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器樂在五千年的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古樸的韻味、優美的旋律充分的折射出中華文明之美,同時,真實的反映出各族人民團結、華夏兒女患難與共、頑強拼搏的精神。近年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基于此,本文淺談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的實踐,旨在為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與指導。
【關鍵詞】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實踐
在中華民族器樂之林中,地方性民族器樂格外的充滿魅力,如何有效的將地方性民族器樂有機的融入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體系之中,已經成為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在分析地方民族器樂在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重要性的基礎上,探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的實踐措施。
一、分析地方民族器樂在普通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重要性
(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可以利用地方性民族器樂的演奏魅力(古樸的韻味、優美的旋律、獨特的風格等),喚醒學生民間藝術感受力,并且在地方性民族器樂的欣賞過程中,激發學生自主的將學習到的知識、技能等與地方性民族器樂相對比且相融合,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地方性民族器樂的鑒賞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并且有效的將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繼而全面的提升教學質量。除此之外,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加強地方性民族器樂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將地方性文化(如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禮儀等)傳輸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民間藝術的魅力,并且與學生的家鄉特色相融,從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有效的增強民族凝聚力。
(二)有利于地方性民族器樂的傳承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地方性民族器樂的傳承與發揚,將地方性民族器樂的優秀部分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之中,能夠有效的深化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多層次性,使得音樂更加朝氣蓬勃,既能展現出現代音樂的魅力,又能幫助學生提升傳統地方性民族器樂的認知,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潛移默化之中,學生自覺的感受地方性民族器樂的魅力,自覺的挖掘自身潛在的傳承文化能力,積極的汲取地方性民族器樂的精華,與現代音樂有機的結合,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體系,在教育中傳承,在傳承中教育。而且隨著全球文化的互相滲透,傳承優秀的藝術是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通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方式的途徑,能夠向全世界人民展現出我國地方性民族器樂的魅力,繼而有效的提升地方性民族器樂的傳承價值。
(三)有利于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且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音樂人才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繁榮,社會對各類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面對音樂市場不景氣現狀,在音樂人才的培養上,需要全面的進行素質教育,豐富教學內容,而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增設地方性民族器樂課程,一方面,能夠有效的提升音樂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觀能動性,潛移默化的提升),另一方面,對音樂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地方性民族器樂與現代音樂的結合,能夠讓高校音樂專業學生拓展音樂表演技能,(提升學生的地方性民族器樂的鑒賞能力),待學生掌握一定技能時,便會有能力融入更多的民族特色,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且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音樂人才。
二、探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的實踐措施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并且積累了大量的辦學經驗,長期以來,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堅持走民族化的辦學理念,并且獲取了一定程度的教學成就,如:2004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一等獎的《咯羅打打》(根據侗族舞蹈創編),同年赴日本參加“知博會”演出;2005年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專業組二等獎(湖南省一等獎)的《山寨素描》(苗族多聲部合唱);2010年原創舞蹈《醉蘆笙》獲得了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春晚演出的機會。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曾多次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等。
(一)注重全面性培養
懷化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將地方民族器樂演奏設置一門必修課,在基礎性音樂課程(聲樂、鋼琴、舞蹈專業課等)基礎上,要求每一個音樂專業的學生至少選學一種民族樂器,并且通過實際教學,提升學生對地方性民族器樂——古樸的韻味、優美的旋律的感受力和鑒賞力,且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二)開設小型民族室內樂組合課(包括民樂合奏課)
懷化學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為學生安排一些難度適中的齊奏、重奏、合奏樂曲等訓練(定期進行),這樣做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各種不同樂器的基本演奏技法,從而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合作能力,并且在訓練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多聲部音樂聽覺能力,目的在于:增強學生對不同樂器的音色辯別能力(包括視奏能力),全面的提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且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音樂人才。
三、結語
總而言之,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增設地方民族器樂課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地方性民族器樂的傳承、有利于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且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音樂人才,對高校音樂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參考文獻
[1]韋華峰,覃國偉.高師音樂專業民族民間器樂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J].世界華商經濟年鑒·高校教育研究,2008,(8):129-130.
[2]危靜.地方本科院校器樂普修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以懷化學院為例[J].北方音樂,2015,(12):184-185.
[3]劉群.試論地方本土音樂進入高校音樂專業教育的重要[J].金田,2013,(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