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鑒賞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從當前學生對音樂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他們還停留在感性認識上,一是自認為流行音樂是音樂的全部,對于別的音樂類型一概否認。二是不知道何為經典的音樂,沒有建立起全面聆聽和了解不同類型音樂的意識和概念。針對這兩種情況,本文結合教學實際,進行了對應的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思考分析
2015年9月伊始,我負責2015級7個班的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工作,從這一級開始,“00后”這個我們經常在網絡上見到的一個名詞,正是進入我校成為新高一的主體。作為生在新世紀的一代,在上課時我很快就發現,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大部分集中在流行音樂部分,幾乎在每個班都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一講民族民歌就大喊大叫,一說京劇藝術就呼呼大睡,當說到某些連吐字都做不好的歌星時,反倒瞪大了眼睛。
那么,面對著當前00后的這一代該如何上好音樂課?
我認為首先要建立起理性的聆聽。什么是“理性的聆聽”; 理性是認識的高級階段,是在感性基礎上,把獲得的感覺認識、經過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并最終形成正確的認識,并反映事物本質。而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音樂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伴隨人類歷史的發展,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樂與生活具有廣泛、密切的聯系,對人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從以上分析足可見音樂的重要性,但從當前學生對音樂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他們還停留在感性認識上,一是自認為流行音樂是音樂的全部,對于別的音樂類型一概否認,殊不知流行音樂只是音樂這顆蒼天大樹上橫生出來的枝杈。二是不知道何為經典的音樂,根本就沒有建立起全面聆聽和了解不同類型音樂的意識和概念,當然就更談不上理性的聆聽了。
所以我認為應該從幾方面去加強引導:
建立起全面鑒賞各種音樂作品的意識,尤其是一些能代表本民族的音樂更要注意;為什么我們的歌唱家去國外演唱都要唱《茉莉花》,為什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要用《茉莉花》作為帶表中國的曲目,為什么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幾乎所用的樂章都是圍繞“四大發明”來進行的。這都是說明一個問題——一個民族讓人真正記住和稱贊的還是自己民族的東西。高中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階段,拓展學生音樂文化視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使學生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這是我們從事高中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建立起理性的聆聽勢在必行。
對于流行音樂,教師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流行音樂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關鍵是要給學生推薦一批健康向上的經典流行音樂作品,并教給學生鑒賞區別的方式、方法,其實時間就是檢驗流行歌曲的試金石,真正經典的流行音樂是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的,像beyond的《真的愛你》,經久不衰!相反一些當年很流行的歌曲不出幾個月就聽不到了,比如前幾年火爆全球的《江南stvle》,現在已經銷聲匿跡了。所以教師可以要求并鼓勵學生自行收集區分不同類型的流行音樂作品,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又使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流行音樂本身學生又喜歡,何樂而不為呢。
聆聽是根本。高中是音樂鑒賞課,通過聆聽和感受音樂,感悟、鑒別表現出的不同音樂要素,培養音樂審美、對比、評價、判斷的能力。音樂課不是歷史課、地理課,教師干巴巴的講了十五分鐘的音樂背景,這必然不會被學生接受,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要牢牢抓住聆聽這一主線,想方設法把文字資料、時代背景等等與音樂相結合,不能滿足于文字資料的堆砌,比方說《1812年序曲》,要充分結合音樂要素進行分析,不能滿足于講故事,要在聆聽中,讓學生得出音樂是如何描述戰爭的?法軍的旋律是哪首作品,戰爭的主題如何表現的?在速度、節奏、力度上有哪些特點等等。因為音樂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思想和感情表現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如果脫離了聆聽,也就脫離了音樂的本質。
一定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聆聽鑒賞音樂。高中是音樂鑒賞而不是音樂欣賞,我認為,欣賞與鑒賞是相輔相成的,欣賞是鑒賞的基礎,鑒賞源于欣賞又高于欣賞。其實鑒賞就是一個區別、分析的過程,因為你通過欣賞已經初步了解了音樂作品,但是音樂作品千千萬萬,這就要求你用鑒賞去區分了。如何區分?問題的設置,教師的引導都顯得尤為重要,具體來說就是帶著不同的問題去聆聽音樂作品,問題一定要具體、細化,比如我在教授人音版《浪漫幻想的音樂世界——舒伯特作品鑒賞與體驗》這一課時,對于藝術歌曲和群眾歌曲的對比環節,要求學生從歌詞、伴奏、演唱方式等幾個具體方面去聆聽、鑒別,這樣既明確了藝術歌曲和群眾歌曲的音樂特點,又使學生有很強的針對性,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問題的設置一定要杜絕類似于“什么感覺”“聽到了什么”這種大而空的問題。
以上就是如何上好音樂課的幾點想法,我認為要實現教學目標的辦法和途徑,必須經過反復實踐,而且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做到實事求是,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切實地提高!
參考文獻
[1]劉霞.淺探中學音樂鑒賞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20).
[2]盧艷.新課改背景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07).
[3]李黔峰.高中音樂鑒賞課中研究性學習初探[J].音樂大觀,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