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建斌
?
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之我見
文/丁建斌
摘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縣級財政資金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當前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不斷改革完善,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縣級;國庫集中支付;現狀;措施
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作為我國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以來非常重要的財政管理制度,對于我國財政資金預算編制安排、國庫資金使用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國通過將縣級國庫分散支付的方式轉變為國庫集中支付的方式,提高了國庫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了我國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有效性。當前我國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主要是從縣級預算編制安排、資金劃轉使用的全流程進行監控的國庫資金使用管理制度,其通過集中資金管理的方式來保障國庫資金的安全性,同時在限制范圍內和批復范圍內進行開支決策,對于資金的支付則統一由國庫管理方進行。這種方式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促進縣域政府活動的發展。但是,當前我國在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此也有必要對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改進的建議,促進我國國庫資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能的不斷提升。
(一)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影響部分個人和團體的利益,改革中困難重重
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由縣級國庫分散支付制度轉變改革而來,也就是國庫支付制度由過去的單位分散管理支付轉變為國庫集中管理支付,這必然使得各級預算執行部門對資金的掌控能力被削弱。在我國,很多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原先在使用資金的時候,預算約束剛性較弱,行政事業單位有很大的權利決定自己的開支,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還可以通過存放在銀行來獲得孽息,隨著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行政事業單位無法再管理留存資金,資金的使用自由度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各級預算單位的管理者必然會產生抵觸情緒,在進行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中,縣級政府和行政事業單位也不會特別配合,預算單位會想方設法將財政性資金由預算指標通過各種方式套現成銀行存款,縣級政府則會以各種理由保留或者增設財政資金專戶,因此總體來說我國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重重壓力。
(二)當前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管措施完善程度不足
對于縣級集中支付制度而言,其能否公開、透明、高效運作是其能否有力發展的重要保障,為了實現公開、透明、高效的運作,必然需要有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手段和措施相配合。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縣級政府或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督管理時,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對單位的財政資金致使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管措施完善程度不足,不利于制度良好運行。首先,部分縣級政府或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在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督功能時,重視形式而非實質,在對預算單位資金支付進行審核時,基本上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審核,并沒有起到實際上的監管作用,不但產生資源浪費,也不利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自身的改革完善。其次,對于縣級政府部門而言,監管不單單包括內部監管還應當包括外部監管,縣級政府需要加強外部監督管理,通過外部監督管理促進內部監督管理。
(三)當前縣級行政單位或政府的財務管理及內部核算水平仍然有提升空間
伴隨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和運行,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等職能也逐步回歸本單位,在這種情況下,行政單位的財務會計部門需要承擔單位內部包括財務管理、內部核算控制等眾多工作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對縣級行政單位或政府內部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有了提升。但是當前,我國很多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縣級政府的財務人員依然保留著基于縣級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的操作流程,在進行單位內部會計核算和審核時,易出現核算時間不準確、核算方法有偏頗等問題,這影響到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運行。其次,當前由于我國縣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才儲備較少,隨著改革的推進,必然需要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來加速人才建設,但是由于招聘制度的缺陷,使得很難及時有效招聘到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這也給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和政府的會計核算帶來了一定壓力。
(一)加強集中支付制度優勢教育,減少改革阻力、大力推進改革
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然會觸動某些個人和團體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加強集中支付制度的優勢教育,提升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政府對于集中支付制度帶來好處的認識,通過這種途徑可以減少改革面臨的阻力、大力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縣級政府或行政事業單位的落實。首先,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很多好處,這些好處主要是從國民經濟及政府整體運營方面來說的,因此其必然存在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利益和政府整體利益之間的沖突,因此在推進改革過程中,需要讓行政事業單位看到長遠利益,以此來減少改革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阻力。其次,加強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和政府的領導團隊培訓,通過領導的意識轉變最終全面把握縣級行政事業單位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認識,有效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促進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提升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管措施的完善程度
對于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而言,其能否正常有序的運行,不單單需要依靠制度本身,還需要有強有力的監督管理措施,因此想要加強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還需要不斷提升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監管措施的完善程度,從根本上促進縣級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發展與完善。首先,在加強監管方面,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政府可以通過配備內部監管措施來進行內部監管,由于國庫資金的使用等情況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機密性,因此內部監控管理制度可以更加全面有效的對開支項目進行監督管理。其次,除了使用內部監管以外,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者政府也需要允許外部機構對其國庫資金支配進行監督管理。這是因為,外部監督管理雖然無法對所有項目金額進行監督,但是對可公開并需要加強透明度的資金項目仍然具有很高的監督水平和監督熱情,外部監督也能夠降低縣級政府或單位貪腐現象的出現,避免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的浪費等現象的發生。
(三)不斷提高縣級行政單位或政府的財務管理及內部核算水平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或政府而言,其內部控制核算水平的高低和財務管理職能的發揮都直接影響到其工作開展和制度運轉,因此需要通過不斷提高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政府的財務管理及內部核算水平來促進縣級行政事業單位或政府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落實。首先,在內部核算控制方面,完善的制度建設必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規范其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但是光有制度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加強人員建設并將制度真正落實才能做到不斷提升內部核算控制水平。其次,在財務管理方面,財務管理水平高低將直接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可用資金的核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會影響到單位活動和工作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通過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并加強制度的落實來建設財務管理的基礎架構,并通過引進高水平高素質人才最終實現財務管理及內部核算水平的全面提升。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政領域也在經歷著一輪又一輪的改革。縣級政府作為我國基層政府,其面臨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然也存在著一定阻力,但是伴隨著改革的推進,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國庫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提升政府公信力和運轉效率。
參考文獻:
[1]閆亞梅.制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4).
