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豐
(遼寧對外經貿學院體育工作部 遼寧大連 116052)
教師素質的高低是與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相關聯,社會發展需要高水平的教師,專業能力強的教師是一所高校的優秀的人力資源。衡量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水平。在目前國家民辦教育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民辦高校聲譽、辦學質量、教學改革,都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優良與否。體育工作對國家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增強身體健康、塑造完美人格方面有獨特作用,體育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主導力量,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民辦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隊伍穩定、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體育教師隊伍是保證學校體育工作正常開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必要保障。該文以三種不同類型的民辦高校為例,對遼寧省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
以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三所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
文獻資料法。利用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圖書館查閱近十年CNKI中關于師資隊伍建設的文章,重點查閱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內容。閱讀體育教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社會學相關書籍,為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
專家訪談法。走訪三所高校體育工作部門的領導、學者、專家,聽取關于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意見。
問卷調查法。在查閱文獻資料和進行專家訪談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了三所不同類型的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設計出專家問卷、教師問卷和領導問卷,并經過專家進行信度和效度校驗。
邏輯分析法。對調查得到的數據,利用邏輯學知識分析,經過比較、歸納和綜合,以闡述觀點。
數理統計法。運用數理統計方法處理數據,并繪制數據圖表顯示直觀的數據情況。
本文選取的三所民辦高校分別是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分別代表董事會負責的股份制類型、獨立學院類型、企業合作類型等三種不同類型。在調研中,從教師的職稱、學歷、數量、年齡等不同側面反映體育師資隊伍的結構。
三所不同類型的民辦高校體育師資的職稱和學歷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民辦高校教師群體博士學位的為0,說明缺少特別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但是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的體育教師全部為碩士學位,說明該校很重視體育教師的學歷教育,副教授10名占77%,副高級職稱占主體,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具備高學歷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體育教師隊伍。而其他兩所高校教師的學歷結構也以研究生為主,但職稱結構以講師為主,職稱結構稍遜一籌,并且在教師的總人數方面,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專職體育教師13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專職體育教師14人,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專職體育教師4人,按照三所學校的在校生人數,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在校生11780人,師生比906:1;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在校生8580人,師生比2145: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在校生約14000人,師生比1000:1 。均不能達到國家規定的師生比要求,三所高校的體育教師數目嚴重不足。
從被調查的體育教師的整體年齡情況看,平均年齡為36.6歲,是一支中青年為主力軍的體育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的學歷高、運動技能強,接受新鮮事物較快、對工作的熱情高,可以對體育教學工作的創新有所貢獻。但相應的,比較缺少工作經驗,同老教師相比,應注重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表1 三所民辦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的職稱和學歷情況
表2 三所民辦高校體育教師科研情況
表3 三所民辦高校的繼續教育情況
科研能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素質和必備能力之一。三所遼寧省民辦高校的辦學時間都相對較短,首要任務是抓好教學質量,但科研與教學是相輔相成的,也非常重要。在調查中發現,體育教師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任職以來并沒有發表過論文或只發表過1-2篇論文的教師占調查人數的12.5%,66.6%的教師發表了2篇以上論文,但并沒有體育類核心期刊的成果。如表2所示。在三所不同類型的大連市民辦高校中,遼寧對外經貿學院的體育教師發表論文數量較多,說明該學校對教師的科研工作比較重視。
從調查結果看,三所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整體比較薄弱,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體育教師的人數太少,正常教學分擔的課時較多,沒有空余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次要的原因是由于有部分教師自身科研能力欠缺,導致體育科研工作水平較弱。為了提高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和科研水平,幫助體育教師晉升職稱,能夠有更好地發展,應加強體育教師自身的科研工作,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整體水平。
繼續教育是高校教師應該獲得的權利。這對提高教學質量也有很大幫助。調查結果表明,遼寧省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途徑在非學歷教育方面主要是參加教師崗前培訓,費用全部為學校支付;在學歷教育方面,主要是攻讀博士和碩士,或者參加教師進修班,三所學校都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如表3所示。
遼寧省民辦高校的體育師資在近幾年有了較大的發展,也正在逐步完善建設中,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整體水平不斷提高,雖然可以滿足日常正常的教學需要,但是在調查中發現,即使辦學類型不同,遼寧省市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學師資嚴重不足,由專職和兼職教師組成,教師數量同學生數量相比仍然嚴重缺乏。同時,青年教師所占人數較多,年齡結構呈年輕化;仍缺少高學歷教師,沒有博士學位的教師;高級職稱教師的數量較少;教師隊伍總體的科研水平不高,體育類核心期刊的成果為零。
(1)增加體育教師數量。針對民辦高校的自身特點,制定有吸引力的福利政策引進專業體育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在增加教師數量的基礎上,均衡學校體育師資隊伍的職稱和學歷結構。
(2)營造科研學術氛圍。民辦高校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鼓勵青年教師做好科研,多進行科研交流活動,提高體育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
(3)重視教師培訓。民辦高校應鼓勵和支持中青年體育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博士學位,提升教師隊伍的學歷層次。在保證正常教學的需要下,有目的地培養一批優秀中青年體育教師骨干,為民辦高校未來的發展奠定人力基礎。
[1]王國強.江蘇發展民辦高等教育的思路[J].江蘇高教,2001(2):89-91.
[2]姚峰.對我國民辦高校體育教學現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1):90-92.
[3]鄭忠波,陽光.試論擴招與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J].體育科技(廣西),2004(2):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