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本功訓練與身韻訓練是舞蹈學習過程中的兩個重要訓練科目,兩者之間有著很大的關聯性,前者奠定了后者的訓練基礎,后者豐富了前者的訓練風格,但是,在分析兩者關聯性的過程中,不能盲目的將兩者拼湊到一起,需要尊重他們的特點。本文便以古典舞為例,從形態關聯、訓練目的以及未來發展等三個角度,分析基本功訓練與身韻訓練之間存在的關聯性。
【關鍵詞】古典舞;基本功訓練;身韻訓練;關聯性
在我國古典舞的學習體系中,基本功訓練一直以來都是不可動搖的主要功課,在之后逐漸發展的過程中,身韻訓練作為一門新的舞蹈學習課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如今,在古典舞學習過程中,無論基本功訓練,還是身韻訓練,都是舞蹈學習者必須要訓練的主要科目,兩者雖然在訓練體系上相互獨立,但關系非常密切,對其關聯性進行研究,也是當前領域內部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兩者的形態關聯
現階段,我國古典舞在進行基本功訓練的過程中,其重點在于直立性訓練,旋轉、跳躍、爆發力、柔韌性、穩定性等方面的能力也是一個舞蹈學習者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這些能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形態塑造。而身韻訓練的重點則在于身體韻味的訓練,從其音樂氣息的角度出發,對學習者肢體、眼神、法步等方面進行訓練,在學習過程中,要遵循三個原則:其一,忌垂直,在舞蹈過程中,舞蹈者的軀干與后背不能過于緊繃,整體上呈現出來的形態為傾倒式;其二,忌平面,舞蹈時不能局限在二維的平面角度上,還需要多作出一些多維度的旋擰動作,以提升舞蹈動感;其三,忌直線,整個舞蹈過程需要多進行曲線與圓線的走位,以保證舞蹈的連貫性[1]。兩者的訓練過程都更傾向于訓練舞蹈者的形態,雖然具體要求不同,訓練過程卻是異曲同工。
二、兩者的訓練目的
對于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來說,其實際上是一種對人類形體有效的訓練方法,其主要的訓練目的是要實現人體動作的和諧、標準以及規范,培養人的身體協調能力,地面、腰部、腿部、控制、協調性等方面的訓練都是基本功訓練中不可或缺的,其訓練目的是為舞蹈者的舞蹈技術以身體素質打好基礎。以跳躍為例,在古典舞中主要分為兩部分:其一,以西方芭蕾舞為基礎演變而來的跳躍,主要技巧為開、繃、直以及韌性,在學習過程中,其內容相對簡單,結構也比較清晰;其二,以我國傳統舞蹈為基礎衍生出來的跳躍,主要技巧在于爆發力,在學習過程中,其內容相對復雜,結構也比較豐富。
對于古典舞的身韻訓練來說,其訓練過程中的相關內容比較多,重點在于調整呼吸、掌握韻律、剛柔并濟,其中的很多身韻都是從戲曲、武術等傳統藝術中借鑒而來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基本功訓練。舉例來說,“風火輪”這一舞蹈動作如果單純的通過基本功訓練,所呈現的效果會相對簡單與僵化,但在進行完身韻訓練之后,舞蹈者對各個動作的銜接便會相對流暢與美觀[2]。在原本單一的動作中加入協調的呼吸、頭部的方向、肢體的屈伸,便會使得整套動作更加富有藝術性。在古典舞中,常常會出現一些綜合性較強的舞蹈動作組合,在訓練這些組合動作時,就需要運用身韻訓練使各個動作相互銜接起來,這也是進行身韻訓練的主要目的。
三、兩者的未來發展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相關研究人員始終對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民族化的問題堅持不懈。隨著身韻訓練的提出與不斷發展,我國古典舞的基本功訓練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中國古典舞在是我國文化藝術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具有不可復制的審美特點與民族特征,任何一種其他藝術都無法替代,在培養古典舞舞者的過程中,基本功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課程,是對舞蹈者能力與素質訓練的基礎,與此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舞蹈者的韻律感、舞蹈風格以及音樂配合度,因此,在訓練舞蹈演員時,一定要重視對基本功訓練。
而身韻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無論基礎課程中,還是高等課程中,身韻訓練都需要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發展過程中,身韻訓練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有針對性的更新,從形態,到體態,都需要與社會中新的審美觀念相契合,只有這樣,身韻訓練課程才能夠上升到培養學生舞蹈文化與舞蹈意識的層面上來。中國古典舞實際上是對我國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無論基本功訓練,還是身韻訓練,都是對舞蹈中“神”與“韻”的琢磨與豐富,使舞蹈者的神態與體態與當前社會的審美觀念更加契合[3]。另外,在進行身韻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一些對學習者肢體進行開發的相關因素,以達到更好的訓練目的。
從根本上講,基本功訓練需要通過身韻訓練來實現對每個動作之間的相互連接,在通過身韻訓練對舞蹈者進行系統訓練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對基本功訓練產生一些影響,使得基本功訓練擺脫了原本僵硬直通的神態與步法,更加富有古典舞的韻味。這便是基本功訓練與身韻訓練之間存在的契合點與關聯性,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我國古典舞學習過程中,基本功訓練與身韻訓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前者是舞蹈學習的主要標志,后者是舞蹈訓練的藝術靈魂,兩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基本功訓練中包含了身韻訓練的,將后者融入到前者中能夠幫助學生熟悉舞蹈的風格與韻律;而想要進行身韻訓練,都必須依托于基本功訓練,兩者在中國古典舞訓練體系的內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促進著中國古典舞的未來發展,為中國舞蹈事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而有力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歌昕.舞蹈繼續教育教材中中國古典舞身韻與基本功訓練的關系[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6):52-55.
[2]王倩.開辟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新天地——昆舞功能性訓練淺談[J].音樂天地,2015(11):38-42.
[3]劉麗蘭,崔藍勻.中國古典舞與傳統文化的關系——戲曲藝術與中國古典舞之“韻”[J].戲劇之家,2015(3):106-107.
作者簡介:華彧鶴(1986—),女,滿族,遼寧省沈陽人,碩士研究生,沈陽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