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聲是聲樂教學中重要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教授學生聲樂技巧,還要向學生傳授一些“非聲樂技巧”,這對學生今后的舞臺表演有著較大的幫助。在美聲唱法訓練時,教師要使學生了解“非聲樂技巧”的要素,要使學生重視“非聲樂技巧”這一知識,在平時的學習中要多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增強美聲表演的感染力,才能保證表演的效果。
【關鍵字】美聲教學;非聲樂技巧;語言;感染力
美聲是歐洲音樂的重要表演形式,也是全世界音樂體系的組成之一,其在歐洲音樂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聲藝術傳統我國后,得到了大批音樂愛好者的追隨,并且很多音樂學校都開設了美聲這一課程。
一、美聲藝術的文化背景
美聲是歐洲聲樂藝術的重要組成,其在歐洲有著較長的發展歷史,將西方的文化以及詩歌文學、戲劇文學很好的融入了美聲演唱中,這增加了美聲藝術的文化涵養,在很多美聲作品中,對愛情、仇恨以及山河進行了描述,在表演的過程中,演唱者必須具有飽滿的情緒,在帶有某種特定的情緒,對作品的內容要進行充分的表達。美聲作品可以反映出當時人民的生活,在創造時,是在特定的背景下進行的,在表演時不能只注重演唱的技巧,還要注重感情的流露。美聲藝術傳入我國后,很多學生對種表演形式都感到新奇,在學習時,要掌握正確的發聲技巧,還要了解歐洲的文化背景,還了解美聲作品的創作背景,這樣可以更好的表達作品的內容以及作者想要傳達的感情與精神。
二、美聲教學中的“非聲樂技巧”
(一)語言
美聲是一種特殊的音樂風格,在學習美聲時,教師要注重“非聲樂技巧”的教授。美聲的演唱語言有三種類型,分別是法語、意大利語以及德語,所以,學生在學習美聲時,還要加強語言的學習,要保證發音的標準性。美聲藝術傳入我國后,音樂劇也快速的發展起來,音樂劇一般是英語的表演形式,不同的音樂劇風格,在表演時語言也有著各自的特點。美聲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音語感,這有助于把握音樂劇的主題,可以了解音樂的風格,從而確定最佳的音樂表演形式。在美聲作品中,詞與曲之間有著一定關聯,詞曲有著一定韻律,這也體現出了音樂語言的魅力。一般法國歌劇采用的是抒情悲劇的表演方式,德國音樂劇采用的是浪漫的表演形式,俄羅斯音樂劇則比較注重對旋律的挖掘,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使學生了解到美聲的多種表演形式,要掌握美聲表演的規律。
美聲演唱的方式比較特殊,在欣賞的過程中,有的作品好像聽不出是哪種語言,而且演唱的方式比較拗口,這可能是因為表演者沒有掌握語言的技巧,也可能是作品的詞曲不夠和諧。所以,在學習時學生一定要提高語言能力,要保證發音的標準性,還要保證音樂句子的連貫性,不能單個唱音節,要了解音節的融合方式,還要表達音樂作品的主題。只有保證語言的順暢性,才能保證演唱的效果。在對美聲唱法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多學生都比較喜歡詠嘆調的演唱方式,學生認為這種表演方式可以直白的表達感情,在表演的過程中國,給人酣暢淋漓的感覺。很多歌劇作品的都是意大利作品,這類作品的語言發音比較簡單,而且旋律比較優美,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教師要做好語言方面的教學,要注意句子中的重音,還要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二)舞臺感染力
在美聲教學中,教師還要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要增強舞臺感染力,在歌劇表演的過程中,要充分的投入感情,這樣可以調動觀眾的情緒,可以將觀眾帶入故事情節中,有利于保證歌劇表演的成功。美聲演唱者要具有吸引觀眾眼光的能力,要掌握舞臺表演的技巧。在美聲教學中,要注重這種“非聲樂技巧”的教學,學生在平時練習表演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多積累經驗,避免出現怯場的情況。有一位偉大的歌唱家曾經說過:“做一個歌劇演員,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帶動全場的觀眾和你一起呼吸。”而她自己也承認,她的一生中只成功過兩次。能夠帶動觀眾的呼吸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那說明觀眾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仿佛自己也跟著一起歌唱了。能夠有這么大舞臺感染力的聲樂藝術家的確稀如鳳毛麟角,而我們的藝術舞臺越來越需要這種人才。若想要時刻吸引住觀眾的眼球,讓觀眾睜大眼睛觀看、欣賞長磷一兩個小時的音樂會,單單憑借聲樂技巧,憑借音樂作品本身的出色恐怕很難做到。舞臺藝術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不光要能夠唱,還得學會演,在臺上不僅要能跟舞臺上的對手交流,更要學會跟觀眾交流。舞臺表演是一門具有極其豐富內容的大學問,連最起碼的站立、走路、抬頭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是非常有考究的,不經過學習和訓練便很難能在舞臺上“活”起來,就更別提舞臺感染力了。
三、結語
美聲教學要注重對學生“非聲樂技巧”的教授,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要將“非聲樂技巧”的相關知識融入教學方案中。美聲表演在歌劇中比較常見,在表演的過程中,演唱者需要投入飽滿的感情,還要保證發音的標準性,要保證語言的順暢性。美聲演唱者還要具有舞臺感染力,這些技巧可以保證演唱的效果,可以保證表演的效果。美聲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為了更好的表達出作品中的情感以及精神,學生還要了解歌劇的整體內容,了解作品創造的背景,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演唱的水平。
參考文獻
[5]張妮.美聲教學中幾個基本問題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2).
[6]范娟.淺談聲樂技巧與表達情感之間的關系[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2(03).
[7]修忠延.論聲樂技巧在情感演唱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2 (10).
作者簡介:孫志賢(1972—),海南師范大學、教師、副高、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