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樂英 袁 慧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現(xiàn)狀及提升策略*
●楊樂英 袁 慧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是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的效果和自身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采用教師職業(yè)自我效能感量表,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分層隨機抽樣調查,通過分析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現(xiàn)狀,提出應對策略、措施。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
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其能有效完成教學工作、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能力的知覺和信念。基于對此概念的分析,我們認為,農村中小學教師根據自己經驗及對教育理解,能動的認為自己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信念,是影響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態(tài)度、行為和選擇的重要因素。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
(一)樣本的選取和樣本分布
為保證研究調查的信度與效度,本研究采取分區(qū)域隨機抽樣并以匿名問卷的形式對山東省東、中、西3個縣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 3所完全中學、3所完全小學,這些樣本校的415余名教師作為研究的對象。回收問卷391份,剔除填答不完整、填答方式錯誤等無效問卷,共獲得有效問卷382份,問卷有效率為92.04%。
(二)量表的編制
本研究采用已有的《教師自我效能感量表》為主體問卷,同時進行了相應的修訂。第一,結合國內外已有的相關量表,參考了國內學者俞國良、申繼亮、辛濤等所使用的“教師職業(yè)生涯管理問卷”中的題目,我們把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分為六個因子,即影響教育教學設計、影響學生學習行為變化、維持課堂紀律、組織實施教育活動、對學生發(fā)展進行指導、有效溝通與交流的自我效能感等因素。
(三)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方法
被調查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在規(guī)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問卷,并當場收回,全部回收的問卷在確認有效后統(tǒng)一編碼,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包錄入數據,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分析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的現(xiàn)狀,比較不同背景變量與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差異性。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總體狀況

表2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各維度調查問卷總體分布
表2的結果顯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自我效能感方面總體水平較高,并且不同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偏差不是很大(標準差比較小),不同維度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較為接近(在4.00左右)。這表明農村中小學教師普遍熱愛教學,農村中小學教師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自我效能感比較高。但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教學設計和指導學生有效溝通與交流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性別上的差異

表3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性別上差異
表3顯示,從性別上而言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差別不明顯,但是女教師在維持課堂紀律和有效溝通與交流兩個方面明顯占優(yōu)勢,這說明女性在中小學教育上有著一些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例如:女性天生心思更細致、責任心更強一些等等。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年限上的差異
表4結果顯示,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年限的不同對其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維度均有顯著影響,并且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其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也在增長。這也證實了Bandura以及我國學者龐麗娟、洪秀敏、俞國良等人關于工作年限因素影響自我效能感的觀點。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農村中小學教師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自我效能感越來越強,可能主要是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實際工作經驗也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信心促進學生的學習活動。在遇到困難或者挑戰(zhàn)時仍然能夠保持自信,認為所要完成的任務是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圍內,因此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

表4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年限上差異
(四)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受教育水平上的差異

