想,認為教材中要求做的實驗只要做完就行了,要求學生做的實驗只要開展完就行了,但實驗教學的“質”卻沒能得到提高。由此長此以往下去,這樣的教學方法不但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反而遏制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這與新課改的要求也是背道而馳的,沒能真正體現這門學科開展的真正意圖。
二、培養學生做好課外實驗教學探究
1.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化學教師實驗教學水平
化學的獨特魅力,就在于它與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大多教學內容來自生活經驗。作為農村初中化學教師,要想在實驗器材和藥品比較缺乏的情況下,讓自己的學生愛上化學,并喜歡去做課外實驗,就應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業務水平和實驗操作水平,并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
2.在課堂中適時增加趣味小實驗
化學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進度,在課堂中利用自制的教具演示一些趣味小實驗。在演示這些趣味實驗后,教師應鼓勵學生,善于去收集生活中廢棄的生活用品,并讓學生嘗試自己去制作一些小教具。學生通過自己制作小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既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又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生活中滲透綠色化學儀器、藥品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應指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和廢棄物制成簡易的實驗儀器,或替代實驗用的化學藥品。這樣既有助于解決實驗儀器、藥品的短缺問題,又可以培養學生節約和環保意識。如,利用廢棄的飲料瓶和小藥瓶制作反應容器等。
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就是要求化學課程在內容選擇上、教學的過程設計上、化學實驗及教學活動在組織控制等方面貫穿綠色意識。利用各種簡易,低成本材料,或者廢舊包裝材料,來制作各種化學儀器和裝置,由于原料來源廣泛,易得,費用很少,因此,非常有利于化學活動課中實踐活動的開展。
4.利用當地化學資源開展探究實驗
比如,在學習酸堿指示劑的知識后,要求學生回家自制酸堿指示劑,并利用它們檢驗一些常見的花卉、蔬菜和水果汁液的酸堿性。五顏六色的液體,如,牽牛花、月季花、美人蕉、紫羅蘭、玫瑰、紫卷心菜、胡蘿卜、菠菜、蘋果、梨的汁液酸堿性的鑒定,會讓學生大動腦筋,使學生了解大量酸堿性方面的知識。
5.建立課外實驗興趣小組
農村中學,建立課外實驗興趣小組,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利用農村化學資源來源廣的優勢,可以巧妙地將這種資源優勢,運用到實驗教學中,通過學生開展實驗探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農村化學教師要善于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利用農村中學憑借貼近生活、貼近自然的教學資源優勢,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探究實驗。并充分挖掘農村本土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努力學習化學、應用化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蘭文杰.中學教育心理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02:14-15.
[2]陳明.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的雙向滲透[J].新課程:綜合版,2010(01).
[3]馮小杰.開發農村化學課程資源,挖掘化學實驗教學潛力[J].貴州教育,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