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晟
摘要:護士禮儀教學能夠通過系統的禮儀教學規范護士的行為,引導護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在醫療和護理工作之中,良好的護理禮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心理學的應用為護理禮儀教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學在高職院校護士禮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心理學;高職院校護士禮儀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2-0230-02
在醫療和護理工作之中,良好的護理禮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護理質量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在現階段人性化護理模式和多元化護理模式的實施之下,人們深刻的明白,護理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護理水平,更要有高尚的人文修養。因此,在護理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護理禮儀的培養,這樣才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一、在高職院校中開設護理禮儀教學的意義與問題
(一)在高職院校中開設護理禮儀教學的意義
從本質上而言,禮儀就是人們在特定場合需要遵循的準則和行為規范,禮儀是衡量社會文明的重要標準之一。隨著社會的發展,禮儀對于人們生活、工作的影響日趨擴大,每一個行業要想提升自己的影響和經濟效益,就需要在員工崗位培訓中融入禮儀培訓。護理行業是典型的服務行業,護士禮儀是職業禮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護理人員需要在工作崗位上遵循的行為規范,良好的護士禮儀可以有效避免醫患糾紛的產生,還可以起到增進交往、樹立形象以及強化素質的作用,從這一方面而言,護士禮儀對于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高職院校護理禮儀教學中的問題
1.目標執行不到位。雖然很多高職院校中都規定,要在護理學教學中落實禮儀教育,也指出了禮儀教育的積極意義,并用文件的形式落實了下來,但是具體的執行活動流于形式,教師沒有真正意識到禮儀教學的積極作用。同時,從領導、教師、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在潛意識里都認為護理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傳授專業護理技能,禮儀教育的意義并不大。殊不知,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如果未意識到人際交往的重要性,是無法在日后的崗位中取得成功的。俗語有云:“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做禮”,這很好的表達出了禮儀對于教學活動的重大意義。
2.教學模式與內容不科學。就部分開設了禮儀教學的高職院校來看,他們一直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授課,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教學模式單一,兩者之間的互動不足,教師沒有在禮儀教學中投入足量的精力,沒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這不僅無法感染學生,也難以激發出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著禮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同時,禮儀課程本身就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的特征,但是很多教師未注意到這一特點,在禮儀教學活動中,僅僅給學生強調禮儀的概念、意義和特點,講課課時很少,未考慮到學生日后的發展需求,也沒有針對護理學專業的特點增加有意義的禮儀教學內容,同時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發展需求,致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鍛煉,致使學生無法意識到學習禮儀的實用性,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主動學習。
3.師資力量和考核形式薄弱。在護理學專業教學中,多數教師認為,專業課的教學才是重點,禮儀教學活動并不是很重要,在該種觀點的影響下,學校也不會花費額外的精力來培養專門的禮儀師資力量。禮儀教學課程大多是由專業課教師來承擔的,但是,專業課教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專業課上,沒有過多的精力投入到禮儀教學中,致使禮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此外,在禮儀教學活動的成績考核上,會涉及大量的硬性規定,學生依然還在采用傳統的模式進行評估,創新性嚴重不足,對于學生禮儀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通過一張簡單的試卷進行,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考察,不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致使學生不重視禮儀實踐活動,禮儀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總而言之,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都未意識到禮儀教學活動的重要性,禮儀課程尚未在護理學專業的教學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禮儀教學活動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考核以及教學隊伍的建設上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急切的。
二、在高職院校護士禮儀教學中應用心理學的必要性
(一)護士禮儀教學成效不理想
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在高職禮儀教學活動中,很多高職院校都將重點放置在學生護理技術水平的培養上,并不重視學生護理禮儀的培養,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護理禮儀課程,但也僅僅只是給學生講述理論知識,而實踐嚴重不足,這就嚴重制約了學生參與禮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該種情況下,在高職院校中廣泛的推廣護理禮儀教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水平不僅可以創新現有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促進學生發展的客觀要求
