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恩明
【摘 要】針對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五方面的教學對策,以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籃球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 籃球教學 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1C-0169-02
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教學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籃球教學是體育教學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揮體育教學作用、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改革傳統籃球教學方式,從課程的設置安排到培養目標的設定等方面,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籃球教學的質量,讓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掌握籃球學習的技能,提升體育素質。本文針對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面臨的問題,提出五方面的教學對策,希望能有效提高高職院校籃球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一)籃球教學硬件設施配置方面存在的問題
籃球教學首先應當配備專業的場地和全面的器材,然而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教學設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場地和器材的老齡化難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在教學當中不能激發學生熱情是高職院校籃球教學中的一個瓶頸。究其原因,一是現在高職院校積極配合國家教育改革進行擴招,大量的學生對籃球鍛煉和學習的需要空前增長,但是學校建設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學生需求。二是各高職院校對體育投入的經費不足,導致場地和器材數量與需求不成比例,制約了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發揮作用。
(二)理論與實戰課程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籃球運動富有對抗性的特點,且在運動過程中需要極強的戰術配合,因此更吸引男生。針對這個特點在籃球理論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則比較偏向教學比賽戰略和技巧。現在各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大綱基本上都包含籃球運動概述、籃球比賽規則和裁判法等,但是在實戰教學當中各高職院校的教學設計則不盡相同。有些學校將理論與實戰相結合進行富有實效性的體驗式教學,有的學校注重理論而忽視實戰導致教學目的過于形式化。在實戰教學當中,籃球技術的教學具有一定的難度,其攻防技術內容繁多且復雜,攻防兩者需要相互聯系和轉化,籃球教學老師在教育中往往只能將基礎性的攻防技術教給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要掌握好各項技術并非容易之事。因此,在做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新教學設計時,應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大綱,豐富教學組織形式,將技術動作與素質教學進行串聯,從而改善現代教學不充分的問題。
(三)籃球教學目標設定方面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中籃球是非籃球專業學生的選修科目,在選擇過程中因為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兩方面因素使其抱有不同的目的和興趣。例如,有的學生是為了強身健體;有的學生是因為熱愛這項運動,希望能從學習當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還有的學生是希望通過團隊運動的方式認識更多的人,加強自己的溝通能力,等等。由此可見,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籃球的目的已經變得多元化,這就對新時期的籃球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從高職院校學生的現狀來看,其目標的設定要針對學生的不同目的和不同層次,學生對籃球的認識不一致,水平和技能也參差不齊,身體素質的差距也比較大,然而傳統教學中忽略了這些差異性的問題,進行教學一刀切,缺乏針對性,使身體素質較好且技能較為全面的學生在學習中沒能充分發揮水平,而技能較差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又跟不上節奏。因此,教學中應當進行分類教學逐步統一,才能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
二、教學對策分析
為了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需要,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應當培養學生具有豐富的職業知識、專業的職業技能以及良好的品行。因此決定了高職院校新時期籃球教學應當具有多元化的培養路徑,以明確改革實踐的目的,制定有效的課程教學重點內容。
(一)根據學生思維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
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發達,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大多數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追求個性和自我表現。然而在身體素質方面則存在體質差、協調性不足等問題,在心理素質方面缺乏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籃球教學應針對學生的思維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措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比賽表現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提高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二)實現輔具、籃球和教師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中配合器材場地的運用營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在教導籃球知識中向學生傳導籃球精神。同時,教師應以身作則,通過表里如一的言行為學生做榜樣,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亦師亦友關系,換取學生信任,以更好地展開籃球教學。通過各方面的有機結合來培養學生運動協調性、塑造性格并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三)抓重點提高籃球技術水平
籃球技術的培養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和練習的過程,然而高職院校通常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時間有限,因此找到規律抓住重點使學生盡快掌握各項技能是有效提高籃球技術水平的方式。例如,圍繞運球、傳球和投球進行專門聯系,在運球方面著重培養學生控球能力,在傳球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對技術進行重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如兩手拋接球、胯下繞“8”字、交換手運球、雙手傳、單手傳、勾手傳、胸前傳和背后傳,弧線球、直線球、反彈球等。在投球方面著重培養學生準確度,通過不斷的訓練來培養學生的球感。專門化的重點教學方式能夠集中訓練學生的主要技能且增強技術的實用性和趣味性。
(四)理論聯系實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以籃球專業理論為基礎,結合實戰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籃球知識的學習又能促進學生很好地運用知識。例如,單手肩上投籃,除講解籃球知識,還可以向學生講解籃球的行經路線,配合物理知識來幫助學生了解投籃應該掌握哪些技巧,以及這些技巧對于投籃用力方向、飛行弧度、旋轉角度以及命中率的影響。在實戰教學中要兼顧培養團隊合作戰略,因為籃球是集體運動,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例如攻防戰術就需要籃球隊員能夠融合運用并且實現攻防的相互轉換。
(五)培養學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如果一味地被老師管理會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主要從組織溝通、帶領班級、分析解決問題等方面來進行。通過班委制度為體育教學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大家一起討論解決。例如將大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確定一名組長,在日常學習中由組長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進行日常訓練,并且實施輪換制度,每隔一段時間換一任組長,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自我管理的過程當中。以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作為一個局內人不僅只考慮自己的學習問題也考慮到他人的學習問題,并且大家能一起發揮能動性共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習興趣,培養綜合素質。
三、結論
新時期高職院校的籃球教學改革應當從新時代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出發,豐富教學內容,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技術教學中抓重點,結合理論與實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籃球運動注重練習,合理組合教學內容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時利用自主管理的教學手段能夠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在多元化的培養手段當中,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學習目的和基礎的不同為其設計不同層級的課程,對于其最終的學習評價不能像以前一樣千篇一律,以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不良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促進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為指導原則,以取得進步和鍛煉效果為教學目標,從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來進行教學設計。總而言之,新時期高職院校的籃球教育改革應當從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主體的重新定位、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組合、教學目標的綜合考量以及教學評估的全面化等方面入手,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使籃球成為學生熱愛的運動,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為祖國未來的體育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徐伯永.高職院校籃球教學存在的幾點問題初探[J].內江科技,2013(5)
[2]李海富.關于河南省內部分高職院校籃球教學改革的探析[J].魅力中國,2013(18)
[3]羅佳.高職教育改革之我見——籃球項目[J].當代體育科技,2013(18)
[4]石磊.探究高職院校籃球有效教學方法[J].知識經濟,2010(12)
[5]趙鐘華.高職職業實用性籃球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與開發研究[J].考試周刊,2010(29)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