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課程和音樂專業學生特點的分析,對在綜合類大學音樂專業中開設藝術管理課程中運用的多種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冀能夠更好的拓寬音樂專業的人才培養的方向,更好地培養出適應社會文化需求的音樂人才。
【關鍵詞】高校音樂;藝術管理
藝術管理在中國興起是近幾十年的事,在中國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隨著我國經濟和藝術產業的發展以及文化產業理論研究的不斷深人,藝術管理在藝術組織及藝術機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在綜合院校的音樂專業,利用綜合院校的優勢結合自身專業的特點開設這門課程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課程的講授使這些具有音樂專業技能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藝術市場當中,找到自己的藝術發展方向,因此在課程的教學模式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本文就是將這些思路做一整理,以其更進一步教學模式的探索打下基礎。
按照培養計劃課程是在三年級時進行,學時為64學時。開設藝術管理課程的初衷就是為了拓寬音樂專業的學生的就業道路,以培養具有藝術鑒賞和藝術管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因此,在為期一學年的在課程中更為側重對音樂文化演出市場、音樂演出機構和團體的經營管理方面的講解。
結合這一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首先音樂專業的學生特點是思維活躍,具有較為專業的音樂技能和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 ,樂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但大部分學生不擅長學習純理論知識,不具備成熟的學術思維,科研能力較弱。基于這些特點,音樂專業的學生更適合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即在教學中體現所學知識和現實社會的聯系,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1]。因此在理論教學中,我們的授課除了向學生們講解基礎的理論知識,更多是采用多樣教學的模式,以音頻、視頻、圖片等多媒體形式將一些典型案例呈現給學生,以增強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和豐富性。[1]同時對于學生們所不熟悉的管理學和法學方面理論課程,我們采用了請“外援”的教學方式,利用我們在綜合院校的優勢邀請管理學和法學方面的專業教師進行專門的相關內容講授,并要求教師結合在此類案例來具體分析講解,使學生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一種更為直觀簡潔的方式明白管理學和法學理論在經營管理中的實際運用和風險的規避。
大三音樂專業的學生們主要還是以在學校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演奏技巧為主,對于實際的藝術管理并不是很了解。對于將來可以從事的職業方向也是很迷茫。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的課程安排中還以專題講座的形式,邀請省內演出團體和群眾藝術館等藝術機構的管理者或工作人員以更加真實、也更加貼近實際的形式向學生講解藝術組織(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的不同職能、具體管理工作、運作狀況等內容,使學生更加了解藝術管理的本質和實際應用[3]。
音樂專業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專業但同時又是一個很靈活的專業。我們希望培養出的學生不僅僅可以從事專門的演奏演唱的演出任務,還可以利用平時自身具備的音樂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多方向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們將培養學生對課程實際的運用操作能力作為培訓的重點。首先是定期組織學生外出到地方演出院團和群眾藝術館、演藝集團等藝術機構進行調研、實踐和演出活動。使學生了解當今的藝術市場需求和聽眾欣賞喜好。及時準確的把握藝術市場的發展趨勢和藝術潮流風格的變換。拓寬視野,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學會找尋藝術的發展規律。調研和演出活動可以使學生們更多的了解這些藝術機構的具體運作方式和演出籌劃的具體安排,也更了解了自身職業方向和職業趣向。
同時我們將藝術管理的實踐的重心放在了對學生演出實踐的運營策劃中。根據音樂專業課程的特點,各年級學生都會有2-3場的實踐演出和學校的各院系社團文藝演出活動。因此,我們就以此為實踐教學的場所,在征得對方同意的前提下,讓學生分組進行撰寫宣傳推廣策劃方案。并且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課堂講解和討論,最終選取最佳方案,并由學生實際操作方案,明確分工,具體落實演出的推廣與策劃活動。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在活動的中具體工作表現為其打分,作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
通過一年的課程實踐教學,發現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一下幾點。
一、相較于在專門的音樂院校中開設的藝術管理專業而言,我們僅僅是將藝術管理作為一門課程用一學年的時間進行學習。相對于在音樂院校中開設的藝術管理專業四年的學時而言是很短的。作為一個專業它要涉及的相關專業課程會更為的具體和詳實,學生對其的認知和操作性會更強。因此就要求我們在這一學年的教學中更要有所側重進行課程的教授,更多的是讓學生了解這個專業領域,開闊他們的職業趣向。
二、對于教授課程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藝術管理這門課程在我國仍是一個新事物,還有很多變化和發展。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更重要的是要結合自身院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有所側重有目的和重點的去講解課程。
三、對于學生們實踐的平臺的搭建。目前我們主要是在校內進行實踐活動。隨著實踐的深入,學生們應該到更為真實和廣闊的市場中進行鍛煉。這就需要和群眾藝術館、演出團體和演藝公司等藝術機構合作,為學生們建立多個穩定的實習實踐基地。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真實的體會到藝術管理課程的實際操作,鍛煉他們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利用實習的契機讓學生們贏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結語:
藝術管理這門在我們綜合院校的音樂專業中新興開設的課程,在教學模式還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和挖掘的地方。筆者認為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講授方式不斷的進行調整,以期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文化市場人才需求。也可以借鑒西方的教學形式將案例分析、策劃方案等課程變為討論式的授課方式,以增加學生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情境教學在藝術管理課程中的應用研究,張楊《藝術教育》2015-08.
[2]淺析藝術管理專業的特色發展模式——以洛陽師范學院演藝策劃與管理方向為例 陳玥《音樂時空》2013-11.
[3]探析藝術管理課程教學方式的轉變,張楊《大眾文藝》2014-02.
[4]藝術管理學科本土化進程中西為中用的教學模式——湖北美術學院藝術管理本科教學課程體系建設探究,任珊珊《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4-05.
作者簡介:馬小娟,女,中北大學藝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