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聰
摘 要: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水被賦予很高的道德品性,被認為是德、仁、義、智、正等美好品德的象征。這些品性可以借用到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若能以水之品性去管理班級和要求學生,對學生終身人格的養(yǎng)成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儒家;道家;水的品性;班級管理
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被賦予德、智、仁、義等內(nèi)涵。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老子把水的品性概括為謙卑、柔韌、智慧、無為勝有為等。孔子對水也情有獨鐘,“夫水者,啟子比德焉,遍予而無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義;淺者流行,深者不測,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綿弱而微達,似察;受惡不讓,似包;蒙不清以入,鮮潔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萬折必東,似意。是以君子見大水必觀焉爾也,奔騰、浩蕩如斯,以柔克剛;寧靜致遠如斯,致幽達遠。”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水被賦予了很多喻指和品性。這些品性都可以引入班級管理工作中去。
1 凝聚力強,團結一致,認定目標,義無反顧
“百川到東海”,水最大的特點是凝聚力強,無論是江河還是細流,或明流暗流,一旦認定方向,便團結一心,義無反顧,最終都將流歸大海。班集體就好比是大海,班主任要引導學生融入班集體,制定共同目標,朝著共同方向一起奮斗。新生剛進校的一個月,應當及時引導學生認清就業(yè)形勢,分析本專業(yè)的優(yōu)勢,使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學習熱情。要引導學生確立大學三年的學習目標,包括宏觀目標和具體目標:宏觀目標是做好三年學習生涯規(guī)劃并不斷修改反思,最終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或者興趣點。要把三年中要考取的證書、提升的學歷、參加的競賽等等納入規(guī)劃,也可以鼓勵學生校外兼職,早點接觸社會,宏觀目標要求比較高,也許學生只能一邊摸石頭,一邊過河;具體目標則是指學期目標,比如學生剛進校時,對專業(yè)還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內(nèi)課外學習生活,深入了解和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崗位并介紹給全班同學,加強學習,廣泛讀書;接下去的幾個學期應該把目標定位在學習成績的提高、各種證書的獲取、活動能力的鍛煉上;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實踐,勇于嘗試,盡早接觸社會,提高職業(yè)能力。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在這些宏觀目標和學期目標中形成如水的班級文化:團結向上、勇于競爭、凝聚力強,認定目標,義無反顧。把班級學生融匯到一起,如奔騰流水,信心滿滿地奔向未來。
2 偶偏方向,施以疏導,迷途知返,匯入正途
水有了大海的目標,就有了方向,但在源遠流長過程中,也會偶爾迷失自我,或流入污潭,或被堵后停滯不前,更甚者也可能泛濫成災,這時疏導就很重要。高職學生很多都是高考失利的學生,學習自信心不足,部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恒心與信心缺失。往往從第二學期開始,會有一些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有大的波動,有的學生受到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影響,想要退學;有的因談戀愛夜不歸宿;有的因兼職太多而耽誤學習成績以致拿不到國家助學金;有的因為行為懶散而遲到曠課;有的迷戀于網(wǎng)上電視劇,對學習不感興趣等等。這時非常需要班主任明察秋毫加以引導。若能及時找學生溝通,幫助分析情況,解決困惑,情況會得到遏制。如果班主任不了解情況,或聽之任之,學生的問題就會像水一樣流入污潭,甚至可能泛濫成災。另外,班主任適時的鼓勵和日后一貫的賞識教育會產(chǎn)生更加積極的作用。在實現(xiàn)目標過程中,也需要不斷提醒和激勵學生,避免學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
3 靜以修身,謙以待人,勤以補拙,柔以處事
