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梅
摘要:語文是一門重要課程,不僅可以學習豐富知識,還能夠提升文化修養。從目前情況來看,傳統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實際需求,要不斷改善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章從不同方面展開論述,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提高效率 高效課堂 具體策略
引言
在傳統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導致最終效果差強人意。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要調動起參與積極性,在自主探究中養成良好習慣。教師要抓住他們身心特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轉化為內心強大動力,對知識充滿強烈求知欲望。以往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理論灌輸,學生會感覺到非常枯燥無聊,逐漸喪失對語文的興趣。為了有效改善這種情況,要從他們感興趣話題入手,可以拉近彼此之間距離,產生一種親密的感覺,接受起來也會比較容易。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先講一些關于作者的故事,學生會自覺投入進來,有利于提高聽課效率。讓興趣成為打開語文大門的鑰匙,在潛移默化之中感受到其中魅力,逐漸養成良好習慣。興趣對學生影響是非常大的,對學科有重新認識,不斷加深研究的程度。
二、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通過相互之間討論得到問題正確答案,意識到集體智慧的重要性。教師將全班學生按照性格、能力、愛好等分成不同小組,保證每組水平基本在相同層次,不會有太大的差距。課堂上提出問題讓他們去討論,過程中可以鍛煉信息收集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促進自身健全人格形成。交流中學習別人身上優點,來彌補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實現共同進步。學生之間會建立起深厚的情感,在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在遇到難題的時候,要和大家一起討論,可以得到最正確答案,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三、創建教學情景
教材中部分內容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很難通過形象思維去理解,容易造成學習上的障礙。創設教學情景可以解決面臨的問題,將知識放在具體場景中去,從而大大提高吸收效率。《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課文描寫了一幅優美的畫面,但這僅僅是簡單文字表述。在理解中心思想的時候,要結合時代背景去思考,主要表達對當時社會環境不滿,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同時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語言的表述,要盡量避免生硬化,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學情景可以讓抽象問題具體化,消除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四、利用多媒體
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并且取得顯著成效。相比較于板書形式而言,多媒體具有聲音、圖片、視頻等強大功能,可以將內容生動形象呈現出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在課前根據內容制作課件,通過ppt、短視頻方式呈現出來,豐富多彩畫面會吸引注意力,更加自覺的投入進去。同時借助網絡優勢搜集教學資源,有利于拓展學生知識面,學會用發展眼光去看待問題。要注意使用多媒體目的是為了改善學習效果,對于形式要合理把握,不能偏離了正常軌道,表面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其實并沒有太大的效果。
五、增強師生互動
教育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師生相互配合才能順利完成知識傳遞與吸收,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教師要放低自己位置,主動走到學生中去和他們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師益友的關系,提高在課堂上的默契配合度,對于效率提升是非常有幫助的。《故都的秋》描繪了北平的秋天,眼前悲涼景象表達出作者在戰亂年代,飽受人生顛沛流離的痛苦。在交流中對實際學習情況會更加了解,便于對教學策略做出適當調整,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實現線上交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咨詢,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構建完整知識框架體系。
六、聯系實際生活
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可以提高靈活運用能力。例如我們在旅游的時候,會有景點介紹,對于文字表述一定要拿捏好,才能讓人快速獲得主要信息。日常中和朋友聊天,這也是很好的體現,不僅可以提高交際能力,還能夠靈活表達,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語文學習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要進行積極拓展才可以,讓生活成為學習的對象,在一點一滴積累中豐富自己。運用所學知識去解釋遇到的問題,這是內化的一個過程,有利于加深理解程度。所以說語文學習是離不開生活的,會更加具有真情實感。
七、積極的評價
在應試教育制度環境下,學生犯錯教師會嚴厲批評,認為這樣可以改正,在原有基礎上實現進步。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主要原因是他們心理比較脆弱,可能會打擊到自信心,甚至出現一蹶不振的情況,逐漸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因此要采用積極評價方式,對于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在激勵中實現突破,獲得更大的進步。差生是容易被人忽視的群體,要給予更多的關心,通過耐心指導分析學習困難存在的原因,在慢慢中實現提升。學生內心都是希望得到教師表揚的,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閃光點,挖掘出巨大的潛能,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
八、實現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能力的體現,依靠獨立思考去解決問題,逐漸養成良好習慣。一節課時間非常有限,只有短短幾十分鐘,很難全面掌握所有知識。為了更好的進行鞏固,課后自主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加深理解程度。從目前情況來看,智能手機、電腦在學生中已經非常普及,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工具,可以搜索名師講解、在線課堂觀察,相對比較自由。《我有一個夢想》講的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事跡,一生都在為民權平等而奮斗。課后在學習的時候可以觀看相關影片,能夠增加學習樂趣,對于未來要懷抱遠大理想和抱負。
九、注重因材施教
每個人基本情況和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一刀切模式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需要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對于優等生要提高靈活運用能力,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境地,對知識全面吸收。差生則要從最基礎開始學習,需要一個緩慢地過程,這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因材施教最大的特點就是針對性,可以考慮到每個人的學習情況,采用多元化方式。在課堂提問、作業、考試等方面都要體現出因材施教的原則,不斷提高綜合水平。在完成任務之后會感受到成功喜悅感,激發出強烈研究欲望,在現有基礎上挑戰難度,對于進步是非常有幫助的,一定要發揮出因材施教的作用。
十、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習慣對人影響是非常大的,可以有更強的自律意識,對學習有一個合理計劃。首先是做好預習工作,對課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為上課做好準備。其次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講,遇到不懂得地方要及時提問,幫助解決存在的困惑,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最后是按時完成課后作業,發現自己不足地方鞏固,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習慣可以強化時間觀念,讓一天過的更加充實,不會出現浪費時間的情況。每個人習慣都是不一樣的,但只要合適就可以,減少不利因素影響。有著正確學習習慣還是不夠的,要長期堅持下來才能看到效果,從而大大提升語文學習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大大改善效果。教師要采用多樣化手段,這樣才能滿足不同需求,提升整體水平,培養成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陸京.高中語文“三環五步高效教學模式”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孟學軍.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98.
[3]杜海營.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問題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