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21世紀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在不斷地提高。教學設計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技能,它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音樂學本科生作為今后中小學音樂教師的后備軍,更應該關注社會的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筆者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對 “音樂教學設計能力”進行了理論梳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結構框架”,同時以浙江師范大學11級音樂學本科生為研究對象,分析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提高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音樂教學設計能力;音樂學;本科生
一、研究背景
2001 年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2011年教育部又對音樂課標進行了進一步修訂,與此同時,國家出臺的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自2015年始全面推進,所有在校、非在校人員要取得教師資格證都需通過國家教師資格考試的筆試與面試,教師教育的專業(yè)性在不斷提高?!耙魳方虒W設計能力”作為音樂教師專業(yè)技能中的一項基本能力,是提升音樂教師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重要基礎。在國外,教師需要通過很長的見習期來提升教學設計能力,達標后才能進入教師行列,而在國內,全國開展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以及各地教育局招聘的考試中,都有涉及考核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的環(huán)節(jié)。在國內外已有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對在職音樂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對職前大學生群體的研究甚少。與在職教師相比本群體教學設計經驗少,與研究生相比本群體理論知識相對薄弱。通過學校課堂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有了初步的發(fā)展,但還是處于比較薄弱狀態(tài)。
二、研究對象及其問題
(一)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以11級80多位學生為研究對象,除此之外,還涉及相關學科教師。
(二)問題
本次研究所反應出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概括,一是多數學生對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沒有形成概念,實踐缺乏理論的指導。二是學生普遍沒有形成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框架概念,不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音樂教學設計能力。
三、音樂教學設計能力
在國外,美國教育與傳播技術協(xié)會(AECT)和國際培訓、績效、教學標準委員會(IBSTPI)頒布了關于教學設計能力的標準。在國內,目前有許多學科對相應的教學設計能力進行過研究,如數學、信息技術等學科。但在音樂學科,人們只關注到了新課程指導下的中小學教學設計的研究,而對于“音樂教學設計能力”這一領域還沒有研究過。
在參照顧苗豐、曹萌等人的理論研究,結合音樂學科特點后筆者提出的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是:音樂教師根據新課標培養(yǎng)目標、利用教學設計理論,結合教學環(huán)境的諸要素,順利完成音樂教學活動所需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與判斷力的能力總和。
四、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框架
顧苗豐從教學基本能力分類、項目及其觀測點提出了他所認為的教學設計能力框架,筆者結合顧苗豐的教學設計能力框架及對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從知識、技能、態(tài)度與判斷力四個方面提出自己對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結構框架的看法。(如表1所示)
五、提高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措施
(一)學生角度
1.態(tài)度與價值觀上
以認真、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教學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多讓前輩、老師們進行指點,多聽批評與建議,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判斷力上
一方面通過分析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案例,明確優(yōu)秀案例的標準,形成正確的判斷能力。另一方面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由多項能力組成,每項能力的要求各不同,應該以科學的方式來設定標準。最后,音樂教學設計是一個過程,在每個點、每部分、或每環(huán)節(jié)都應該進行判斷。
3.知識上
(1)音樂專業(yè)知識
一是理論性知識,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是圍繞著音樂而展開的,我們應該準確解讀音樂要素,提升音樂教學設計內容的準確性。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了解音樂課程標準的內容,熟記各學段的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及其建設性建議。二是實踐性知識,在學習各項樂器或舞蹈等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注重總結有經驗,用這些實踐性的經驗來豐富專業(yè)知識。
(2)音樂學科以外的知識
音樂教師是一位教育者,音樂學本科生應該詳細了解教育學、心理學的相關知識,積累大量的教育教學案例,豐富教育經驗,了解學生,走進學生,以正確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從另一角度而言,音樂教學設計是一項跨學科的技能,是需要在符合教學設計規(guī)律的前提下才能進行的,李龍的《教學設計》、加涅的《教學設計原理》都是不可不知的理論研究成果。
4.技能上
一熟悉課標。二熟悉教材。三結合特定環(huán)境分析教學對象。四、按照文本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設備——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評價與修改——教學反思與總結的順序進行操作。其中,教學目標依次分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教學重難點分為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兩部分;教學設備分為多媒體設備與音樂學科設備。音樂學本科生應該掌握對投影儀、電腦及其軟件(WPS、Office2012、Office2012等)、鋼琴、各類打擊樂的使用。教學策略分為支架式、拋錨式、隨機進入式等不同類型來適宜不同的學生。教學方法分為情感性、體驗性、形象性等不同的方式,通過視覺、觸覺、味覺等體驗中提升教學對象學習的興趣。教學過程應從橫向、縱向兩個角度來進行思考,每個環(huán)節(jié)、各時間段上都應符合教學目標。
(二)學校層面
首先學校應該重視對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時刻關注學生們的需求,加大培養(yǎng)的力度,并為提升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提供最大的幫助。其次,改善我國大多數高校“教育學+心理學+學科教學法+教學實習”的培養(yǎng)模式,制定一些提升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特色課程,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并安排一些靈活的課后作業(yè),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再次,我學校應該對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教學進行合理規(guī)劃,從大一至大四每一年級,都應該設置好合適的螺旋形課程計劃,逐步提升我校音樂學本科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提升我校師范生的競爭力。
在培養(yǎng)師范生音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關注師范生的學習過程,通過一系列評價方式與相應課程的成績掛鉤。在對每一位師范生的學習跟蹤中,更好的了解音樂學本科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他們學習時的問題,有利于制定符合每位學生音樂教學設計能力學習的方式,從而有效的提升師范生的音樂教學設計能力。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建立優(yōu)質音樂教學設計數據庫,讓音樂學本科生在閱讀中提升音樂教學設計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短學期的講座、課程,以及各種課外活動,帶動學習興趣,豐富學習音樂教學設計能力的方式,不斷積累音樂教學設計的經歷。
參考文獻
[1]李志厚.國外教學設計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J].國外教育研究,1998(1):6-10.
[2]李妙蘭.師范生教學設計能力現(xiàn)狀透視與培養(yǎng)策略構想[J].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24):69-70.
[3]顧苗豐.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構成的研究綜述[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6):69-71.
[3]曹萌.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研究[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6):16.
[4]Zhenhui Xu.Hanlin Chen.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Ability for Normal College Students[J].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2010,Vol.3(1):57.
[5]Xu Bing.Sun Jing.Studies to Chinese College Music Education Management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J]. Studies in Sociology of Science 2011,Vol. 2(2):84-88.
作者簡介:洪楚琳,浙江師范大學2011級音樂學本科生,浙江省杭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景苑小學音樂教師;浙江省杭州市。
通訊作者:鮑穎,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