水至靜,靜而有涵;水至謙,甘居人下;水至勤,勤能穿石;水至柔,柔而有骨。水信念執(zhí)著、追求不懈,路漫漫其修遠 ,堅持過后才會見到彩虹。班主任如果能引導學生在實現(xiàn)共同目標或自我理想過程中,培養(yǎng)水的這種堅忍品性,對學生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學階段,是一個人身體和心智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集體活動等形式,灌輸給學生一種健康向上的理念,拒絕浮躁怠惰,拋棄虛浮的妄想使學生靜下心來多看書,多學習,多提高,勤奮學習知識,積極磨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合格的專業(yè)人才。要培養(yǎng)學生謙虛的品德,和堅強的個性,要學習水的精神,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一切。可是水并不以此自居,相反,它非常謙卑,“水往低處流”,總是在低洼處呆著,但是它又是那么堅強,“滴水穿石”,哪怕是最堅硬的石頭,經(jīng)過長年努力也能被它滴穿。
在日常管理中,筆者常關注四類學生,即班里的“四最”學生。首先,最優(yōu)秀:鼓勵學生刻苦學習,成績拔尖,積極入黨,通過努力參加專業(yè)技能大賽并爭取獲獎,積極鍛煉能力,讓自己成為在同學中具有影響力、號召力的人物,要培養(yǎng)一部分這樣的同學,把他們樹立為典范,并帶動形成良好的班風;第二,最有才:鼓勵發(fā)展個性,發(fā)揮特長。不能要求學生在各方面都優(yōu)秀,只要某一方面有特長,就大力支持鼓勵;第三,最平庸:對自己要求低、滿足于拿文憑畢業(yè)的學生,要鼓勵他們積極爭取,以積極的態(tài)度拒絕平庸;第四,最現(xiàn)實:部分學生重視打工,輕視學業(yè),成績下降,得不償失。班主任應引導這類學生分清輕重,以學業(yè)為重,要耐得住性子,勿驕勿躁 刻苦鉆研才可能有所建樹,培養(yǎng)學生踏實肯干、堅持到底的品性。
4 當仁不讓、勇于嘗試、挑戰(zhàn)自我、收獲多多
水一旦匯聚成江海,便浩浩蕩蕩,蕩今滌古;遇風則起浪,波濤洶涌,轟轟烈烈,勢不可擋。水的這種精神,引申到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抓住機遇,挑戰(zhàn)自我,積極亮相,一旦在工作學習中遇到機會,便勇于承擔,積極進取,切不可畏畏縮縮,缺乏自信。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會遇到很多展示自己的機遇或者挑戰(zhàn),如高職支部組織的青年志愿者行動,高職專業(yè)技能周、全國高職院校秘書技能大賽、師范學院文化藝術節(jié)活動、學院和學校里每年舉辦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會議服務、以及畢業(yè)臨近時社會上各個企業(yè)的招聘機會等等,對學生來說,這些都是機遇,大學不僅要學習知識,還應該儲備做事能力和社交能力,勇于承擔便意味著突破自我,很可能達到自己人生新的高度。
5 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知恥而后勇,改過而成人
水有污水、濁水甚至臭水之分,但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只要離開污潭,通過凈化處理,依然能光鮮清潔。學生在高職學習生涯中,難免有時會走一些彎路,犯一些錯誤,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班主任不僅應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也要關注學生成長中的每一處不足。對于違紀的學生,筆者往往會進行批評教育使其有所改進。筆者要求班內(nèi)學生時刻牢記以下三句話:人皆有錯,錯而認之,認而改之。在校期間可以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是犯了錯誤后要知道自己錯在何處,同時必須承擔因為錯誤而帶來的后果,但是這還不是最終目的,犯完錯誤得到應有處罰后還應該深刻認識自身不足,避免今后再犯同類錯誤,也就是“吃一塹,長一智”。班內(nèi)有一名同學犯錯后,大家應該正確對待,可以開班會討論分析,最后達成共識,既要幫助這名同學又要警醒其他同學,更不能歧視同學 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相互開展這種真誠的交流活動,從現(xiàn)實效果上來看,更能促進大家集體主義觀念的形成。
水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還有很多積極意義,本文只是結合高職班級管理實踐,通過水的一些品性淺顯分析了班級管理思想,但愿學生能從水的品性中汲取智慧,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過磊.以“水”治班,[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
[2]郭海.從水的品性看現(xiàn)代大學精神[]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7
[3]溫延玲.先秦諸子對水的審美感悟[J]理論導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