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是我國典型的彈撥樂器,從“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句詩中不難看出琵琶這門樂器已經有了很多年的歷史。對于琵琶專業的學生而言,琵琶演奏顯得尤為重要,怎樣才能將琵琶的音樂表現力充分體現出來,引發觀眾共鳴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對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體現進行探討,分別從:影響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的重要因素、促進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得以體現的相關策略,兩個部分進行闡述。
【關鍵詞】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有效探討
一、影響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的重要因素
(一)學生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參與者,由于每個學生接受能力以及學習基礎的層次不齊,導致他們在技巧掌握方面具有一定差異性,要將音樂表現力體現出來,首先學生必須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基本功是一個能夠盡可能更完美的表達出琵琶演奏過程中有關音樂表現方面所需要的技術方法,也是一種能夠具有豐富的音樂方面的表現力的基礎。只有當學生能夠正確的掌握那些音樂在演奏中的技巧,才能夠令學生更快的表現出音樂的內容和風格特點。經調查顯示,部分學生在琵琶演奏上缺乏興趣,在琵琶演奏技巧上疏于練習,之所以會導致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教師教學方法死板、老套,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師因素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其教學水平充分制約了學生的演奏水平,作為一名琵琶專業的音樂教師,更應當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來提高學生演奏中的基本能力,比如對于指法的訓練,對于樂譜記憶能力的訓練以及使用琵琶規律技巧等方面的訓練。據調查部分專業教師只是在履行自己的義務,一堂課結束后就走了,并未對演奏技巧進行說明,最終導致學生未能真正掌握到琵琶演奏技巧,更別體音樂表現力的充分體現。此外,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也是促進琵琶演奏教學的關鍵因素,但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學生在演奏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害怕請教老師,老師也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差,最終喪失信心。
二、促進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得以體現的相關策略
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體現于學生基本功的掌握程度分不開,換言之,要想在琵琶演奏中將音樂表現力充分體現出來,首當其沖是要夯實演奏者的基本技巧,并加強學生對琵琶音樂作品的理解,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訓,除此之外,教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學生對節奏的把控能力。
(一)夯實琵琶演奏者的基本功
琵琶演奏的音樂力表現依賴于琵琶技巧的嫻熟,沒有手指的技術支持,再美得音樂也無法表現出來。演奏者的左右手法技巧要能信手拈來,左手指法的捺、帶、擻 ,配合右手指法的彈、挑、夾彈、滾、剔、撫、雙彈、雙挑、飛、雙飛,來完整的表達作品。琵琶演奏的這些基本功是在琵琶演奏中將音樂力表現出來的前提。據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基本功進行嚴格訓練,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基礎,為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的體現打好基礎。
(二)加強對作品內涵和意境的理解
眾所周知,不同的音樂作品背后都具有不同的內涵與意境,例如:教師在教授《塞上曲》時,首先應對該曲目創作背景,創作目的進行介紹,讓學生知道《塞上曲》主要描寫了王昭君對故國的思念,曲調婉轉纏綿,因此在演奏時左手推、拉、揉等技巧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學生通過對音樂作品的了解是發揮音樂表現力的前提。學生不僅要對作品的作者和創作背景進行了解,還應對作品曲式結構以及把握音樂主題表達的思想內容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在演奏琵琶中自在的表達作品的內涵和意境。從而更好的在琵琶演奏中將音樂力表現出來。
(三)加強演奏者自身人文素養培訓
人創造了文化而文化又影響了人,演奏的對每個作品的演奏不單是對本身作品的表達,還是自己與作品的結合再詮釋。演奏者平時要多學習,多看古典文學、歷史等書籍,多欣賞不同曲風的琵琶作品,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對作品進行升華,進行再創作,從而更好表現音樂力。例如:《十面埋伏》這首琵琶曲,創作背景是以郂下之戰為主,利用音樂手段向世人展示了一場激烈異常的戰爭,如果演奏者對于這些歷史事跡不甚了解便無法將這氣勢恢宏的戰爭場面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現。據此為了幫助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將音樂表現力充分體現出來,我們必須加強對其自身人文素養的培訓。
(四)提高學生節奏聽覺能力
節奏的掌握是音樂表現力得以發揮的前提,琵琶演奏也不例外,沒有良好的節奏感,便無法將作品中的意境表達出來,節奏是音樂作品演奏的靈魂,節奏的快慢、長短、動靜、疏密等變化都會影響到演奏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節奏聽覺訓練,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教師通過多次訓練讓學生形成相應的節奏記憶,充分提高學生的聽覺能力,為學好琵琶打下重要基礎。
(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要促進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的發揮,教師必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例如:教師在對演奏技巧進行示范時,必須對手指的支撐、手臂的重量進行詳細講解,與學生進行交流,再將演奏技巧在琵琶上進行應用,并讓學生學會觀察,讓學生對演奏技巧有一個直觀的認識。這種教學方法鞏固了學生的專業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琵琶演奏的樂趣,促進了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為學生琵琶彈奏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重要基礎。
三、結束語
琵琶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樂器,它的美在于多變,它能將憂愁的情緒化為纏綿惆悵的音律,它能將盛大的戰況化為氣勢磅礴的樂章。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琵琶行》中這樣說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便是對琵琶演奏音樂表現力最好的詮釋。演奏者必須具備牢固的演奏技巧才能將音樂表現力充分發揮出來,據此教師必須加強對演奏者的培訓,促進其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黃麗蓉.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提升初探[J].音樂時空,2014 (23):79-80.
[2]薛洪濤.略論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提升[J].戲劇之家,2015 (7):64+66.
[3]劉芷廷.試論琵琶演奏中音樂表現力的體現[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