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靜
摘 ?要: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既要適應計算機科技日新月異的變化,又要考慮如今高職學生自身的特點,改革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的實現“做中學、學中做”,使教師從知識的授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解惑者和指導者。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對策
一、高職教育中計算機教學改革必要性
當今,計算機領域已經發生廠很大的變化,長期在高職教育中延續的計算機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各種新局勢新情況的出現,不斷地促使著高職教學中的計算機教學要大膽的做出調整和改革,以此來符合整個時代進步的潮流。更重要的是,對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能夠讓高職學生學習掌握的知識更加有用,更加符合當前勞動力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擴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保證高職教育的學生就業率,這是高職院校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因此,對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既是這門課程更加科學規范進步的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就業率促進高職院校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對高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二、高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高職學生計算機能力水平不同。在高職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普遍偏低,對計算機教師教學目標的實現造成了一定難度。由于我國各地區的教育水平存在差異性,以至于學生在入學時對計算機應用水平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有些來自于農村的學生甚至沒有接觸過計算機,雖然絕大部分學生在高中時對計算機課程教學有所了解,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校忽視了對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重視,導致學生在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學習中遇到很多難題。
(二)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專業指向和課程設置上較為狹窄,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特別是計算機專業及課程設置,在教學模式上,傳統教育和應試教育烙印仍然很深,過多地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理論多、實踐少,不利于對學生獨立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際聯系不緊密,不利于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很多高職院校在開展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對于文科高職的計算機教學內容還停留在辦公軟件應用和基本操作系統等基礎理論知識層面,對于理科生的計算機教學內容也只是在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設置了C語言課程的學習。高職計算機的教學內容與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仍然無法同步,這樣的教學內容會導致學生忽視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學習。由此可以看出,高職計算機的教學內容設置很不合理,導致無法正確的培養學生信息素養,學生反而會開始厭煩計算機基礎課程,對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能力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三、推動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措施分析
(一)明確教學目標。在進行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過程中,要轉變傳統的計算機教學理念,將提升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作為職業技術教育中的計算機教學目標。開展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學校的實際辦學能力及師資力量等多方面因素,在滿足計算機教學課程實際需要的前提下,確定計算機教學的辦學規模。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首先,要進一步加強課程開發的力度。緊隨計算機教學實際發展,及時更新計算機教學的內容,進而使得計算機教學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其次,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自身組織者、引導者的工作,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積極引導。最后,要進一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進而使得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夠切實地提升。
(三)加強師資建設。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己經成為制約計算機教學水平提升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學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學校自身的實際辦學能力和師資水平,合理確定計算機教學的規模;另一方面,學校要進一步加大對于師資力量的投入。首先,學校要依據當前計算機教學工作的實際水平,進一步加大對于現有的計算機教師的培訓力度,促進其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更新。其次,學校還要依據計算機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以及未來學校計算機教學的發展目標,引進高水平、專業化的計算機教學人才,進而進一步提升計算機教學隊伍的整體素質,為提升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水平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結語:在當今社會信息化形勢下,計算機教學改革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改革也不是一跋而就的,這需要一個過程,只有教育從業者齊心協力,共同肩負起計算機教學改革這一重任,才能不斷取得成功,為培養出高素質的新型現代化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祝朝映,任務驅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職教論壇,2012.4
[2] 彭麗麗,論職業技術教育中的計算機教育改革,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