[2]單懿.鄉鎮國庫集中支付難[J].中國金融,2015(23).
上接(第90頁)
合理的進行會計政策選擇,首先要充分把握好會計政策選擇的流程,遵循收集、分析、決策和反饋信息四個流程。不斷豐富理論和內容,促使會計人員學習新的知識,熟練應用新的技能,以便良好的進行會計工作。
法律體系存在許多漏洞,有法不依的狀況屢見不鮮,這樣下去會危害個人及社會的經濟利益。為此范圍的可試用界限應進一步確定,會計政策限制的多樣性和差異作用于不同的約束行業,要對會計政策的多樣性進行限制并且針對不同的行業給予區別對待的限制條款。
(一)建立一個正確的會計準則指導方向和激勵機制
樹立正確方向的會計和審計執業的會計準則可以基于廣泛的原則來處理經濟業務,我們需要對內部財務核算一個完整的,一貫的,明確的概念框架。
(二)制定會計政策要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先進性
由于相關利益者的作用,它會使會計政策的發展受到社會和經濟環境的制約。為確保會計政策嚴肅性和權威性,不能隨意修改和進行會計政策變更,結合我國的實情制定出切實可用,并且長遠使用的會計政策。
(三)進一步完善企業的管理結構
首先,在董事會中引入獨立董事,而且應該有至少一名專業的會計人員負責對董事提名、高級管理層的聘用報酬以及對一些重大關聯交易給予建議。其次,要規范董事會與管理者之間的關系,需要建立一種雙方可以誠信對待的關系,并且要明確相互的責任。
(四)強化和確保管理層的監督能力、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在公司不可以使審計機構僅僅有執行企業經營的董事構成,應該更多的由非執行董事構成,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謀私,讓其監督和審計公司經營情況和財務活動。與此同時,強化對會計人員的教育,以便在遵循職業素質操守的狀況下,不違反法律。
(五)明確會計政策選擇的范圍,減少選擇空間
對會計政策選擇的范圍進行確認并以此作為前提,能夠清楚地了解規范性原則,降低隱瞞會計報表可發生性,企業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是無法忽略的,然而我們國家的現在的狀況是資本市場起步相對較落后,發展還處于不完善的階段,公司的會計政策選擇不成熟,大大提高了市場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引起高成本,對企業和社會的發展也不容樂觀。
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選擇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生存,管理人員和投資者的利益,會計人員在新的經濟環境下既要堅持職業道德,還要對管理者經營目的得以貫徹,這也是一種新的挑戰。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培養一支具有危機意識,專業知識豐富,較高素質的財務隊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先驅條件。企業要從多方面規劃和完善會計政策,以提高企業的綜合能力,所以選擇正確的會計政策是企業獲得利潤的最佳途徑。
[1]欒甫貴.會計制度論[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08.
[2]李鳳鳴.會計制度設計[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3]邵毅平.試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J].上海會計,2006(05).
[4]陳繼云.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運用[J].財務與會計,2005(06).
[5]陳繼初.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若干問題研究[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6]耿建新.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06(07).
作者單位:(青田縣會計核算中心) (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