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宜勇 許英
摘要: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給軌道交通類專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實現形式,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學結合是核心。現代學徒制的實踐,在校企對接、培養方式、實踐育人、實施第三方評價、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從而培養適應軌道交通企業需求的專業人才。對在探索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思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校企合作;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2-0159-03
現代學徒制是傳統企業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學校與企業合作實施的職業教育制度。它圍繞企業人才需求,利用校企合作育人平臺,通過招生招工一體、雙導師育人、學徒工學交替、實崗育人等,充分利用校企雙方資源,為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企業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為新形勢下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了一種工學結合的新途徑,對于推動高等職業教育開展深層次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基礎條件
近年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超常規高速發展,軌道交通項目快速推進,截止2014年底,中國已有38個城市經國家批準建設軌道交通,規劃總里程超過6880公里。未來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地鐵建設的行列。據預測,到2020年,具備建設軌道交通條件的城市將達到50個左右。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發展態勢對軌道交通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形成了旺盛而持久的需求。目前,大多數軌道交通類高職院校與地鐵公司開展了訂單培養,主要通過校企共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師資團隊,共同開展教學工作來實現的,但總體來說,企業參與度不夠,育人地位不突出,聯合培養、育人成效不明顯,畢業生崗位工作能力與地鐵公司的實際需求不適應,職業素養無法達到地鐵公司的要求。2014年8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對人才需求的計劃性為專業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的制度構建
1.制定現代學徒制管理與運行制度。①建立現代學徒制的組織架構。校企雙方成立“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領導組織機構,成立由職教專家、專業教師、企業人員組成學徒制工作小組,制定工作職責,明確責任。②建立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依托校企共同成立的現代學徒制領導小組和專業工作組,建立體現現代學徒制特點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與現代學徒制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考核評價和督查制度,定期檢查、反饋等形式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校企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企業師傅標準、質量監控標準及現代學徒制相應實施方案。實施“雙導師制”,建立健全雙導師的選拔、培養、考核、激勵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機制。③制訂試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依托校企共同成立的現代學徒制領導小組和專業工作組,開展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校企共同分析試點專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過程,確定工作內容,歸并整理形成教學內容(課程)。根據崗位生產特點,設計工學交替的教學安排,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在學校傳授,學生職業崗位實際操作知識和綜合技能主要在企業傳授。
圍繞人才培養方案所確定的培養目標與就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構建理論知識和實踐實訓體系,形成公共基礎學習領域、專業學習領域、拓展學習領域以及基于職業能力發展的項目化的課程體系。根據崗位標準開發課程內容,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的對接。專業課程體系及核心課程構建流程見圖1。
共同設計職業素養訓練方案、學生(學徒)企業化管理方案。根據軌道交通專業崗位嚴格服從、整體協同作業、心理素質好等共性要求,制訂職業素養養成訓練方案,將企業“半軍事化”管理的理念和模式植入到班級管理中,推行學生(學徒)企業化管理。共同設計考核方案。考核采用學院與企業共同考核的方式,考核內容包括課程考核、綜合考核和職業素養考核,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核標準由學校制定,崗位實際操作知識和綜合技能及職業素養考核標準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
2.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現代學徒制需要校企雙方人員的相互聘任和兼職,即地鐵公司的技術和業務主管不僅要承擔專業實踐課的教學,還要全程參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工作,校企雙方還要合作開發一批具有職業教育特色適合教學的資源,包括實訓教材、課件、實訓手冊、案例、教學資源庫等。校企雙方對承擔教學任務、教學資源開發的學院教師和企業員工,按照“績效考核、津貼掛鉤”的原則,分別制定校企人員教學業績考核辦法。學校專任教師通過地鐵公司的培訓考核,才能進入到地鐵公司學徒項目中。地鐵公司要選拔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的工程師、技師(班組長)或技藝高超、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素質過硬的業務骨干擔任帶徒師傅,由學校從教學工作量、學生評價、教學成績三方面進行考核,其綜合成績作為效益的指標加入到工作績效津貼中。這樣被選拔出來承擔教學任務的企業員工具有一定的成就感,也能極大調動企業員工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
