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芬
摘 要: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就是要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從抽象的課本中得到解放,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對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的含義、生活化的設計原則進行了介紹,對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實踐展開了探討,目的在于促進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常將家庭作業作為對語文課程的補充以及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因此目前的小學家庭作業并沒有擺脫呆板的形式,以學生抄寫和機械記憶、背誦為主,而這對于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實際上語文是一門生活化的藝術,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堅持生活化的教學,從而促進小學生能夠輕松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與知識的鞏固。在此基礎上,筆者進行了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實踐研究,從而促進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和發展。
一、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就是要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的緊密結合,使學生從抽象的課本中得到解放,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并得到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小學生語文教學中,家庭作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在家庭作業的設計中也需要滲透生活化理念,采用貼近小學生實際生活的方式,實現對所學語文知識的鞏固,提高語文能力。在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實踐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為目的,將貼近小學生生活的體驗與內涵融入家庭作業內容中,把握設計的重心,設計出適合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家庭作業。
二、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設計原則
1.主體原則
在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中,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針對小學生的特點,貼近其實際生活,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對家庭作業進行設計,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2.開放性原則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是通過生活進行的,教育的內容與教育的方法都需要根據生活而進行。”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師普遍較為重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而對小學語文作業是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關心甚少,因而小學生在作業的完成過程中僅僅是單純地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而并沒有達到促進思考、形成良好思維模式的目的,這對小學語文的教學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導致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高。在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中遵循開放性原則,有利于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全面提升語文能力。
3.實踐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設計時,需要重視其實踐性,并將實踐性貫穿于家庭作業的實際中,從而讓小學生能夠從實際出發,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積累語文活動的經驗,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不斷豐富語文知識,提升語文實踐能力。
三、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的實踐設計
1.聯系生活實際設計積累型作業
語文學習的重點在于積累,積累是語言文字轉化為語言儲備的過程,新課改下,小學語文知識的積累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積累型作業的設計時,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家庭作業變得合理化和生活化。如,教師可結合生活實際,將新發生的事件引入家庭作業,設計文字填空等。如,微弱、蒼老、人間等詞的文字填空就可利用“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劉盛蘭事跡進行設計:“殘年風燭,發出__(wēi ruò)的光,__(cāng lǎo)的手,在__(rén jiān)寫下大愛。”等等。這種結合生活實際的積累型作業的設計,使小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并在不斷的知識積累中感受到平凡人物的魅力,進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與生活相關的情境語言,形成文字填空,如“他買了一__衣服”“這是一__馬”等等,進而使學生進行發散思維,靈活掌握詞語的使用。
2.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實踐類型作業
根據多元智力理論研究發現,每個學生在智力上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并能夠以自身特有的形式進行表現。在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設計中,可聯系生活實際對實踐類型的作業進行設計,從而對小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在實踐中充分展現自我才能,并實現語文課堂知識與課后活動的有效結合,提升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如,布置家庭作業進行報紙與海報的制作等。在報紙與海報的制作中,小學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并結合生活中所見、所想,將內容呈現在自制的報紙與海報上。教師則需要對一些優秀的作業進行表揚和鼓勵。學生在這種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實踐操作中,通過語言以及尋找到的文字素材來實現自我能力的展示,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讓小學生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3.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寫作類作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項主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寫作的練習,能夠讓學生不斷地積累語言知識,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因此教師需要聯系生活實際,對寫作類作業進行設計,如布置日記,讓學生每天進行日記的寫作,將身邊的事進行記錄和總結。在這種練習之下,小學生能夠實現對身邊素材的積累,鍛煉學生對生活的發現能力,培養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中的美。在日記的布置中,每篇字數在200字左右,內容應體現出具體的時間、地點與人物和事件等,同時還需要寫出自己的感受與體會。課堂上,教師應對這些優秀的作品進行賞讀,對美好的事物、事件等進行分享,同時讓學生相互之間學習協作中的優點,提高寫作的水平。
總之,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通過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設計,能夠增強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實踐性、時效性與趣味性,從而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促進其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談蓉.聯系生活,優化小語作業: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的嘗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4(09).
[2]劉維瓊.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設計[D].天津師范大學,2013.
[3]朱曉鳳.接近生活,精彩語文: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的生活化的實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10).
[4]高秋雙.小學語文家庭作業生活化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4(1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