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勇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社區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療方法和效果。方法 選取10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 對所有患者立即停止使用降糖藥以及胰島素, 并且給予葡萄糖注射。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情況。結果 治療后, 72例患者在6 h內血糖恢復正常水平, 34例患者在6~24 h恢復正常水平, 且所有患者血糖恢復穩定在8~10 mmol/L。患者的平均血糖值由原來的(1.5±0.5)mmol/L上升為(9.3±1.6)mmol/L, 治療前后相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在經過監測后均無出現反復低血糖發生, 且在血糖恢復正常后給予原發病治療。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充分認識糖尿病低血糖癥的臨床特點和表現, 并且觀察其變化規律, 社區醫護人員需要做好低血糖預防工作, 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關鍵詞】 糖尿病低血糖;社區;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3.122
糖尿病患者通常因為血糖過高而服用相應的降糖藥進行治療, 但是糖尿病作為慢性疾病, 長期服用藥物會導致降糖藥用量過大, 可能會導致低血糖, 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各項機能均有顯著下降, 其發生低血糖的幾率也比其他年齡段的糖尿病患者高[1, 2]。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和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需要警惕低血糖的發生, 而社區醫護人員也需要做好社區內糖尿病低血糖相關治療工作[3]。為了進一步探究社區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治療方法和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治療方法和效果情況進行分析, 現將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6例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59例, 女47例;年齡67~82歲, 平均年齡(75.8±2.9)歲。具有糖尿病病史患者86例, 糖尿病病程3~11年, 平均病程(5.7±1.6)年。有腦梗死史者45例, 有腦出血史者23例, 有心臟病史者25例。合并有高血壓者79例, 合并冠心病者46例, 合并高血脂癥者43例, 合并視網膜病變者62例, 合并腎病者83例。口服降糖藥物者74例, 注射胰島素治療者32例。
1. 2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為急性發病, 并且在發病后的1~6 h內就診。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臨床表現多為不典型性, 54例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 有出汗、心悸、面色蒼白等癥狀, 52例表現為神經缺糖癥狀, 具體為頭暈、步態不穩、思維遲鈍、行為怪癖等癥狀。所有患者經過血糖監測情況如下:血糖水平0.6~1.0 mmol/L者7例, 1.1~2.0 mmol/L者73例, 2.1~2.8 mmol/L者2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低血糖的診斷標準。
1. 3 方法 所有106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均立即停止服用降糖藥物以及胰島素治療, 并且給予患者25%~50%葡萄糖50~100 ml靜脈注射, 并且之后給予患者5%~10%葡萄糖靜脈滴注, 每2小時測量1次血糖, 并且給予患者吸氧、清熱醒腦以及改善患者腦功能等對癥治療。直至患者的血糖穩定在8~10 mmol/L。然后繼續觀察患者24 h血糖變化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后, 72例患者在6 h內血糖恢復正常水平, 34例患者在6~24 h恢復正常水平, 且所有患者血糖恢復穩定在8~10 mmol/L。患者的平均血糖值由原來的(1.5±0.5)mmol/L上升為(9.3±1.6)mmol/L, 治療前后相比,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在經過監測后均無出現反復低血糖發生, 且在血糖恢復正常后給予原發病治療。
3 討論
在胰島素的使用中需要嚴格遵守醫囑, 用量過大、用法錯誤以及情緒激動或劇烈運動等都會影響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4]。特別是對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相應的應激狀態解除后不對胰島素的劑量進行相應的調整也會導致低血糖的出現。在患者出現腎功能不全時, 胰島素的劑量需要相應的減少, 如果同時連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胰島素敏感性就會顯著上升, 低血糖的發生率也會相應的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10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立即停止使用降糖藥以及胰島素, 并且給予葡萄糖注射, 取得較好療效。所有患者在經過治療后72例在6 h內血糖恢復正常水平, 34例患者在6~24 h恢復正常水平, 且所有患者血糖恢復穩定在8~10 mmol/L。患者的平均血糖值由原來的(1.5±0.5)mmol/L上升為(9.3±1.6)mmol/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于社區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以減少疾病的發生:①合理指導患者應用降血糖藥物, 特別是優降糖在體內代謝分解和排泄作用下降, 老年患者通常體弱多病, 機體免疫功能下降, 在抵抗低血糖反應的升血糖激素高血糖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功能下降, 進而出現低血糖。老年患者需避免過量服藥。②合理制定治療方案。對于具有合并其他疾病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需要注意各種藥物之間的關系。③避免用藥的隨意性。老年患者對于疾病以及自身的認知比較差, 不能一直沿用初期的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需要充分認識糖尿病低血糖的臨床特點和表現, 并且觀察其變化規律, 社區醫護人員需要做好低血糖預防工作, 降低低血糖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孔慶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臨床分析.中國社區醫師, 2014, 30(3):45-46.
[2] 李進, 王俊宏, 劉艷曉, 等.對老年糖尿病慢性并發癥患者實施一體化管理的效果評價.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4, 37(16): 4-7.
[3] 王樂, 先速, 趙茜, 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高齡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用藥現狀調查.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12): 1413-1416.
[4] 馬鉅行, 姚斌.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危險因素的認知狀況.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7):4238-4240.
[收稿日期: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