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博 張思羽 羅婧怡 劉鳳霞
摘 要:伴隨著目前一些高校大學生逃課現象的日益嚴重,和逃課相關的各種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文章以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大學生逃課現象為出發點,通過分析逃課現象與課程設置之間的關系,提出應用型在大學的課程設置上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 逃課現象 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2.0;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2-226-02
高校擴招以來,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有機會步入理想中的大學校園,實現青春夢想。但是一些大學生在感受到大學所帶來的壓力時,選擇用逃課來逃避現實。在高校大學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句描述逃課的話: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從這句看似是玩笑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逃課已成為大學校園中的“正常現象”了。只有真正了解逃課現象的現狀,深入分析其與課程設置之間的關系,以及課程設置在內容、數量、質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為目前尚有的應用型大學調整課程及正處在轉型期的高校開設新課程提供參考。
一、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大學生逃課現象的現狀調查
1.調查內容與方法。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共發出問卷175份,收回155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86%。本次問卷發放人群為:北京地區14所應用型大學生,問卷對學生的性別、年級、專業、成績、課程安排等基本信息,逃課類型、頻率、原因等進行了調查,并對北京聯合大學的部分學生就課程設置問題做了深度訪談。
2.調查結果分析。
(1)性別與逃課率。參與調查的150名學生,男生有46人,其中逃課的有32人,占70%;女生有104人,其中逃課的有81人,占78%。這說明性別對于逃課沒有太大影響,無論男女生逃課率都比較高。
(2)年級與逃課率。通過數據整理,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學生年級分布及具體逃課率情況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參與調查的大一學生有31人,逃課的有13人,逃課率為58%;大二學生有37人,逃課的有26人,逃課率為70.3%;大三學生有76人,逃課的有64人,逃課率為84.2%;大四學生有6人,逃課的有5人,逃課率為83.3%。上述數據顯示,大三的學生逃課率最高,且逃課率在總體上呈現隨著年級增加而不斷增長的趨勢。說明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長,對課程越缺乏興趣,或忙于其他事務而越來越不重視上課。
(3)專業與逃課率的關系。在對70余種專業按所得學位進行分類,所得逃課率偏高的專業分布及具體逃課率如表1所示。
上述數據表示,文學類、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工學類專業的逃課率偏高,說明此類專業的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問題,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
(4)成績與逃課率。參與調查的150名學生,成績靠前的有45人,逃課的有26人,逃課率為58%;成績居中的有89人,逃課的有72人,逃課率為81%;成績靠后的有16人,逃課的有15人,逃課率為94%。上述數據說明,成績靠后的學生逃課率最高,說明成績對學生的出勤率有一定影響。成績越不好,越不愛上課,如此惡性循環,必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
(5)課程安排與逃課率的關系。在113名逃過課的學生中,77人由學校統一安排課程,占68%;32人為自選課程,占32%。上述數據說明,課程安排的方式與逃課之間有著較明顯的聯系。目前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普遍采取學校統一安排課程的方式,并不能滿足學生對課程內容及專業方向的需求。
(6)課程類型與逃課率的關系。在逃課的課程類型上,64%的學生選擇逃選修課,35%的學生逃的是公共基礎必修課。這說明目前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在選修課、公共基礎課上的課程設置存在很大問題。
(7)逃課原因。根據數據整理,北京地區應用型大學學生逃課原因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在150名學生中,有87%的學生認為逃課是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的。此處可見逃課與課程設置之間有著較明顯的關系。為便于研究,筆者著重分析從課程設置角度分析尚存的問題。在課程形式上,學校統一安排課程的方式對學生自主選課限制過多,導致學生無法按照個人興趣、時間等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內容,直接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在課程時間上,課程時間安排不夠緊湊,給學生個人時間的安排造成不便;在課程數量上,必修課占大多數,而選修課比例較小,造成學生自主選課的范圍狹小;在課程質量上,課程類別較少,不能滿足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向和內容;課程缺乏實用性,沒有與社會的最新發展成果相聯系;學生在課程中少有專業實踐的機會,在走向社會后缺乏相應的應用技能,導致學生認為這樣上課并沒有太大意義,所以大都選擇逃課后自己自習或去兼職實習等方式來彌補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欠缺。此外,教師的教學風格單一,課堂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上課教師經常不點名,而遲到、曠課對課程成績沒有太大影響通常作為學生選擇是否逃課的因素之一。
二、針對應用型大學大學生逃課情況的建議
1.實行完全學分制,放寬學生自主選課的限制。通過實行完全學分制,放寬選課的限制,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課程的學習內容、進度、時間以及授課教師。同時還要打破傳統課程體系的限制,開設更多類別的課程,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專業的課程,選擇更感興趣的專業,重新規劃自己的學習道路。完全學分制下的人性化課程設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逃課率,既有效的利用了教育資源,也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再者,實行完全學分制也是中國高校教育與國際接軌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于培養更加多元化的人才。
2.以專業和實踐為核心,構建適合應用型大學的課程設置體系。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的在于培養注重專業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能較強適應社會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應用型大學的課程設置中,專業課程的學分設置普遍少于通識課程的學分設置,恰恰說明對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因此,結合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應該更加注重專業和實踐,同時納入社會發展的新成就和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以專業、社會為導向,構建適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課程設置體系。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質量,豐富課堂內容。在信息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在大學教育中不僅承擔了傳授專業知識的任務,還承擔了培養學生專業意識和引導學生思維方式的重要任務,尤其是在應用型大學,教師更是擔任了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引路導師的重要角色。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摒棄“照本宣科”地講課方式,以互動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通過音像資料、案例分享等多種方式,增加課堂趣味性,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學評估機制。學校要加強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采用嚴格考勤制度、增加課堂平時成績所占比例、獎勵全勤學生等方式降低學生的逃課率;同時建立完善的教學評估機制,組織學生定期對課程、授課教師進行評估,同時安排教師到教室查課,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情況,及時做出相應調整。
5.吸取國內外應用型大學的先進經驗。目前我國的應用型大學基本采用的是傳統的學科化課程設置,即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三段式課程模式。它以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面為目標,但與學生以后的職業聯系不夠緊密,因其簡單易操作而實施頻率最高。縱觀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國外部分應用型大學的課程設置多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服務社會經濟為目標,強調專業教育和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并且非常重視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
三、結語
逃課已成為日前大學校園中的一種輕度校園越軌行為,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而降低學生的逃課率,還要綜合社會、學校、教師、學生等多重因素。總之,調整現有的課程設置,構建一套適合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注釋:
①根據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布的《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北京地區的應用型大學共有16所,具體包括北京工商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農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勞動關系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首鋼工學院。
參考文獻:
[1] 鄭淑紅.大學生逃課現象與高校課程建設問題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7)
[2] 韋洋旸.從大學生逃課現象看高校公選課改革[J].大眾科技,2014(10)
[3] 鄧曉榮.兩岸應用型大學本科課程設置比較[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0(1)
[4] 苑香紅.從高校學生逃課現象看課程設置改革[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11)
[5] 嚴權,王前新.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設置[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5)
(作者單位:北京聯合大學生物化學工程學院 北京 100023)
(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