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蕾 傅玉峰
(江蘇護理職業學院,江蘇 淮安 223300)
在職業院校教育中,學校的總體環境非常重要,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人格品德的培養,而這總體環境的形成和培育是所有老師,包括校長、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等所共同創造的,其中對學生起直接影響的當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師。
課題組設計了《五年制高職校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研究現狀調查問卷》,對本校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現狀的數據進行收集,以求準確的反映調查內容的實質。問卷采用自編的問卷,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問卷分為學生問卷、班主任問卷和科任教師問卷共三套。三套問卷主要涵蓋如下內容:對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意義的認識;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相互理解信任狀況;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的態度;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的內容;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的頻率。調查對象包括我校所有的班主任,四個試點班級的全部學生以及部分科任教師。本調查發放學生問卷200 份,收回200份;發放班主任問卷45 份,回收45 份;發放科任教師問卷60 份,回收60 份。本次所有問卷作答均采用無記名方式,并替被試者保密。

表1
從此表(表1)我們可以看出,58%的班主任沒有很好地認識到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育人對教師個人發展的重要性,而在科任教師中比例竟然高達86%,這就說明二者都沒有很好地意識到合作育人的重要性,大家平時工作中的合作并無明確目的性,即使存在著合作也是無意識的合作。許多科任教師對合作的意義還局限在僅對教學工作的幫助上。

表2
以上幾個數據統計有力的證明,班主任,科任教師以及學生都能夠認識到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的重要性,二者的良好合作有利于班級的管理和學生未來的發展,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在意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合作,但是學生反饋回來的消息表明我校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的狀況不容樂觀,絕大部分學生對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合作的現狀都持否定態度,并且學生認為科任教師與他們交流的時間太少,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最依賴的還是班主任。

表3
我們可以看到,就科任教師而言,如果在對學生的課堂管理中遇到了困難,超過一半的科任教師首先會選擇與該班的班主任合作共同解決問題;而就班主任而言,他們在管理學生的過程當中遇到困難首先選擇的對象是同樣有管理經驗的其他班的班主任,而不是該班的科任教師;第三個問題,二者對于合作育人的主動性上也有分歧,班主任認為,科任教師應該主動和他們討論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他們才能夠通過科任教師發現學生的問題所在,而科任教師則認為班主任是一班之主,應該起到積極主動的作用。這些都說明了班主任與科任教師在學生管理問題上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程度還不夠。

表4

從以上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班主任,還是科任教師,對合作育人的態度都比較積極,班主任希望科任教師能夠和自己一同管理班級,而科任教師也能夠認識到學生的德育教育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并且也很樂意參與到班級管理和活動中去。這就給我們接下來實施合作育人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表5
以上表5 反映出的問題是,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合作育人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生學習和課堂教學方面,科任教師參與班級其它方面的活動相對來說比較少。這就說明,在科任老師看來,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學生的學習和成績,而學生其它德育方面的培養主要還是靠班主任。

表6
以上的表格我們得到如下結論:在班主任眼里,科任教師與之合作的頻率非常少,參與班級活動是極少甚至沒有的,對于學生的思想學習情況也不能做到積極主動的去交流。在學生眼里,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的合作就更少的。
班主任和科任教師都是學生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組織者、實施者,加強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之間的合作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及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但是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我校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合作實際情況不容樂觀,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完全空白,那么尋找導致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以及提出相關的對策是我們接下來要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