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教育顯著提高,其中,鋼琴教育作為音樂領域一大重點也不斷得到重視。因此,啟蒙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正確的讀譜,穩固的訓練,準確的聽音,這些都是在啟蒙學習中循序漸進形成的習慣,也是成為一個優秀的琴者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從鋼琴起步的角度出發,針對日常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幫助琴者找到正確的學琴方法。
【關鍵詞】鋼琴教育;啟蒙學習;學琴方法
一、良好讀譜能力的培養
識譜是學習鋼琴的基本前提,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是極其必要的。從啟蒙時期開始我們就要學會正確,準確的看譜,如發現有看錯或是遺漏的音符應及時作出糾正,不要將錯就錯,敷衍了事,認真的學習態度是走向成功的決定性因素。養成良好的讀譜習慣需做到以下幾點:
(一)看清楚譜號、拍號、調號
在啟蒙階段譜號通常分為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有時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相同,譜號不同,音高位置就不同。對于初學者來說,調號和譜號的轉換很容易被忽略不計,這就要求我們在讀譜時一定要細心認真。
看音符時值的長短。初學階段,最容易出錯的是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轉換,由于八分音符只比四分音符多一條“尾巴”,時值卻只有四分音符的一半因而很容易被混淆。我們可以采取邊打拍子邊唱的方法從而對音符時值的長短有更深刻的認識,有時也可以請節拍器幫忙。
(二)區分觸鍵的變化
一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不同性質的音符,比如連音和跳音。它們所表達的音樂情感截然不同,因此就需要我們使用不同的方式來演奏。連音,顧名思義,就是把音符連串起來演奏,每個音符之間都不能有間斷。反之,跳音則是把音符彈的短而急促,就像小雞啄米一樣,這種音樂更具有活力。
樂譜中的各種標記。音樂是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中每段旋律不可能一成不變,音符的強弱、休止符的運用以及速度的快慢都是作曲家用來表達情感的最佳方式,這些標記代表著作者譜寫旋律時的心情和靈魂的觸碰。所以在讀譜過程中認清每一個標記也是尤為重要的。
二、良好練琴方式的培養
如果說學琴之路是一艘小船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那么練琴方式就好比小船滑行的方向,只有選擇正確才能看到勝利的旗幟。當今不少學生都對練琴方式存在諸多誤區,彈琴只是機械的重復,不會找重點和不足,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反思的一大問題。在啟蒙階段的練琴過程中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視:
(一)吊臂
吊臂是練琴的最基本方式,就像自由落體運動一樣,自然的抬起手臂以集中力量,再由手臂落下去的瞬間發力,使指尖穩固的落在琴鍵上,從而讓演奏的聲音堅實有力。這整個過程需要演奏者持放松的狀態,平時休閑可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練習,感受指尖的力度以加深對觸鍵的理解。
(二)抬指
高抬指的練習在初學階段是有必要的,用正確的高抬指給學生打基礎的目的就是使初學鋼琴學生的手指能夠站得住,站得牢。現在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放松、手指不會動,通常表現在手腕僵硬、手臂夾緊等等。正確的高抬指是以掌關節為支撐,以手指的第三關節為動力抬起手指正確的觸鍵來彈奏鋼琴。然而,真實有效的動作在于指尖感覺,高抬指固然重要,但千萬不要以高抬指作為彈琴的主要狀態。真正演奏時要根據聲音需要把動作精簡到最必須的最小值。
(三)速度
對于練琴中速度上的錯誤認知是孩子們啟蒙學習中的一大普遍問題,他們總是企圖通過快速來證明自己的琴技,卻不想“欲速則不達”,手指越來越不受控制,作品也失去了原有的音色和質量。因此,在日常練琴中要注意速度的調整,要學會求質再求快,且每個人對琴鍵的掌控能力不同,對速度的要求也應有所調整,力求根據自身的情況適當加速以達到演奏作品的最佳效果。
(四)指法
指法的規范使用是保證一首作品順暢流動的必然要素,就像接力賽跑一樣,只有十個手指有條不紊的交換使用才能讓旋律跑的流暢而動聽。因此在練琴過程中要注意樂譜中指法的標記,使用正確的指法彈奏。然而,由于個人對觸鍵的感覺和習慣不同,不一定要死板的按照樂譜上的標記演奏,只要對樂譜的表達有正確的認識,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一套指法理論。
三、良好聽覺能力的培養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是聽覺的藝術,是表情的藝術。那么要學好音樂就要學會聆聽,聆聽音樂傳達給我們的情感,讓音樂觸及我們的心靈。良好聽覺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聽自己彈奏的聲音。這一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許多孩子們在練琴過程中總是機械地把音彈出來,過于注重樂譜而忽略了指尖的聲音。聆聽自己彈奏的聲音,包括強弱以及速度的把握,用自己的理解表達最真實的音樂。孩子的想象力是豐富而無限的,我們要挖掘他們內心聽覺的潛能。
聽他人彈奏的聲音。由于啟蒙學習的孩子們水平的局限性,需要多聆聽好的聲音以提高他們的內心聽覺。因此,聽音樂會、買優秀大師們的光碟來欣賞都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式,拉近他們與鋼琴的距離。興趣永遠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孩子熱衷于聽音樂了,才能讓他們在聽覺能力上有一個質的提高。
四、良好心態的培養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么事情,心態都是最重要的。然而,啟蒙時期,家長對于孩子鋼琴學習的進度卻總是很著急,擔心孩子學得太慢,以他人學習的進度來衡量小孩的學習是否合理,這是中國鋼琴教育最大的弊端。尤其是當下風靡的考級熱潮,許多家長都以級數的高低來評判小孩的琴技。一些職業道德偏弱的老師由此抓住家長這一普遍心態,忽略學生是否有這個能力和基礎去彈高級數的曲目,使家長心里得到片刻的安慰。要知道,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腳踏實地的學習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即使是天才,他的成功也只有百分之十的天賦,其百分之九十都由努力所得。引用趙曉生老師的一句話:“每個人心中亮著自己的一盞燈。每個人手里舉著自己的一面旗。每個人足下走著自己一條路。這燈這旗這路各不相同,也不可能只有一盞燈一面旗一條路。對于中國鋼琴教育而言,觀念的端正,視角的拓展,心態的改變是最重要的。潤物細無聲之潛移默化,滴水穿頑石的堅毅努力,不計名利位的踏實工作,必結碩果。”
作者簡介:梁紫微(1992.3.13—)漢,女,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三年級,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