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俠
摘要:在教育領域的新思想與新觀念影響下,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學設計與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始建立在學生的思想與意愿基礎上,生本課堂的構建以及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施,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育思想,推動了教育改革的進程。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生本課堂中的開展,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從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實施的意義方面入手,并重點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生本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方法,旨在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預期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本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 意義 有效應用方法
1、引言
生本課堂教學理念主要堅持的是以學生為根本的思想,要求教師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尊重學生的建議、引導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多樣化思維以及獨立學習等方面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設計一般都是憑借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個人想法,而在生本課堂的構建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需要以滿足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學習的目標,通過學情的分析、學生學習興趣的了解,科學設計教學活動。在此基礎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便是以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實施,引導小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合作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2、生本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實施的意義
2.1對學生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生為本的教育模式,也是生本教育思想的體現,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效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需要依托于學生,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主體性,調動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通過組內合作、團隊協作、組間競爭等方式,讓小學生形成合作意識,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并且敢于在合作探究中展示自我、發揮特長與作用,促進小學生積極學習心態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具有積極作用。
2.2對教師的意義
因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小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具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想象能力,但是,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處于直觀性思維發展階段,因此增加了數學教師的教學難度。而且,針對當前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眾多教育工作者。生本課堂下的合作學習模式,以實踐合作為平臺,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轉化為更加具體化的形式,學生在合作學習參與的過程中,形象、生動的感知與體驗,減少了教師對于重難點知識的講解難度。同時,合作學習方式以合作為基礎,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通過個人能力展示與團隊協作的共同配合,集思廣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解決了困擾小學數學教師多年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生本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方法
3.1科學分組,合理分配任務
小組成員的搭配以及任務的分配應堅持科學分組與民主化分組兩個思想,找到科學分組與民主化分組的平衡點,在科學分組的基礎上,盡量滿足學生的個人意愿,而在教師的分組觀念與學生的個人意愿發生沖突時,教師應主動與學生協商,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講明教師如此分組的根據,保障小組成員之間的優勢互補。
合理分配任務,首先,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綜合素質,摒棄“唯成績論”的錯誤思想觀點,通過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此,選取組長。小組組長應采取輪流制,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展示自我,體會到組長工作的困難,樹立責任心以及集體榮譽感。其次,組織學生為小組選一定響亮的名稱,并制定一個口號,提高小組凝聚力,鼓舞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興趣,樹立組間競爭的積極性。此外,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特長等方面,合理分配組內成員負責的任務,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有序進行,提高小組合作任務分配的針對性。
3.2設置情境,提升趣味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合作學習除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之外,還應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動及交流,這樣才能使課堂更加有趣、更加高效。以北師大版《一起來分類》這一課程為例,可以先出示情境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將情境圖根據人物進行分類,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對分類結果進行記錄,活動形式為4人一組,1號負責讀圖,2號負責記錄,3號負責監督,4號負責匯報,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他們在活動全程中都高度集中注意力,非常認真,在最后的交流環節,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到講臺對小組記錄結果進行匯報,其他小組也可對分類結果做出評價或提出問題。此外,在這一課程的實踐活動中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撲克牌的整理游戲,選擇一個學生作為主持人,提出問題:撲克牌可以按照什么標準分類?其余學生思考并舉手搶答,例如可以按照數字分類,也可以按照顏色或者花色分類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培養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3尋求恰當的合作時機
合作學習方式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的內容,選擇是否需要實施合作學習方法。其次,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規律,認真觀察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表現出的能力,發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從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破最近發展區,幫助學生提高合作學習質量。除此之外,生本課堂中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應具有計劃性與目的性,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結語:吉林省榆樹市劉家鎮中心小學堅持以生為本的課堂教育理念,對生本課堂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研究,找到二者的融合點,將其運用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滿足了小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求,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全面提升了小學生的合作學習素養,對于數學教師質量提升以及學生的學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淺談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馬世秀,中華少年.2015(31)
[2]生本教育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路徑探索[J].王睿.考試周刊.2015(43)
[3]生本教育下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路徑探索[J].仇偉.科普童話.2015(48)
[4]淺析合作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楊靜.中國校外教育.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