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楠 閆秀榮 宋春光
[摘 要] 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國家越來越注重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社科獎全國市場營銷大賽則為大學生提供了競爭和實踐的平臺。通過參加大賽,學生的多渠道學習能力、營銷綜合能力、雙創能力都會得到提高。而傳統課堂教學存在實習時缺少合作企業,教學缺乏實戰性,創新創業意識不明確,評定標準不統一。對此,應鼓勵人人參與實戰銷售,努力提高師生的實戰能力,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 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F270 [文獻標識碼] B
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實踐性特別強的專業,通過實踐可以增加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而社科獎全國市場營銷大賽簡介作為一個難得的機遇與挑戰,給大學生提供了競爭和實踐的平臺。高等院校作為培養和輸送人才的主要載體,應該更加注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通過實踐渠道鞏固知識,創新創業。
一、社科獎全國市場營銷大賽與“雙創”的聯系
1.社科獎全國市場營銷大賽簡介(以下簡稱大賽)
大賽起源于美國,2008年引入中國,由社科院、中國市場學會和教育部考試中心聯合主辦,迄今為止已舉辦六屆。大賽共分為四個環節,即品牌創意、實踐銷售、網絡營銷和營銷策劃。參賽團隊有3-5人組成需要完成各個環節方有機會進入到最終的決賽階段。大賽自舉辦以來,累計參賽師生超過10萬人次,參賽院校超過3000所,已成為全國高校營銷學科典型賽事。
2.雙創理念內涵
2012年3月,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校企合作、學科競賽、綜合評價體系及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等方面推進雙創的實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3.二者之間的聯系
2015年,我國應屆畢業生將達到749萬,這將是幾年以來就業形勢尤為嚴峻的一年。新的形勢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加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戰略性問題,如何有效的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也是當下教師對傳統教育模式改革的反思。有了前六屆營銷大賽的基礎,很好的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再加上即將開賽的第七屆大賽發起了“全國高校創客聯盟”的新主張,更為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平臺。
二、大賽對學生能力的提高
根據2014年市場營銷大賽參賽數據得知,在一年的比賽時間里,能夠堅持完成比賽四個項目的團隊為數不多。通過指導歷屆比賽,我發現能夠堅持下來獲獎的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他們的能力:
1.多渠道學習能力
在課堂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接收知識的途徑一般僅限于老師講授。而對于參賽學生來說,由于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習的主動性也大大增加。他們明顯感覺書本知識不夠用,于是這些學生跑圖書館、購買專業書籍、通過網絡查找資料、走訪企業、參加講座和論壇以及通過社交媒體和全國的參賽同學交流互動等。
2.營銷綜合能力
營銷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在實踐中由于市場環境不確定,產品不同,消費者存在喜好偏差,所以對從業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要求也很高。大賽要求學生具備營銷分析和策劃技術、網站建設推廣技術、文字表達、視頻、PPT制作技術、商務談判以及和客戶溝通、演講技術等。
3.雙創能力的提高
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接觸到了原來從未接觸的商業環境,對于他們來說既新鮮又充滿魅力。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體會到勞動的碩果,有所收獲,甚至很多學生把他作為自己創業的一個契機,有了創業的第一桶金,有了企業廣闊的人脈平臺,對市場的洞察力也更加透徹。而創新能力的提高則體現在學生在實際銷售的過程中總是想方設法的別出心裁,想一些其他隊員或者其他商家尚未使用的促銷手段,很多時候讓人耳目一新,還有個別學生會在產品設計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有的已被企業采納。
二、傳統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營銷大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各項能力,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卻很難提高學生這些方面的能力,即使所有改進也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就是傳統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問題:
1.實習實訓很難找到企業對接,缺少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組織保障
在校大學生實習的主要地方是超市、飯店這類場所,學生多數充當的是廉價的勞動力,很難接觸到企業的核心管理,學生也只能是以旁觀者的角色去觀察和領悟。而企業也因為學生的不穩定性,不愿意招聘學生到其公司工作。這些原因都導致學校與企業對接不好。
2.營銷實踐教學缺乏實戰性
營銷專業的很多實訓主要是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軟件模擬和對抗、參觀訪問等形式完成,學生有興趣但是始終不能投身實戰,總是坐在教室里去探討別人的事情,長時間下來,學生積極性備受打擊,缺乏主動參與性,介入程度非常低。而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僅是學生體會不到實戰的挑戰和樂趣,就連很多老師也是紙上談兵,不懂實踐。
3.創新創業意識不明確,評定標準不統一
近幾年,盡管很多高校把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作為自己的培養目標,但是大部分的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口號,并沒有真正付出實踐行動,而學生也未真正意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在眾多活動中敷衍了事。有的即使付出了實踐行動,也因為無法確定評分標準而擱淺,實施困難。實踐環節不確定,學生參與程度不一樣,每個高校的激勵機制和管理辦法也不盡相同,致使我們沒有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
四、基于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改革措施
有了營銷大賽這個實踐的平臺,讓實踐教學,培養雙創型人才更加有的放矢。根據以往比賽經驗,結合實踐教學情況,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endprint
1.實戰銷售鼓勵人人參與
通過參加比賽,我們意識到了實踐環節對學生的重要影響。而實踐環節參加的也不應該僅僅是學生,或者說一部分學生,應該是全體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的過程。小到一個班級的管理,大到一個企業的管理,都必須置身實際,才能更好的了解內部的運作。所以無論是老師也好,學生也罷沒有,不在真實的環境中實戰,就等于紙上談兵。
2.加強市場營銷專業“雙師型”師資建設,努力提高師生的實戰能力
教師在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引導作用,為了彌補部分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高校應該加強市場營銷專業“雙師型”師資建設,采取“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一方面讓專業老師在鞏固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多參加全國性的賽事,權威的資格認證考試等。另一方面,是將現有專業教師送到企業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通過校企合作,讓老師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己。而教師又可以將自己的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讓學生了解目前市場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畢業后自己創業打下基礎。
3.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
我們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平價體系,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有制度保障,激勵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有的學校鼓勵大學生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并且取得一定成果,以及參加各類比賽、社團活動獲得成績均可獲得相應學分,但是對于學生的一些創新創業活動支持不夠,甚至為了課堂教學而放棄創新創業的行動,學校沒有一種有效的辦法讓其兼顧,這也是我們以后需要投入和改進的地方。
五、結語
大賽讓我們實戰,大賽的成績也得益于我們實戰之后對課堂教學的調整,一路走過來,老師和孩子們共同成長,不斷歷練自己,把實戰經驗更多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實踐創業創新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讓課堂更加多彩。
[參 考 文 獻]
[1]宋建偉,曹然彬,包玉花.“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2013(9)
[2]葛敏,陳曉平.“地方高校“雙創”經管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價值工程,2012(32)
[3]胡月英.市場營銷本科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1(26)
[4]畢叢娣.“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職業時空,2014(6)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