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凌飛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任務,這對于景觀規劃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掌握景觀規劃的專業知識,并提高其實際運用能力,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從當前景觀規劃設計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著手,就如何改進教學提出建設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景觀規劃設計 ? ?問題 ? ?改進對策
一、前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這不僅要求對現有的自然生態加以保護,更要求對城市景觀、人文景觀進行規劃設計時加入生態要素,強化全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在未來,景觀規劃設計工作的重要性將不斷強化,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將不斷提高。因此,研究如何改進景觀規劃設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景觀設計的原理、步驟和方法,并靈活運用于宏觀和微觀層面的設計實踐中去,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當前景觀規劃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依據教學大綱,景觀規劃設計專業應當包含五大知識模塊,即公園規劃設計、居住區景觀規劃、道路廣場景觀規劃、景觀建筑和園林植物。筆者曾對學生進行過一次課程滿意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如下:學生對于課程進度安排的整體認可度較高;對教學內容的設置順序滿意度則低至不足五成,對各模塊專業知識與個人未來職業生涯規劃的聯系作用認可度高低不一,特別是一些理論性較強,實踐內容不多且案例教學較少的理論知識,學生掌握程度較低,滿意度亦較低;同時也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受調查對象認為課堂氛圍較為生硬,師生間互動不足,并希望加大實踐教學內容的比重。
由此可見,景觀規劃設計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教學內容和知識結構需要再調整、再細化,未能跟進社會發展的最新趨勢,及時調整教學內容,進而使得學生對于當下課程內容的學習意義產生了質疑;二是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課堂氛圍不夠濃厚,師生互動不足,教學方法僵化;三是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組織的不夠,學生未能熟練掌握將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關鍵技巧。
三、改進對策
(一)完善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
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調整內部和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更加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客觀規律。結合該學科的最新發展和教學大綱充實新知識點,并對一些沒有實際意義和較老的內容進行刪減,使學生能及時了解該學科的最近發展狀況,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同時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案例相結合,使學生牢固掌握各部分內容。
(二)靈活應用并創新教學方式
一是靈活應用案例式教學。景觀規劃設計課必須通過具體案例的講解,學生才能對景觀規劃的設計過程和設計要點有更直觀的認識,理論知識才得以體現。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一方面應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使學生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案例來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而不是空泛地反復強調;另一方面,完善案例教學的過程,由“簡述—分析—評價—總結”四個部分組成,對案例的分析要深入、細致,案例簡述以教師為主,案例的分析、評價以學生為主,總結部分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完成,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開放性和批判性的思維習慣。
二是結合學生特點,改變教學模式。改變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由教師布置一個主題,將學生分成小組,課下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課上圍繞主題各組發言,提出各自的觀點,并展開分析和證明,發言結束后,教師和學生予以評價。這種學生講、教師聽的模式,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在資料搜集、整理、發言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機制,準備認真、發言好的學生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對學生能起到鞭策和激勵作用。
三是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教學過程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過程,必須由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目前往往是教師在唱“獨角戲”,教學效果令人不滿意。加強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是改善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除了采用啟發式、提問式等教學方法以外,還應根據青少年的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將教學變為相互平等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鼓勵學生課上可以隨時提出問題,針對問題進行討論甚至辯論,還可以播放學生感興趣的影音文件等,多渠道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在交流中獲取知識,使教師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目前,學生實踐動手、設計能力相對較差,為保證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具備獨立設計的能力,應設置足夠學時的課程設計周,并以實際項目為依托,到實際的項目地點進行實地調查,并加以分析,得出設計思路,使學生真正地進入角色。教師應認真指導,提示學生應考慮的問題、幫助整理設計思路、分析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切實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用理論來指導實踐,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此外,應增加外出實習、調研的機會,在教師的指導下,布置調研任務,用專業的眼光親自感受和體會景觀規劃的真實性和重要性,開拓學生視野。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景觀設計:專業學科與教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劉濱誼.現代景觀規劃設計(第2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241-245.
[3]劉濱誼.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的重大轉變和對策[J].中國園林,2001(1):7-10.
[4]楊虹.景觀教育的發展與創新——2005國際景觀教育大會論文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388-391.
[5]張艷明,馬永俊,章明卓.城市規劃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2):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