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得以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所在,高校公共音樂教育作為我國文化事業的重要部分,不僅對促進文化建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且還對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高校公共音樂教育出發就高校音樂教育的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提出論述,旨在促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音樂教育;高校教育;公共音樂
音樂教育是我國現代教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教育起著普及音樂知識,提升音樂修養,陶冶情操,開發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是一門獨立的,系統的,專業性和知識性都比較強的音樂課程,高校音樂教育的發展不僅關系到音樂教育的發展,而且更關系到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因此研究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有著特殊的意義。
一、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內涵
音樂教育的實質意義是審美教育,是指以音樂為媒介,以審美為核心,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教育形式,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的作用在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全民素質和培養健康、科學、正確、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以符合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內涵在于陪養高校學生的音樂審美情趣,開發高校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素養,陶冶情操,建立積極,樂觀向上的價值觀取向。
二、高校公共音樂課程研究
(一)公共音樂課程的定位
高校音樂教育的定位在于開發、啟迪、激勵、培養人的音樂意識、審美思維,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它不僅是學科性的知識教育,更是審美教育,素質教育,情感與道德教育的綜合體現。普通的音樂教育旨在開發,以傳授和培養音樂知識為主。而高校公共音樂教育課程定位于高校師生,旨在進一步提升音樂教育的發展,不僅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知識,開發音樂審美意識為目的,而且還注重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傳達健康,積極的價值取向,與此同時還不斷的增強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創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總而言之,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有著很強的針對性,是以培養社會需要的音樂人才為目的的。
(二)促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發展
要想促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發展,要從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不斷的了解高校學生的特點,了解他們的思維意識、音樂觀以及個性化的發展,根據這一特殊群體的特點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改善和提高教學方式方法,以科學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使得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提高。其次,高校音樂教育要注重音樂文化的建立和培養,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不同的音樂作品呈現出不同的音樂特點,更有著不同的音樂人文內涵和價值觀,因此要不斷培養學生反復和聆聽音樂作品的能力,積極開發學生的主觀思維意識,提高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最后,要不斷應用高科技,增加音樂課程教育的含金量,注重高校學生的音樂實踐和創作能力,把學校的課程教育同社會實踐能力相結合起來,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方面
要想促進高校公共音樂教學方法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斷優化,從教學目標來說,音樂教育是一項表達情感,建立情感的教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更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音樂實踐能力、創作能力為目標的,它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完善學生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取向,健全人格。因此促進教學目標的途徑主要是不斷明確和完善教學目標的主體地位,教學目標是教學方法的動力之所在,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因此要想提高音樂教育的發展,必須把教學目標同音樂教育積極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高校公共音樂教育的全面提高。從教學內容來說,音樂教學內容的選取要符合以下幾個原則,第一科學性原則;第二審美原則;第三興趣原則;第四綜合性原則;第五價值取向原則。只有科學的、符合音樂現代教育需要和高校師生實際發展的才是科學的教學內容,也才是真正促進現代高校音樂教育不斷發展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法方面
音樂教育是一個感知音樂知識,音樂文化和理解音樂知識、文化的過程。所以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根據音樂課程欣賞的階段性原則,通過一定的音樂藝術表現手段和方法使得學生對于音樂有著一定的感知,建立和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首先,可以通過分析和欣賞具有代表性的音樂作品來達到目的。教師可以通過演唱,演奏等多種不同的教學形式來表現學生喜歡的音樂作品,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鑒賞能力。其次,音樂的教學方法不能只是以往的講授法,要把講授法同學生的音樂表現,音樂實踐和創作結合起來,比如在教師的音樂講授過程中,可以采取先背景介紹,然后播放音樂,最好再作品分析,然后教師進行演奏,最后根據教師的指點,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演,進而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和表現能力。
四、結束語
高校公共音樂教育是一項系統的,科學的,全面的,實踐性和知識性較強的綜合學科,對于開發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音樂鑒賞能力,審美道德思想意識以及音樂實踐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要根據音樂教育課程設置的目標要求,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以音樂教學和培養音樂人才為目標,不斷優化音樂教學,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成,趙伶俐.美育心理學,[M].北京:警管教育出版社,2011.
[2]幻劉承華.中國音樂的人文闡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