3.建立混編教學團隊,實施雙導師制。混編教學團隊是實施現代學徒制校企的雙導師育人、工學交替的先決必備條件。“雙導師育人”即學校的“知識導師”與企業“技能導師”共同實施教學的制度。學校導師主要負責專業理論知識傳授、技術與基本技能的培養;企業技能導師主要負責崗位技能傳授,學校知識導師和企業技能導師通過交互授課的方式培養學徒,其中學校導師一般以集體授課與理論研討為主,企業導師以師帶徒方式授課,所以企業導師的授課人數應多于學校的導師,一般來說一個企業導師(師傅)指導的學生不宜超過3個。為了保證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質量,校企雙方應根據以上基本要求建立導師的基本任職標準,除考慮現代學徒制教學所需的崗位工作能力、職業教育能力外,還考慮師資團隊為企業技術升級的服務能力。同時還要構建校企“互培共用”的長效機制,實施現代學徒制導師的崗前培養制度和達標上崗制度。
4.校企共建實訓基地,共享資源。校企混編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全真實訓平臺、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和遠程視頻教學平臺,共享校企雙方資源。校企共同開發實訓項目,共同組織實訓教學和畢業頂崗實習,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技術水平,促進安全職業素質的養成,提升學生對崗位的勝任能力。
三、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現代學徒制培養的途徑探索
1.聯合招生招工。根據地鐵公司用人計劃,在學校提前單獨招生環節實施。學校和地鐵公司共同商定招生招工方案,明確招生錄取條件和招工錄用條件,共同開展招生宣傳工作。考生報名參加學校提前單招,通過省考試院統一組織的語、數、外聯測,成績達到學校面試要求后,參加由校企聯合組織的綜合素質面試。根據崗位特點和用工要求,選拔符合條件的考生為現代學徒制培養學員。學生(學徒)、學校和企業簽訂三方協議,學生(學徒)與企業簽訂帶薪學徒勞動合同,明確學徒的企業員工和學校學生雙重身份,明確各方權益、學徒崗位、教學內容和權益保障等。
2.根據專業、企業特點合理設計教學組織模式。根據專業特點、對接企業需求,根據軌道交通專業崗位生產過程特點安排教學過程,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例安排如下:依托學校和地鐵企業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根據各專業特點,實施“分段遞進式”工學交替教學組織模式,第一學年走入地鐵公司由企業負責進行每周2天的認知實習、安全教育等,感知城市軌道交通職業和企業文化,第二學年深入地鐵公司熟悉工作崗位、工作流程等,由企業負責進行每周3天的跟班實習,第三學年融入地鐵公司培養崗位綜合技能,進行半年以上頂崗實習,進行故障應急處理等訓練,并在第三年進行職業技能鑒定考核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把畢業設計與頂崗實習緊密結合,學生在簽約地鐵公司的就業崗位頂崗實習,并充分利用學校畢業實踐管理系統網絡平臺,實現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具體教學組織安排流程見圖2。
3.學生(學徒)證書獲取。現代學徒制是一種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地鐵公司指定學生應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或上崗證的種類,學院與企業共同負責考證培訓。學徒制的學生在畢業時,既能夠取得所學專業的畢業證書,也能夠取得與專業相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以及上崗證書。例如,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為車站值班員,城市軌道交通信號專業為信號檢修工,實現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
四、結語
現代學徒制打破了以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為主的教學,建立了集課堂教學、職業培訓、技能提高于一體的教學新模式。建立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校企合作,實現互惠共贏,現代學徒制的實施使學生、地鐵企業和學校三方受益。一是學生,在學習期就獲得企業的資助,職業生涯明確,提前進入崗位角色,能學到更適應職業崗位的技術技能,有效提高了就業滿意度,更好地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二是地鐵企業,人才培養規格符合企業的需求,縮短了人才培養周期,實現零距離上崗,解決了地鐵企業階段性、批量性用人的矛盾;三是學校,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了解企業需求,服務企業,校企合作工作得到進一步深化,師資隊伍水平得到整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在實施現代學徒制時,高職院校應考慮行業、專業的性質,準確把握合作企業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努力爭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積極推進校企深度合作,加強內涵建設,將職業教育植根于行業企業之中。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開展現代學徒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由于我國尚未成功建立現代學徒制教育體系,現代學徒制的廣泛推行面臨多重困境,高職院校辦學者在探索與實踐現代學徒制工作中也碰到了諸多問題。對于學生(學徒)的法律地位、津貼、工齡折算、工傷勞保等問題,急需國家相關部門和專家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政策,以便使專業人才培養更好地實現“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校企雙方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提高軌道交通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2014]9號.2014-08-25.
http://www.gov.cn/xinwen/2014/09/05/content_2745818.htm.
[2]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12):38-44.
[3]薄宜勇,趙德生.提升軌道交通類專業社會服務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7-7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