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晶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影響下,傳統教學理念受到了沖擊,在授課過程中,不再是以單純講授知識為主,而是以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為主。以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為基礎,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理論知識,并在生活中恰當運用。本文主要討論了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 物理教學 抽象思維
高中物理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得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時具有較強的自信心。抽象思維能力又稱為邏輯思維能力,是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能力。結合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提高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
1、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物理教師首先就要注重教學觀念的轉變。要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關注先進的教學思想,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認識到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課堂的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注重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例如,每個課時結束之后,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布置相應的作業讓學生進行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使其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整理錯題本,讓學生在每次考試之后將錯題抄錄到錯題本中,錯誤答案與正確答案均抄錄進去。這一方法,能讓學生逐漸養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從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2、應用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是指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靈活地應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提高抽象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自由落體”這一課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重現自由落體現象,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這一現象的發生過程,加深學生對自由落體的印象,為學生接下來的探究活動打好基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用身邊的物體演示自由落體現象,讓學生明白自由落體現象是如何發生的,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自由落體的瞬時速度和位移的計算公式,讓學生依據自己的觀察對公式本質進行深入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有時物理知識如同蓋著紅蓋頭的維吾爾族少女,當認知之風吹過會掀起蓋頭的一角,學生須透過這一角展開思考,在腦海中還原少女本來的面貌,其中思考物理知識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對于物理知識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思考過程將極為艱辛,通常會因無法理清頭緒而放棄思考,影響物理學習成效,更無法培養自身抽象思維能力?;诖耍咧形锢斫處煈朴脤W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以興趣為基點,引導學生利用抽象思維,將零散的物理知識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接起來,深入了解物理知識,提升物理知識領悟力,達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為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培養更為得當,高中物理教師應以4-6人為基準,將班級內成員分為若干學習小組,組內成員物理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學習能力稍好的學生應主動幫助物理基礎薄弱的學生,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標。例如,教師在進行“動手做——組裝小型變壓器”教學時,鑒于該章節學生須對發電機、三相交變電流、變壓器、輸送電等基礎知識充分掌握,同時擁有將零散知識拼接起來的抽象思維能力,為此小組內學習成員需團結互助,善用自身長處思考并解決變壓器組裝問題,使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夯實基礎知識,深切體悟物理知識,并以知識為黏合劑,以抽象思維能力為“圖紙”,將元件組裝起來,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在有效落實物理教育目標基礎上,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為使合作學習小組團結互助、學習效率得以提升,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提供小型變壓器組裝“線索”,如在組裝難點位置,向學生展示幾張元件細節大圖,通過這些零件細節,學生須用自身抽象思維迅速搜索出相關信息,并找出該元件,繼而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學習目標。教師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不應以放任自流的旁觀者身份,任由學生自主探究,應以引導者身份積極參與其中,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給予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攻克學習難關,理順抽象思維應用思路,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
4、以問題為媒介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問題是打開學生思路大門的鑰匙,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設問,可引導學生展開有效思考,使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逐漸提升思維能力,為此高中物理教師應以問題為媒介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找到正確釋放的路徑,同時在探索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習慣,為提升其物理能力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進行“電場和磁場”教學時,會在課前以“看不見的物質”為案例,做好課前導入,以PPT形式向學生展示電場與磁場圖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順勢提出“你理解電場和磁場定義了嗎?你能用自己的話總結電場和磁場內涵嗎?關于電場和磁場你還想了解什么?”其中,高中物理教師借助PPT圖文結合形成設問,引導學生用語言表達出思考內容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學生在思考“關于電場和磁場你還想了解什么?”這個問題時,可在原有思維節點基礎上,利用聯想能力,擴展思考路徑,使抽象思維輻射范圍得到擴充,在教師反復引導下,學生將逐漸掌握善用抽象思維能力的方法,在有效落實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目的。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抽象思維最優路徑之一,為此物理教師應秉持教育創新理念,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在其思維沃土中萌發,以問題為媒介,加之小組合作學習等創新型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在有效落實高中物理教育目標基礎上,達到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秦慧.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28).
[2]王立忠.芻議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2012(19).
[3]寧雄鵬.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