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春艷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在互聯網等技術的支持下漸漸變得多元化,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漸漸有了改變。新課改之后,讓原本應試教育產生了一系列的改變,應對這樣的改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也積極應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然而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似乎仍然離不開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模式,存在著較大的實際教學誤區。應對這樣的誤區和問題,本文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和對策做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 誤區應對策略
引言:
教育與時代之間的變化是互相影響的,教育促進著時代的變化,而時代影響著教育的改變。面對現如今時代飛快的發展,教育也緊接而來的發生了一系列的轉變。應試教育已然沒辦法滿足現如今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化發展,一系列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辦法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對于實際教學工作來說重要性是意義非凡的,需要積極認識到這些重要性,科學合理的開展實際教學工作。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數學是一門實際應用性科學,對于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思維的鍛煉,尤其是小學數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極大程度的關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l]。利用該類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輔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不斷增強學生互相合作、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提高學生發問和探究的能力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可貴,不管是從教育來說,還是從時代來說,整體的改變都是因為有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有了整體的推動和前進。在小學階段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讓學生自己發現數學問題。合作解決數學問題,才可以對數學產生興趣,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的探究。用這樣的方法,在小學階段,輔助學生生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是十分重要的。
(三)調動學習的主觀性
學習是一個學生與知識進行互動的過程,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方法進行思考,又可以和同學同伴進行交流,互相提高。學習是一個必須要自己經歷和體會才能有所獲得的東西,僅僅將書本和知識點的概念呈獻給學生,并不能算是好的教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己體會學習,體會數學知識的奇妙,讓學生自己有了主觀思考和主觀感受,才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成績。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誤區和問題分析
(一)小組分配的不合理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成績往往是衡量學生優劣、排名、座位前后的重要參考指標,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只考慮到了學生成績方面的差異,根據成績方面的問題來分配小組,導致后續小組合作學習問題頻出,最后又會回到原本應試教育的起點[2]。進行小組分配的時候,往往教師會根據學生成績進行搭配,這樣的情況就會導致成績好的學生互相之間配合,成績較差的學習小組之間卻沒有什么頭緒和學習的動力。小組分配的不合理,或只根據學生成績進行分配小組,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之間的互相補足,就會導致后續的教學工作無效。根據成績分配小組,也讓這樣的教學模式失去了原本內的意義和價值,和原本的應試教育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僅僅是變換了一個形式而已。
(二)分工不明確和問題設定不合理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更為重要的是由學生主導,教師起到了一個至為重要的引導作用和輔助作用。當前期沒有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動手能力、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差異進行考慮,分組不合理,就會導致后期分工不夠明確。漸漸地,這樣的教學模式又成為了適應能力強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舞臺,一些稍微遜色一些的同學卻沒有得到一個較好的鍛煉和提高機會。分工不明確,讓小組內成員的專長和特點沒有辦法較好的發揮,從而導致后期的相關教學工作開展往往也變成了形式化,沒辦法起到該類教學模式的實際意義。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應對策略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和注重小組搭配分工
教學方法想進一步有效的更替,必須要從教育理念的角度出發,改變教育理念,才可以改變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效,讓教育方法發揮其本質性的作用和意義。教育理念是教學方法有效實施的先決條件,必須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才可以更好地深入學習和了解該類教學模式,從而用新理念、新眼光來看待教學設計。
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先決條件就是合理的小組搭配,進行小組搭配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從而更好、更合理的進行小組搭配。例如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可以搭配性格相對外向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搭配發現問題思路較明確的學生或理論較好的學生,從而彼此提高,相得益彰。進行分工的過程中,也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之間的合理配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關鍵,要準確分析,輔助學生進行自我定位,進一步讓學生之間的觀點進行交流和碰撞,起到讓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作用。
(二)合理設定教學問題
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小組分工之后,更為重要的是合理設定教學問題。小組合作學習是帶著一定的學習目的、學習目標的,討論的問題應該具備啟發性的特點,才可以發揮教學模式的本質性意義。一些過多的無意義問題,一方面會浪費課堂的時間,另外一方面也會影響到該類教學模式的實際應用價值及實際應用意義。問題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讓學生可以根據啟發性內容進行學習和探討,啟發學生和引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發問,輔助學生對于該類內容進行思考。一方面這樣的問題要具備一定的難度性,另外一方面還要具備實際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可以根據問題各抒己見進行探討。教學問題是整體教學模式運作的核心關鍵,要從實際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個體性特點和生理心理特點有效分析,從而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和數學知識的興趣。
四、結束語
如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應用該類教學模式是十分重要的,同時面對這些誤區和問題,需要積極用實際性的辦法和策略來改善和解決,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蔡淑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與對策[J].科教文匯旬刊,2015(13):00094-00095.
[2]魏振戰.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誤區與對策[J].學周刊,2014(2):00198-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