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斷改善,致使大多數家長都開始重視孩子的藝術興趣。琵琶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說是我國民族樂器中最為古老的樂器之一。本文針對于當下少年兒童琵琶教學,從琵琶基本技術和演奏上探討了少年兒童琵琶教學的基礎理論和方法。
【關鍵詞】少年兒童;琵琶教學;基礎理論和方法
引言
琵琶作為一種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樂器,能在歷史長河中始終被人們所關注,不僅僅是因為歷代藝術家對中國傳統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和它自身優美的旋律和柔和的演奏聲音也有著非常大的關聯。雖然琵琶的技巧具有一定的繁雜性,但只要結合少年兒童的心理,并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就能夠讓學生學習琵琶的興趣得到提升,提高琵琶的教學質量。
一、琵琶基本技術的教學基礎理論和方法
(一)琵琶彈、挑基本技術
彈挑技巧是琵琶中最為基礎的技巧,同時也是其靈魂所在。首先彈挑位置要在二分之一處的復手和末品之間;其次右手的拇指要保持在上,食指在下,拇指搭在食指上,其他手指呈現微攏狀態,握成空心拳形狀,成龍眼狀態;最后運用膠布以上到手指指尖一半的地方與面板平面形成四十五度入弦。發音的時候,略微弓起手腕,面板和指腕小臂形成三角形狀,借用手指的大關節來帶動小關節,運動呈平均且協調的形態,發出有點帶有壓弦感覺的聲音,并借助所彈的弦為中心,彈挑時屈伸手指,使其和小臂旋轉,并反復進行扇子形狀的勻速活動。這些是少年兒童學習琵琶彈挑技術的框架和基礎理論知識,老師在講解基礎理論的基礎上,還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1]。
首先,老師可以運用示范性的教學方法。老師進行示范演奏,能偶讓少年兒童從心靈深處感受到琵琶的美,從而也就能夠更好的去表現和創造出這種美。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只蘊含彈挑技巧的曲目進行示范演奏,將彈和挑的音色效果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讓學生注意觀察自身在彈挑過程中,手指、手腕以及手臂的運動方式。
其次,教師可以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來進行興趣教學。興趣是教學中最好的老師,再練習琵琶基本技術的過程中,會非常的枯燥乏味,而少年兒童普遍年齡較小,這種聯系過程會促使學生排斥心理的產生,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的引導性教學就更加重要。例如:在練習彈挑技巧時,老師可以不斷的變換節奏,以此來讓學生進行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同時也間接的對學生的節奏做到了很好的訓練,讓學生不斷的聽到琵琶的聲音,以及不斷變化的節奏,從而加深學生彈挑的掌握程度。
(二)琵琶輪指技術
在琵琶技術結構中,輪指和彈挑是其最為重要的兩種技術。輪指的基本技術理論為:除拇指之外其他四個手指進行協調、主動的獨立一次彈弦;自然平伸拇指,使其和關節進行協調配合,并進行挑弦運動;手腕對各個手指的運動進行調節和穩定;掌關節的作用主要是進行穩定支持;肩關節和肘關節呈自然下垂狀態,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輪指技巧在琵琶彈奏的過程中由于要使用多根手指,因此練習難度也相對要大,對于少年兒童以及一些初學者主要有兩個難點:第一種是輪指手型,針對這種問題,教師首先要對輪指手型進行固定,在琵琶面板上垂直右手五根手指,拱起掌關節,對手指肌肉的形態和感覺進行努力記憶[2]。然后,慢慢的依次向外張開手指,這種方法也能夠在琵琶一弦上進行靜態練習,這種練習重點在于感受和思考,并不需要發出聲音。第二種則是輪指的顆粒性問題,白居易形容輪指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音色效果,而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如果練習正確則能夠減少練習時間,反之則需要更加長的時間,而所謂正確的練習方法則是慢輪和快輪、單個論和連續論節奏均勻的結合練習。
二、琵琶彈奏的教學基礎理論和方法
(一)對少年兒童琵琶彈奏的音樂律動感進行培養
音樂律動主要是為了對作品節奏和速度關系在彈奏過程中所形成的彈性變化進行感知。例如:逐漸快速或逐漸緩慢的彈奏處理方式,樂段速度對比的處理方式等。培養少年兒童的音樂律動感教學方法主要有:首先,教師在進行新曲目教學之前,先將曲目的有關背景內容講述給學生們聽,促使學生能夠對即將要學的曲面有一種整體了解。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去唱一些樂曲旋律或者多多聽一些音樂,在進行新樂曲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對樂譜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識譜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能讓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得到提升[3]。此外,正確運用彈奏中的氣息,是對學生音樂律動感得以提升的重要基礎。彈奏過程中所產生的氣息不應該是浮夸嬌揉的表演,而應該是一種自然呼吸和音樂的融合。最后,創造意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再次對樂器進行創作,從而體現學生的藝術個性以及駕馭表現性技巧的能力。
(二)提高少年兒童的琵琶彈奏能力
首先,要將一些技術難點給解決掉。每首作品都有一些技術難點,教師應對學生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判斷和解決,從而讓學生能夠對作品做到熟練掌握。其次,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對一些正確的彈奏手法和感覺進行努力甚至強行記憶,這種方法能夠讓演奏能力得到迅速提升。此外,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參加一些演出活動,讓學生彈奏的實踐經驗和調整方法得以積累,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抗干擾能力得到提升。
三、總結
綜上所述,少年兒童琵琶教學中最為基礎的兩個方面就是技術和演奏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只要做好了這兩點,就能讓少年兒童琵琶彈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提升教學質量,促使少年兒童可以以一種快樂的心情去學習琵琶。
參考文獻
[1]國瑩.基于創新教學理論的小學低年段母語課堂讀寫教學研究——以漢語和英語為母語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0,06:10-16.
[2]任宏.琵琶教學基礎理論的研究與實踐之點滴——王范地琵琶教學基礎理論管窺[J].中國音樂,2010,02:203-206+229.
[3]李璐璐.承傳變革創新——沈陽音樂學院琵琶教學體系形成過程的探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3,03: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