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歌唱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聽眾的情感共鳴,其中民族聲樂是一種特殊語言,它將語言與音樂進行了有效結合,使民族聲樂中的情感與思想能夠更直接的傳遞給聽眾引發共鳴。語言訓練是民族聲樂演唱的重要基礎,也是民族聲樂教學的重點,所以,必須要加強對語言訓練的重視程度。為此,本文就將對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語言訓練方法展開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民族聲樂演唱;語言訓練;方法
民族聲樂演唱的重要基礎與組成部分是語言訓練,并且語言訓練方法的好壞與民族聲樂的演唱水平存在直接關聯,因此,應當加強語言訓練方法的研究,采用正確的語言訓練方法,提升民族聲樂演唱人員的演唱水平,進而實現歌曲與聽眾內在情感的共鳴,使更多的聽眾喜歡民族聲樂演唱,促進民族聲樂的良好發展。
一、民族聲樂演唱中語言的重要性
民族聲樂是民族語言與音樂的有效結合,其中語言自身存有較強的民族性,民族音樂運用民族語言表達出來,能夠使民族聲樂的演唱水平得到有效升華,體現出獨特的民族風格,確保了民族聲樂的完整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語言在民族聲樂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很多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在實際訓練中,都將自己的發聲視為訓練重點,而忽視了語言的訓練,最終導致其在實際演唱時,聲音沒有什么特色,語言也沒發揮作用,歌曲的演唱無法打動聽眾。因此,民族聲樂演唱人員應當加強自己的語言訓練,將演唱內容清晰的傳遞給聽眾,使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族聲樂演唱中語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民族聲樂演唱語言訓練的要點
(一)音、調以及韻要準確
民族聲樂演唱進行語言訓練的時候,應當加強對音、調以及韻的重視,音指的是字的讀音,對于演唱人員而言,字讀音的準確性將會影響到他們的發聲。我國的漢字讀音是由聲母與韻母組成,聲母多為輔音,一共有21個,包括雙唇音、舌齒音、舌恨音、翹舌音、唇齒音以及舌尖音等,讀字時經常會出現舌齒音與翹舌音分不清楚的情況,例如,我們經常說的“四”與“十”。不能因為字的讀音不清晰,導致演唱出現失誤;調指的是聲調,我國漢字的讀音,除了發音外,還有聲調也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漢字的聲調包括四種,分別為:陰平,聲調不升不降;陽平,聲調從低處慢慢升高;上聲,在半低的情況下降到最低,再開始上升達到半高;去聲為從最高降到最低。如果演唱人員的字聲演唱錯誤,就會直接影響演唱,例如,會將“小品”唱成“小頻”。韻指的是字韻,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在進行語言訓練時,還需要注意字韻,因為將字韻唱準能夠將歌曲內容更好的展示給聽眾,所以字韻需要得到演唱人員的重視[1]。
(二)字頭、腹以及尾要長唱好
我國的漢字能夠分成三部分,分別是字頭、字腹以及字尾,其中字頭指的是聲母,字腹指的是韻母,也稱作為元音,字尾指的是收音。因此,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在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將字頭咬準確,將字腹吐準確,將字尾收好。
(三)重音、襯字要唱好
漢語的重音一般會分為情感重音以及邏輯重音這兩種,這在民族聲樂演唱人員進行演唱時,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演唱人員在進行語言訓練時,一定要將其唱好、唱準;襯字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內容,同樣也是演唱人員風格的重要體現形式,因此在進行訓練時,也一定要唱好。例如“巴扎咳”等。
三、民族聲樂演唱語言訓練用到的方法
(一)多種朗誦
民族聲樂演唱的歌曲內容,除了來源于人們真實的日常生活,還會與古典詩詞、戲曲等有著密切的關聯,只有通過朗誦訓練方法,才能實現歌曲的有效性,例如,在《卜算子》與《枉凝眉》中,就是直接利用古詩詞當做演唱歌曲的內容,因此,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必須要通過朗讀來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演唱人員可以將所有演唱內容相關的古詩詞搜集起來,然后不斷的進行朗誦學習,在朗誦的過程中不斷訓練自己的發音與吐字,找到與歌詞相似的點,以此來提升民族聲樂演唱人員運用語言的能力。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民族聲樂演唱的內容中,除了會涉及到古典詩詞外,還會包含一些曲藝文詞、戲曲詞等,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在朗誦訓練的過程中,應當分類進行訓練,嘗試多種語言的朗誦訓練,以此來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二)視唱練耳
學習民族聲樂最重要的就是要進行視唱練耳訓練,這種訓練方法主要是對民族聲樂演唱人員的視唱以及聽覺進行訓練。其中視唱指的是當民族聲樂演唱人員在得到一份歌曲樂譜的時候,能夠直接按照上面的曲調進行視唱,同時在演唱時也能將發音、情感以及節奏等控制好;練耳指的是民族聲樂演唱人員的辯聽水平,辯聽水平除了先天優勢外,還需要經過后期的培養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演唱人員可以正確區分和弦、音程以及節奏等,同時演唱人員在聽過歌曲內容后,還能將曲調記錄下來。視唱練耳訓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音樂會涉及到很多樂器,并且每樣樂器都有著不同的音色,如果演唱者沒有經過視唱練耳的訓練,很難辨別樂器的音色[2]。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在民族聲樂演唱中語言訓練方法與演唱水平有著直接關聯,并且在民族聲樂演唱實際教學過程中,語言訓練也是民族聲樂演唱的重點教學內容,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民族聲樂演唱中語言訓練方法的重視,通過科學的訓練方法,來提升民族聲樂演唱人員運用語言的能力,也就是通過正確的語言運用將民族聲樂中的情感充分演唱出來,引發聽眾情感公民的同時,不斷提升民族聲樂演唱人員的演唱水平。
參考文獻
[1]趙秀彥,王一鳴.民族聲樂演唱中的語言訓練技巧探討[J].藝術品鑒,2015,07:193.
[2]黃敏姣. 民族聲樂演唱語言訓練技巧[J]. 藝術教育,2013,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