表5 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在受教育水平上的差異
表5結果表明,農村中小學教師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對其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維度均有顯著影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教師其自我效能感也就越高。這是因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教師其自身受教育程度較高,在知識儲備、技能、理解力、執(zhí)行力、處事能力等方面相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教師來說就會越強,因此其對自己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自信程度也就越高。
(一)堅持正確的理想信念
從思想高位設計的層面上分析,農村中小學教師要從思想上、精神上認同和熱愛農村教育工作,樹立職業(yè)信念,引領專業(yè)行動,從工作和生活積累中增強自我效能感。要不斷修正和完善符合實際的、具有實現(xiàn)可能性的職業(yè)目標,防止不切合實際的愿望。只要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看成事業(yè)而不僅僅是職業(yè),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和信心,相信農村中小學教師會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成功。農村中小學教師只有通過自己的言行,發(fā)揮榜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影響學生,從而發(fā)揮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有效作用。
(二)指導農村中小學教師正確歸因
從歸因理論看,不同的歸因傾向會產生不同的行為,進而產生不同的自我效能。農村中小學校應科學地利用歸因理論指導教師不斷地對自己的行為結果進行積極的、正確的歸因。農村中小學教師應當有意識通過適當的歸因理性對待成敗,加強對未來成功的期望,把我不能實現(xiàn)的觀念變?yōu)槲夷軌騽偃蔚男拍睢H缫詫W校為單位,經常召開經驗交流會、觀看“尋找最美教師”電視節(jié)目等活動,彰顯正能量,互相探討農村教育工作中的成功、困惑、挫折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由有關專家對每個人具體情況作出全面分析,從而促使農村中小學教師堅定工作信念,提高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從而強化職業(yè)自我效能。
(三)構建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
從調查數據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育教學設計等自我效能感等因素是處于并且劣勢且對教學影響較大,而要想提高廣大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能力需要構建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制定科學的培訓計劃,通過對農村中小學教師進行新理念、新技能、新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業(yè)務水平和學生發(fā)展指導能力,使農村中小學教師不斷適應新時期農村教育工作要求。同時教育能力提高的結果必定會從根本上有效提高廣大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從而促進教師各項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從調查結果分析,這里需要指出從工作年限的因素考慮,培訓機會要更多的留給工作年限短的年輕教師,抓住他們能夠成為教學骨干的關鍵年度,通過培訓和在教學崗位上的壓擔子的鍛煉,促其盡快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能感。
(四)提供支持教師不斷深造學習的保障體系
信息技術發(fā)達的今天,農村教育教學的開展愈來愈需要充足的知識作為基礎。農村中小學教師既要掌握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也要掌握一系列人文學科知識,如美學、哲學等知識。調查結果也顯示,學歷層次高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自我效能感要高于低學歷層次。首先,做為教師工作的最基礎單位—學校,應該提供一切條件,從機會、資金、時間等方面幫助和支持廣大教師進行在職、離崗等多種形式的學歷深造,從根本上全面提高教師水平,有利于教師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其次,在實際工作安排中,明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崗位職責,明確劃定工作范圍,使農村中小學教師從日常繁重的檢查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參加相關心理學、教育科學等專業(yè)化學習,從而有的放矢地引導農村學生有效溝通與交流的能力,促其健康成長、成才,同時增強教師成就感,提升職業(yè)自我效能感。
(五)提高農村教師薪酬
從全國來看,許多地區(qū)已經適當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薪酬,加大了農村中小學教師與城市中小學教師的薪酬差距,與此同時建立合理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績效評價體系也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措施,努力做到考核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同時,要將農村中小學教師考核表現(xiàn)與其工作成績、職稱評定、薪酬分配等掛鉤。對于連續(xù)考核不合格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要及時調離崗位,從而優(yōu)化整個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同時對農村中小學教師評價時,也應該注意加強歸因指導,合理適當地進行歸因,以保護農村中小學教師自尊心,促進其效能感的提高。同時要采取更有效的激勵措施,在制定分配政策,發(fā)放績效工資時,要充分考慮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大、壓力大、處理學生突發(fā)事件多等實際問題,保證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待遇與付出相匹配,并作適當的政策傾斜。
(六)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選拔和培養(yǎng)機制
建立開放型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選拔培養(yǎng)管理體制,進一步拓寬農村中小學教師的遴選范圍,從全國高校范圍內,把那些真心熱愛農村教育,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與使命感以及語言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的較高學歷畢業(yè)生選拔到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來,從而使農村中小學教師產生較高的職業(yè)自我效能感。要給予農村中小學教師更多的職業(yè)發(fā)展平臺和機會,制定優(yōu)惠政策鼓勵優(yōu)秀教師充實到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并在隊伍內部進行合理的流動、轉崗,實現(xiàn)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動態(tài)穩(wěn)定。例如:我國設立的特崗教師崗位就業(yè)政策,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yè)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農村學校教師的補充機制,逐步解決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1]《全國教師教育通識教材·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
[2]袁安瓔,田莉莉.淺談我國教師專業(yè)化理論和實踐研究,論文天下論文網.
[3]劉玉龍.農村初中教師職業(yè)壓力、教學效能感和職業(yè)倦怠現(xiàn)狀及其關系研究,湖南師范大學學位論文,2009,(5):27.
(責任編輯:金傳寶)
*本文系2011年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感與工作滿意度關系及其實踐途徑研究”成果。
楊樂英/齊魯師范學院副教授 袁 慧/威海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教育局教研中心、山東省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