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隋雪莉
摘要:分層教學即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入校時掌握計算機的水平、所屬專業及未來就業方向等,來制定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程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將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學習。
關鍵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分層教學;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8.009
0 引言
在信息社會化、產業知識化的趨勢下,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趨向于具備信息獲取、信息管理、信息應用的能力,隨著信息社會工作方式的變遷,企業對員工使用計算機處理業務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應用基礎》是所有高等院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學以致用,并將所學的計算機知識轉化為處理業務的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因此,計算機應用教學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處理相關工作業務的能力。
本文根據大學生的計算機知識基礎、興趣、所屬專業等特征,以及未來就業方向的不同,闡述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及任務驅動教學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的實施。
1 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高校新生的知識基礎、能力基礎、興趣愛好及未來的就業方向都存在較大差異。分層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因材施教,高校要更多考慮學生的基礎、興趣、專業及就業傾向,來制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計算機應用課程作為學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之一,更需要采用分層教學。當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盧姆認為:“只要在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2 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結合學生的專業方向,不同專業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考核標準。堅持每位學生都要發展,但不求一樣發展;每位學生都要合格,但不必相同規格。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讓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高。
通過教材開發,可將課程分成幾大模塊:包括計算機硬件系統、計算機軟件系統、常用工具軟件(文字處理軟件word、演示文稿軟件power point、電子表格軟件Execl)、計算機應用領域、信息安全、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財務軟件運用及程序設計基礎等10大模塊。其中計算機硬件系統、計算機軟件系統、常用工具軟件(文字處理軟件word、演示文稿軟件power point、電子表格軟件Execl)、計算機應用領域及信息安全5大模塊作為必修內容,但也有側重點。另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等任意選擇其中的選修模塊,這為分層教學的實施提供了重要基礎。
以計算機基礎知識相對比較薄弱以及對計算機專業知識相對不感興趣的文科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為例,在修完計算機基礎課程5大必修模塊后,可根據未來職業傾向選修將來工作中會用到的多媒體技術或財務軟件運用等選修內容。對計算機不感興趣的文科類專業學生無需再深入學習計算機專業理論知識。理工科類專業學生若未來傾向參加IT領域工作,則可在修完必修內容后選修計算機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或程序設計基礎等計算機專業知識內容,為將來學習及工作打下基礎。
3 任務驅動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指授課教師根據教學要求和目標,把要講授的知識點巧妙的設計成一個個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主動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計算機應用是一門知識點較多且分散、操作實踐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很適合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3.1 任務的提出與展示
計算機基礎涉及的office辦公軟件操作并不難,但課堂上如果完全按照課本講解,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就能很好的解決該問題。教師授課時可將知識點設計成一個個具體的、典型的、貼近學生生活的任務,并預先將任務的結果展示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然后再講解任務中所用到的知識點。以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處于積極自主的學習狀態。
以演示文稿軟件PPT制作這一章學習為例,在教學上以制作家鄉宣傳幻燈片為任務,首先利用多媒體教學與實際操作向學生演示任務結果,使學生對接下來要掌握的知識點有具體的感官認識。利用多媒體講解后,再輔以真實環境下的實際操作演示,并將每一步實際操作進行分析總結,強調應注意的細節,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強記憶。
在課堂上以制作家鄉宣傳幻燈片為任務,將幻燈片版式的選擇、插入、刪除、移動、復制、幻燈片背景的修改以及在幻燈片中插入對象等這些知識點隱含在任務中,再根據具體的教學過程課將這些任務細化成更小的任務。例如在幻燈片中插入對象,可分為插入文本框、插入圖片、插入剪切畫、插入自選圖形、插入藝術字、插入組織結構圖、插入影片、插入聲音、插入圖表以及插入表格這十個小任務。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完成每一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掌握更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
3.2 完善任務實例
當學生實現任務后可與其交流討論,進而繼續設置具有探索性的任務,留給學生一定的創新空間。仍以幻燈片制作為例,在學生演示成果后給予肯定并與其交流探討,進一步提出任務,如試著探索是否在幻燈片中添加超鏈接或通過自定義動畫會有更好的展示效果呢?PPT是否可以轉換成word?或者轉換成其他格式呢?
教師啟發誘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調動自主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已掌握的操作技能進一步完善任務,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 結束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結構日新月異,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著重培養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及應用計算機基礎知識,使學生具備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應用信息的能力,為今后能夠在專業領域獨立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分層教學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使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學生在所學的專業領域會應用計算機,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