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銀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部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大學英語的課程教學要求。如何轉變觀念,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是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情景式、交互式、反饋式教學方法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教學方法;情景式;交互式;反饋式
一、情景式教學(situationalteaching method)
英語教學中的情景教學指的是教師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有利于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對學習對象、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
(一)有利于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感到最缺乏的就是語言環境,加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許多學生感到英語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導致整體英語水平不高。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能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
(二)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性材料,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
美國應用語言學家克拉申(S.Krashen)在他的第二語言學習習得理論中提出了“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論。克拉申認為,“習得是在可理解的語言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基礎上形成的;輸入之所,以能夠被理解,是因為有語境(Context)的幫助”。從語言和認知的發展關系來看,人的語言器官和大腦的發達程度給人類學習語言提供了生理基礎,而豐富的文化社會環境則給后天的語言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體現在為這兩者之間架設一條行之有效的橋梁,而這個行之有效的橋梁就是語言環境。塑造良好語言環境的手段,無疑是情景教學法。
二、交互式教學(Interaction)
交互式教育最早由Palincsar(1982)提出,之后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和發展。它最初是一種以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思想為基礎來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的教學模式,今天我們也把它運用到大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
(一)交互式教學的特點
交互式教學重視師生之間、學習者之間的相互支持和促進,在英語教學環節中主要體現為pairwork,groupdiscussion,debate等形式。在交互式教學的開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他要更多地、更具體地示范各種理解策略的使用,而隨著教學的進行,教師便逐漸更多地引導學生來使用這些策略,隨著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教師逐漸提高要求,直到他們能獨立地運用這些策略,這體現了教學控制由教師向學生的動態轉變,對于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語言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
(二)體會和感受
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交互式教學方法正是通過對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如興趣、態度、動機和學習策略的調控,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增強學習效率。一篇看似枯燥、難懂的文章在交互式教學方法的介入后,既全方位地調動了學生的自學和參與熱情,又在分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使學生逐漸掌握了語言和語言文化的學習方法。
三、反饋式教學方法
反饋式教學方法是指在展開單元教學前以問卷的形式獲知學生對教學的期待,以此為基礎設計教學目標和策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實時問卷及時做出教學設計的調整和改進,使教學設計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接受能力,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充分貫徹了“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務于學生”的理念。
(一)反饋式教學方法的三個階段及其特點
l.教學期待分析階段
這是該教學方法實施的關鍵階段,教師根據單元內容、語言點、文章結構、背景知識以及希望以何種教學活動開展教學等項目詳細設計問卷,發給學生,作為學生自學預習階段的任務單,每個學生需要認真完成并在該單元學習前反饋給教師。
2.教學目標與策略設計階段
反饋的問卷作為教師準備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與策略的重要參考。在備課階段,教師通過篩選、分析、總結學生問卷,精心設計本單元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和相應的教學策略。
(二)反饋式教學方法可借助網絡開展
筆者在運用反饋式教學方法的實踐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師生之間的實時反饋效果,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有的放矢的教學策略。當然,這種實時溝通和反饋如果能借助網絡開展,將更好地體現其時效性。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為其設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也便于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動態。
四、結束語
基于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構建為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支持平臺,教師和學生參與教學環節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史無前例地調動起來。了解語言點、課文內容和知識結構不再是教師備課階段的主要的、唯一的目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平臺,結合單元主題,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成為新模式下教師面臨的新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