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愛軍
摘要:現代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極高,只有具備了高情商、高素質、高文化技能、高人際交往能力的人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學校肩負著為國家、社會培養人才的艱巨任務,應緊隨時代發展的步調,及時調整自身的教育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本文從初中歷史教育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必要性出發,給出了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有效對策,希望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 歷史教學 情感意識培養 對策
新教學大綱指出,現階段我國學校落實教育工作的目標已經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高技能、高智能,而應該順應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基于此,初中歷史教育者在落實教育工作的時候,應充分把握新大綱,重視情感意識教育、科學化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的關系,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情感意識。
一、初中歷史教育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必要性
首先,在初中歷史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是新課改的要求。現階段我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人才。因此,歷史教育的目標是要擴大學生的歷史知識面,發展學生的唯物主義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提升學生的歸屬感、自豪感,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民族復興的浩大工程之中。對情感意識培養較好的契合了現代教育的目標,將會發展成教育的一種必然。其次,情感意識的培養是學校實現教學目標的基本保證。歷史具備極強的時代感以及“故事感”,相對其他課程而言,更易激發共鳴。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有榮耀、有屈辱、有奮發、有頹廢,而這些無疑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學生感知英雄氣概的最佳素材。也因此,利用初中歷史教育落實情感意識的培養具備優勢,能夠幫助學校實現教學目標。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意識的有效對策
1、變革傳統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培養情感意識
教學理念影響教學質量。在傳統教育教學理念下,教育者忽略了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以機械的、“填鴨式”的教學辦法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學習的主動性難以被激發,教學實效性難以保障。因此,教育者應有意識的、主動的變革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發揮自身的教育教學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培養情感意識。首先,重視情感意識,在擺正認知教育與情感教育關系的同時幫助學生端正思想;其次,充分挖掘歷史教材內隱含的情感因素,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欲望。再次,教育者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質(美感、道德感等),不僅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更應具備能夠科學指導學生的能力。最后,指導學生從唯物主義視角出發看待歷史以及歷史相關的問題,正視情感意識在歷史變革、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繼而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教學手段是教學工作落實的辦法,直接影響著情感意識教育的質量。現階段可選擇的教學手段非常的多樣,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學手段都適合落實情感意識培養教育。教育者應充分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給學生愉悅情感體驗的教學手段。將歷史知識與歷史故事有機結合,借助講故事的機會向學生傳遞歷史知識點,讓學生與歷史人物產生一致的情感。如岳飛的精忠報國情懷;朱自清拒絕“救濟粉”的民族氣概,用英雄的故事滌蕩學生的靈魂,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落實情感意識培養的教育目標。其次,借助現代多媒體的優勢,落實現代多媒體教育,在課堂教育過程中為學生播放歷史影視資料,“再現”歷史。例如,在進行《西安事變》教育時,教育者可以先搜集相關的影視資料,并利用課堂時間將影視資料播放給學生,善用語言激發學生進入情境,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不僅教學工作事半功倍,學生的情感意識也得以培養。最后,參觀歷史博物館或是參加歷史競賽活動等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獲得歷史知識的同時,了解了真實的歷史,更能辯證的看待問題,也更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積極的情感意識。
3、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雖然課堂之外有更為寬廣的學習的平臺,但是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初中學生學習歷史、培養情感意識的最主要場所還應該是歷史課堂。教育者應充分的認識這一點,為學生創設良好、愉悅的課堂氛圍,為培養學生的情感意識提供保障。首先,增加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快速的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全身心的進入歷史情境。其次,巧設問題情境,善用圖片、視頻,烘托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產生與歷史人物相同的情感,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最后,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善用典型的歷史事件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的歷史體驗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情感意識培養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初中歷史教育培養學生情感意識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情感意識的培養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繁榮全面發展,更能促進學校教育的發展。因此,教育者應充分重視情感意識的培養,及時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劍軍.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情感意識培養的對策[J].才智,2012 (07)
[2]孟芳芳.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感意識培養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 (06).
[3]谷偉.初中歷史教學中憂患意識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吉林師范大學,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