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影
摘要:物理常常被眾人定義為難度系數極大的課程,它不僅要考慮同數學科目一樣的邏輯性,而且還具有像語文、英語一樣的思維靈活性。初中時我們第一次接觸物理,決定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其中不難發現,物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倡導每個同學都能在課堂上積極動手實踐。也可以說初中物理它本身就是以實驗實踐為基礎的一門學科。然而,物理它也是不少人想掌握卻又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科目之一。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由此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質量呢?在此,我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并且結合新式物理教育實際情況淺談怎樣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能力 課堂教學
一、實驗課堂在于動手而非展覽
我經常遇到不少教師習慣于將大部分的精力與時間放在物理書本知識的傳授上,而對于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則不予過多關注,這與新式物理課堂教育提出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新課標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初中物理任課教師,我們要好好的規范自己的課堂教學程序,課前、課堂與課后每一個環節都不允許絲毫的怠慢。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教學無處不穿插著實驗教學,實驗教學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物理課堂教學的進步。有關于思維發散、關于動手能力的課程一般來說相對于單純昕任課老師授課的課程具有多的吸引力,我們要牢牢的抓住這個優勢。中學物理的主要實驗方法有等效(替代法)、建立理想模型法、控制變量法、實驗推理法、類比推理法等等。另外,例如說在拼裝串聯、并聯電路的時候,特別是在演示對于實驗的安裝、線路的連接、圖形的繪制等工作,都要認真仔細的傳授其中原理知識,讓同學們對電路熟悉。在實驗課中,任課老師切忌將實驗課當成任務完成,敷衍了事,不要提前準備好實驗的所有器材并且在課前組裝完成,而課堂上只是展示實驗結果。這樣,學生未接受到教師的嚴格要求和正確指點,或末觀察到規范操作,也無法掌握這些方面的本領,致使實驗操作能力達不到應有的培養和提高。我們要注意的不僅僅是自身的物理專業性文化知識的掌握,我們在課堂上的實驗成果只能起到一個展示的作用,但是新式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不能光顧著打造展覽課堂,更重要的是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動手實踐課堂。甚至我們可以挑選同學上臺展示實驗成果,課堂上我們所使用的的都是學生電路,電壓較小,但是仍舊要注意安全。
二、避免實驗課堂教學的誤區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好適合于自己班級的課前準備方案,作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有兩個極端:一方面有些教師在備課時,自己不善于制造課件,隨意的在網絡上拷貝本章課件的優秀范本當做自己的課件來上課,或者是』臨近上物理課時借閱其他老師的課堂課件來充數,甚至有的老師在物理的教學課堂上根本不用多媒體來教學。你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開始學習離心力、向心力這一章節時,我們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投放大貨車或者火車常轉彎處的路況圖片或者是視頻等,以供同學們了解實情并利用所學物理知識加以分析。你會發現這些轉彎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內彎低于外彎,也就是說內測的路段受到了向心力的影響故而變低。但是若是沒有視頻加以描述,光靠同學們的腦補能力很難想象出來這種大型場面,單單憑借任課老師的講述很難感受到外側軌道對輪緣的擠壓力。通常此節課堂會顯得老師講的費力,同學聽的也很費力,這種情況真的很糟糕。你不得不承認,一套靈活展覽、情趣盎然的多媒體課件可以給普遍枯燥的物理課堂帶來光鮮的一筆,變換的色彩、適宜的背景、奪目的音效都可以很簡單的抓住同學們的注意力,提高同學們的課堂興趣。另一方面你可能也見過特別“仔細”的任課老師,他們事事自己經手,尤其課前的備課準備,他為物理實驗教學做出的課堂計劃羅列完整,每一分每一秒做的事、說的話都規定的滿滿當當。可是,我們需要的是這種枯燥無味、沒有靈活性的課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都知道,物理是一個多樣性的學科,特別是在中學的物理實驗課堂,實驗的成功不僅要靠同學們對書本上客觀知識能力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要取決于動手能力、適應能力、修復能力等等的強弱,“變化大于計劃”的道理我們從小就懂,故實驗過程中的錯誤防不勝防,用時的長短、實驗道具的偏差、檢測結果的計算等各種變數令人應接不暇。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偏差,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要做的是順應實驗步驟,在出現錯誤時能夠認真檢查并且隨機應變。
三、實驗的就地取材與自主實施
初中生對事物的認知能力還很弱,但是貴就貴在他們的求知欲望很強,好奇心很重,目及所視的許多常見物事也能參悟出許多不一樣的概念。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有時候,實驗的課堂不僅有莊嚴、厚重的實驗器材,我們更需要在普通的課堂上學會自主取材、就地取材,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這樣也能讓同學們接受起來更加的容易。例如說教學凸透鏡、凹面鏡時,初中時代已經有學生佩戴起了近視眼鏡,那么對于日日同自己的眼睛相處的同學來說,他是否就了解自己的眼鏡是什么原理呢?那是因為近視眼的品狀體比較凸,其焦距比較正常眼的短,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必需通過凹透鏡發散作用使像后退,重新成在視網膜上,這樣解釋同學們就能簡單理解到為什么近視了要佩戴凹面鏡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于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結語
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每一筆對物理公式的驗證、每一次對物理學術的推導、每一步對物理實驗的探究都可能成就人類未來在物理方面的遠大目標。在初中任課老師的認真輔導中,讓同學們能夠積極樹立科學意識,并且培養其物理實驗能力,做到把物理與生活合理地、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解決其他類似生活日常問題時能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李榮明,張云生.《用原型啟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物理教學探討》[J].2000年第8期.
[2]丁春海.如何在實驗教學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08).
[3]李巖莉初中物理學習中的性別因素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