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香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下,多媒體技術已經成為了各學科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其作為課堂中的一個亮點,為教師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提供了較大幫助,以圖片影像代替了抽象、枯燥文字,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自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積累的經驗,對多媒體與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教學的整合,推出了以下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多媒體 整合方法
1、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技術集合了聲音、動畫、圖片、文字等多種教育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具有高超的功能特點,讓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從抽象、靜態、枯燥轉變為當前的具體化、動態化、生動化教學方式,活躍了課堂氛圍,輕而易舉的攻克了以往小學生語言學習中的諸多掌握,降低了語文教師對于抽象難懂知識點講解的難度,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減少小學語文教師的工作難度。如在三年級上冊《恐龍》一文的教學中,教師用語言很難描述出恐龍的形態、動作,由于小學生的閱歷有限,想象能力較低,憑借教師單純的語言描述根本無法充分說明,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而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從網絡中搜集有關恐龍的相關視頻資源,介紹了恐龍的生活習性、時代背景等,拓展了小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攻克了語文教師教學中的難點。
2、品析語言美
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其中的每一個字詞句子都飽含著優美的詩情畫意,等待學生們去品析鑒賞,但是,古詩詞的表達方式與我們現代的語言表達方式存在很大差異,小學生理解起來比較苦難。加之小學語文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給學生留有任何思考與品位的時間,思想情感的品味被壓縮到窒息,嚴重降低了小學生的語言品讀興趣,甚至將古詩詞學習作為一種負擔,導致以往的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電教媒體技術作為教育多媒體技術中的一種方法,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利用形態、聲音、光度、色彩的調節,將古詩文學習中的抽象文字轉變為視聽文字,讓小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更加愛直觀、形象、通過反復思考與理解,體會古詩詞中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藝術之美。
3、喚起情感體驗
想要感受到語文課本中的情感與藝術,首先需要讀者自身就是具有藝術修養的人。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體驗是學生與教師對作品鑒賞與情感對話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需要注重小學生情感的激發與感悟,抓住文章重點,把握語言文字、語言訓練、情感信息,以此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為書本與學生之間架起了情感的橋梁。如在《父親的菜園》-課中,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首劉和剛演唱的《父親》,讓學生通過歌聲,感受到父親的偉大,并由此引入課文主題,激發學生想要進一步了解《父親的菜園》到底講述了一件什么故事。在《父親的菜園》涉及中“暴雨”、“猙獰的巖石”、“雙肩紅腫”以及原本貧瘠的黃土在父親的努力下變成了黑土,還有蚯蚓等內容,以視頻課件的方式呈現了小學生面前,隨著《父親》這首歌曲以及父親在貧瘠土壤中耕耘的辛勞,讓學生感受到父親的偉大,以及父親堅持不懈的精神,領悟作者在文章想要表達的真情實感,喚起學生對父親的情感。
4、激發學生寫作的樂趣
在作文教學中,不難發現有許多學生怕寫作文,寫作文時常是敲額頭、皺眉頭、咬筆頭,好半天也開不了頭,即使寫了也是三言兩語,無話可說。在教學中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在有聲大課堂里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有了興趣,產生了寫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從而提高作文教學效果。如在“母親節”前,讓學生寫《夸夸我的好媽媽》、《媽媽,我想對您說……》等,我讓學生聽著《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樂曲,觀看影片中的部分片斷,那樸實而真摯感人的畫面及凄婉動人的音樂強烈地沖擊著學生的感情,寫作欲望被激發,紛紛拿起筆,將心中對媽媽的愛盡情地寫出來。這樣按學生習作的心理特點,適時選用多媒體的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將間接經驗內化為直接經驗和表象,豐富了寫作素材,使“巧婦”常為“有米之炊”。
5、注意事項
多媒體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是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工具,輔助教師設計的一些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不可全部代替教師教學,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是任何先進科學技術都無法代替的,教師要做多媒體技術的主人,適時適當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同時,媒體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整合,對于教師的信息化能力具有一定挑戰,若是教師的多媒體運用不當,難以把握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節奏,導致多媒體代替師生交流的情況,將會弱化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讓教師和學生都過于依賴于多媒體,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其次,我們需要認識到教學手段是服務于教學活動而存在的,多媒體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需要妥善處理好教師、學生、教學手段在課堂中的地位與發揮的價值,正確定位,理清主次關系,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活動服務。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不可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模式,傳統教師模式中蘊含著前人的智慧,只是在教育技術的新時代發展下,需要在傳統教師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與創新,其中的精髓需要保留,不足之處需要改善,多媒體技術與改良后的教學方法相結合,從學生學習規律、多媒體功能特點、學科特點出發,走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誤區。擺正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位置,不盲目追趕潮流,搞形式主義,語文多媒體教學才能真正收到實效,真正實現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整合。
結語
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教育行業也面向了現代化發展的行類,吉林省榆樹市城發鄉小學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充分利用了多媒體技術,以期獨有的信息量大、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的特點,受到了該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睞,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有助于教學方法的優化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了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探討[J].戴福興.中國校外教育.2015 (22).
[2]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劉潔.華夏教師.2014(23).
[3]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勢[J].劉建麗.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18)。
[4]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的作用[J].沈琪.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