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它雖然沒有小提琴那般宛轉悠揚,也沒有琵琶那般動人心弦,更沒有古箏那般蕩氣回腸,但是鋼琴那集輕靈、活潑、以及震撼心靈的聲音是所有樂器無法比擬的。在此之際,僅僅希望自己能將自己對鋼琴曲《瀏陽河》中演奏的一些技巧以及感悟分享給大家。《瀏陽河》是由我國作曲家王建中先生根據民間歌曲《瀏陽河》改編的一首鋼琴曲,一首非常優美同時也不缺乏華麗色彩的曲子,同時也是一首具有中國風和中國韻味的鋼琴曲。這首曲子非常具有新穎性,是中國風曲子中的代表作,集多種音樂元素于一體,向我們展示了湘曲《瀏陽河》的特殊魅力。在此通過《瀏陽河》的旋律、節奏、和聲音色、曲式結構,以及技巧等多個方面分析整首曲子。
【關鍵詞】鋼琴演奏;音色;技巧;均勻優美
王建中對我國的鋼琴發展有著突出的貢獻,其鋼琴作品以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得到學界的廣泛認同。王建中的鋼琴作品處處流露出與民族音樂的融合,在旋律、調式、曲式、音色、韻味等方面都突出體現了中國民族特 色,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中國鋼琴作品的概貌[1]。而《瀏陽河》由王建中創作的是一首民族徵調式的鋼琴曲,2/4 拍,曲子的旋律線條明顯,曲子的速度、力度、和聲色彩變化非常大。在演奏時要非常細致,逐句處理,最重要的是要突出整個曲子的旋律。曲子共分為:引子、主題A部分、變奏A1部分、華彩部分、變奏A2部分、尾聲。
引子(1—9):引子采用八度疊置的寫作手法,采用樂曲旋律的最后一句,雖然采用八度的方法寫作,但不同于一般的八度的彈奏方法與速度,而是要采用柔美以及流動的速度來演奏,使整個曲子具有流動性與歌唱性,每句的旋律線條必須明顯。彈右手的八度旋律時,手不能軟,必須像手里抓住蘋果般立起來,手指軟下去則顯得無力不積極。在演奏時還必須做到心中哼唱曲子的旋律,保持積極向上、熱情的情感來演奏,這樣才能讓《瀏陽河》的意境表現的淋漓盡致。伴奏部分的寫作手法采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六連音作為樂曲伴奏,具有水流般的流動,在演奏時采用低觸鍵,切記高觸鍵,保持音色的統一,彈出曲子流動以及流暢的美感。在4-9小節處的音樂材料由七和弦的琶音交替構成,在演奏時采用左右手上下不斷的交替,在演奏時保持力度的統一,節奏均勻,連接順暢優美。
主題A部分(10—32):主題部分為曲子的主旋律,采用中板的速度來演奏,旋律優美、親切感人,左手伴奏部分的琶音在演奏時需彈出顆粒性,是這個部分的其中一個難點。右手旋律部分的在演奏時要注意旋律線條,每一個樂句都要彈清楚。在演奏這一部分是需要懷著一種對瀏陽河的贊美以及熱愛之情去演奏。第17-19小節在演奏時需要注意旋律的主音,突出主旋律,技巧方面需要做到左右手協調。第26-32小節,是本首曲子的一大難點,需要慢練,將雙音彈清楚,主旋律的把握也是一大難點,可以說是曲子的難點也是炫技的一個部分,但是又必須要與引子有區別,是連接變奏的一個重要部分。
變奏A1(33—51):采用的是主旋律變奏,練習時需分手將左手的主旋律音彈清楚,右手的六連音演奏時需要一氣呵成,切勿斷開,雙音的部分在彈清楚的同時還要控制好音量和音色,不能搶了左手旋律的風頭。鋼琴演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制造聲音的藝術,這里的聲音僅指音色.所謂音色,實則是人對聲音色彩的感覺,它是一種聽覺暫留現象,是由客觀量——聲音的頻譜(基音與各泛音振幅依頻率次序排列的圖形)與主觀量——人的通感(心理效應)結合而生.只要客觀量--頻譜出現細微差異,便會影響到主觀量--人對其感受產生心理效應之別[2]。右手演奏時模仿豎琴婉轉的演奏手法。演奏時手指需要像引子部分一樣低觸鍵,緊貼琴鍵。節奏方面三對二是一難點,練習時不能讓旋律去對三連音,而要用三連音去對主旋律。情感方面,在演奏這一部分時腦海里需要有漁民在瀏陽河打漁生活的美好場景。
華彩部分(52—59):是全曲的炫技以及華彩部分,寫作手法采用中國民族五聲調式的分解和弦,這部分的演奏的節奏稍微偏自由,但又不能太自由,而要根據曲子的情感需要來把握,還需要突出和弦的主音。演奏時需注意力度的把握,彈出強弱對比,音色要統一,和弦主音在突出的同時也要與整體音色統一,出來的效果要像流水一樣由弱到強,由強到弱,做到伸縮自如。在做節奏伸縮的時候速度保持均勻,有顆粒性。踏板的處理多用音后踏板。
變奏A2部分(60—75):采用的是主體A部分的旋律,即鋼琴曲的主旋律在中間稍加變化,首尾呼應,表達了對瀏陽河的贊美以及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歌頌之情。75小節是一個小華彩,演奏時需由弱到強推向全曲的高超也就是尾聲。
尾聲(75―88):全曲的高潮部分與尾聲部分,右手的和弦需要有力的連奏,左手的伴奏與引子一樣低觸鍵,和弦的彈奏要立起來,聲音沉下去。第78小節部分左右手交替較為混亂,必須抓住曲子的主旋律音。最后漸弱漸弱再漸弱,完滿結束于主音,具有朦朧的意境美。
最后,通過這篇文章,希望對廣大鋼琴愛好者在演奏《瀏陽河》時有一定的幫助。這首曲子中的彈奏方法也就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彈奏技巧和音樂表現力,只要我們好好的去了解、分析、練習,那么我們就能掌握。所以無論我們在彈奏任何一首作品時,我們都必須知道這首作品的創作與意義,而且要多去了解、學習里面的彈奏方法和他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這樣我們才能很好的、很全面的完成好每一首作品。
參考文獻
[1]patricia Fallows-Hammond.鋼琴藝術三百年[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丁菲菲.論王建中鋼琴創作的民族特色[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3]黃泓.論鋼琴演奏的聲音與觸鍵[J].鋼琴藝術,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