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萬香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為了較好提升教學效果,合理運用提問策略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實現小學生課堂參與度提升的重要手段,為了更好確保提問的有效性,必然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提問策略的有效研究,確保相應提問策略較為合理,避免僅僅單調地提問。本文就重點圍繞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對于有效提問策略的應用進行了簡要分析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有效提問 策略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要求
(1)啟發性要求
對于以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應用,其一般主要是為了了解小學生的知識掌握狀況,進而也就必然導致相應小學數學課堂中提問相對單調,僅僅是讓學生背誦和記憶答案的過程?;诖耍谖磥硖釂栔行枰P注啟發性的提升,盡量確保相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可以對于小學生形成啟發,更好促使學生進行思考,保障其能夠具備思維習慣,如此同樣也能夠較好提升小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2)接受性要求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策略的有效應用,往往還需要重點加強對于提問問題接受度的關注,確保相關問題能夠通俗易懂,有效實現對于小學生問題理解效果的優化,避免其可能形成較為明顯的晦澀難懂問題。只有確保小學生能夠較好接受和理解相關問題,進而才能夠確保其更好實現對于問題的有效思考和解決,這也是提問環節設置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基本前提條件。
(3)情境性要求
小學生在思維發展方面依然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局限性,其很難形成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如此也就需要在具體問題設置中應該關注情境性特點,將問題放在情境中進行提問,進而也就能夠有助于實現小學生形象思維模式的激發,促使其能夠具備更高的參與度,有助于直接引發小學生的思考,在調動小學生參與積極性方面也能夠具備較強的作用效果,需要結合具體問題進行合理創設,在通過情境引起小學生興趣后,再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出,最終確保提問能夠發揮相應價值。
(4)針對性要求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模式的應用,其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能夠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提問,而不是過于隨意地進行問題設置。基于此,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對于小學數學知識熟練掌握,較好了解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如此也就必然能夠更好實現對于小學數學問題的設置,確保其能夠有目的性地指導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有針對性地鍛煉小學生的某種思維能力和推理能力,最終形成較高的提問效益。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非有效提問現象
課堂提問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針對有關教學內容設置一系列問題,使學生通過思考和回答,促進思維的積極性,達成教學目標。有效的提問不僅可以成為教師輔助教學的一項重要手段,而也能夠在提高教學質量上發揮較大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使得單純的課堂教學結構變得更加豐富,學生也會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從而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以及參與熱情。但在每節課上的提問在應用過程中還是會面臨較多的問題,總感覺到很多時候是力不從心,事倍功半,本人在平時教學時課堂上往往會出現以下情況:
(1)提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
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于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2)提問目的欠佳,主次不分
備課時問題未精心設計,上課時隨意發問,影響了學生的有序思考,使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抓不住重點,學習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3)提問候答時間較短
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有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
(4)提問面向少數學生,多數學生“冷場”。
有時,為了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提問沒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只是提問少數優秀學生,就會存在“被遺忘的角落”。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的實施
(1)利用趣味故事進行提問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效提問需要重點圍繞著如何調動小學生的興趣進行研究,只有較好提升小學生的興趣,促使其能夠較好實現對于相關問題的關注度,進而才能夠更好提升提問的作用價值?;诖?,借助于趣味故事進行提問也就成為了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式。在相關趣味故事的營造中,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加強對于小學生的了解,掌握小學生最為感興趣的話題和關心的內容,進而也就能夠以此為基礎進行問題的合理設計,確保其更好吸引小學生的關注度。比如在小學教學中“大于號”和“小于號”的課堂教學活動開展,老師就可以充分引入熊大、熊二這一動畫角色,提問學生“從年齡上來看,熊大和熊二之間應該用哪個符號呢?”“如果想在兩者中間放個小于號的話,有哪些條件合適呢?”
(2)在動手操作中提問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其提問工作還可以在小學生動手操作時,此時的提問能夠對于小學生形成更強的引導性,促使其通過動手操作來解決相關問題,不但鍛煉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較好提升其思考能力。比如在小學生學習正方形和長方形時,就需要促使小學生首先借助于一些小的正方形拼湊成大的正方形,然后向學生提問“這個正方形可以怎么樣變換成長方形呢?”“有幾種變法?長度和寬度分別是多少?”如此也就能夠引導小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解決了該問題,提問的作用價值得到較好發揮,問題解決的可行性也更強。
(3)注重引導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的應用,其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提問問題的環節,還需要重點把握好對于問題提出后小學生的思考流程進行監管,確保其能夠具備更強的引導性,逐步引導小學生能夠正確思考問題,如此也就能夠形成較為理想的問題解決效果。在引導過程中,教師需要詳細了解小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障礙點,針對這些障礙點進行合理引導,促使小學生能夠在引導下解決相關問題,避免出現明顯受限問題?;诖?,在提問中,不僅僅要關注老師向學生提問,還需要引導小學生進行反問,如此也就能夠更有助于教師掌握小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引導其更好解決問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優化,合理運用提問策略是比較重要的一點,也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類重要策略,其需要針對提問問題的基本要求及其具體流程進行全面關注,綜合提升提問問題的實際效益。
參考文獻
[1]劉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5(01):212.
[2]馮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研究[J].中華少年,2014(18):131-132.
[3]張麗,符遠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策略[J].新課程(中),2015(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