在社會的發展下,人們對于護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護理人員是患者、醫師溝通的橋梁,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嫻熟的護理技能,也要有專業的形象和良好的儀表,只有兼具以上幾個內容,才能夠讓患者信服。在這一要求下,在高職院校中推廣禮儀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理論意識和現實意義,開展護士禮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幫助其樹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他們的綜合競爭力。
(三)心理學的應用為其提供了契機
目前,跨學科已經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心理學在各個學科中的應用范圍變得越來越廣泛,教育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情感心理學等在各個學科中均發揮出了非常良好的作用,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也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護理專業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應用型護理人才的重任,心理學的應用為護理禮儀教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只要教師可以合理應用心理學,必然可以提升禮儀教學的效果。
三、心理學在高職院校護士禮儀教學中的實踐
(一)利用心理學來建設護士禮儀實訓課程
在高職護理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是采取合理的手段有目的、有組織的將學生培養成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突出人才,為社會培養出大批優秀的護理人才。在應用心理學來開展禮儀實訓課程之前,每一個管理人員、教師都要對教育心理學有正確的認識。在開展禮儀實訓教學時,重點要突出其“專業性”與“方向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我體現能力,鼓勵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主動的應用所學的禮儀知識來解決問題。此外,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只要可以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場景,便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此,可以在護理學教學中大范圍地推廣“情境模擬教學模式”,多創設出真實的情境,例如,可以讓學生采用角色扮演法或者模擬訓練法來創設護理場合中的多種情境,在這些情境中,必須要使用規范的語言,注意自己的儀態、儀表和儀容,完成之后,由學生共同來總結出各種場合禮儀的使用規范和禁忌,如何更好的與患者、家屬溝通,怎樣才能夠為他們營造出更好的心理體驗,并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二)以理論指導實訓,提升教學效果
禮儀教學中理論和實訓是必不可少的兩個部分,實訓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產生的,是禮儀教學中的核心,每一個教師都需要深入踐行這一觀點。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而言,要構建出有效教學課堂必須要讓學生感到教學內容對于自己是有益的,并讓他們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興趣,做到這一點,教學活動就成功了一半。在禮儀實訓課程上,教師可以先應用心理學的原理為學生講解出真實的護理實例,如護理人員怎樣用良好的溝通技巧從心理學方法出發化解患者的負性心理,如何更好的跟家屬溝通,等等,同時,也可以舉出反例,讓學生理解護理人員禮儀對于護理質量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這樣可以讓學生從心靈層面上產生共鳴,了解到學習禮儀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從而積極的投入其中。
要注意到,對于禮儀知識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應用認知心理學、按時心理學與想象心理學,為學生營造出寬松、愉悅的實訓氛圍,讓學生知道,他們以后是一名白衣天使,他們手中肩負著挽救廣大患者生命的重任。作為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要和藹、善良,將微笑常常掛在臉上,通過這種暗示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怎樣在護理工作中長期保持和藹的神態,強化他們對于禮儀重要性的認可。
(三)在禮儀實訓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
護理人員的人文素質對于臨床護理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語言禮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遵循規范性、禮貌性、保護性的原則,語言要通俗易懂,避免過多應用醫學術語,鼓勵學生多開展模擬訓練法,模擬工作角色,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活潑、輕松的氛圍中提升教學效果。
四、結語
護士禮儀教學能夠通過系統的禮儀教學規范護士的行為,引導護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從心理學角度開展護理禮儀教學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是非常有益的,該種教學模式值得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謝寧.淺談禮儀教育在高職院校職業素質中的培養[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1,(04).
[2]齊文東.將傳統文化滲透到高校禮儀課程中之初探[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2,(01).
[3]王彥,徐逢春.高職院校禮儀教學應強調“四個結合”[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
[4]馬珊珊,婁曉璐,孫艷.淺析護理禮儀與醫院護理文化的融合在教學中的應用[J].企業導報,2013,(11).
[5]郭靜,王利芳.《護理學導論》中“護士禮儀”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與探討[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