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萬玉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效性;
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22—0064—0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是以生為本的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教學。下面,筆者結合實踐就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談幾點拙見。
一、教法要新,要因材施教
1. 首先,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從當代高中生思想、心理及其知識構成等特點出發,采用當代高中生喜聞樂見的淺入深出、循序漸進的案例式、啟發式、參與式、疏導式、辯論式等雙向互動式教學方法。在政治理論的教學中要特別注重邏輯上的思考和推證,盡量避免簡單的事物羅列,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理論進行內在邏輯的思辨,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理論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思考和交流, 啟發他們去觀察思考。其次,在教學中要體現出鮮明的時代性,切實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思想,結合國內外政治形勢和黨在各個具體時期的方針、政策進行講課,切實關注當代普遍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教學。
2. 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鮮明、感染力強,能把抽象的概念變形象,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整個學習過程顯得較為開放、自由和相對寬松,能增加課堂容量,豐富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思考。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適時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在講授法律知識時,課堂教學中必然要用到案例分析法。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讓學生閱讀教材上僅有的一些案例,或者是教師念給學生聽,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不僅可以用VCR的形式再現央視《今日說法》有關合適的案例,教師還可以把自己搜集的一些案例以幻燈片的形式給學生直觀地展示出來,能有效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法要活,要學貴有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多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即著力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帶著問題去參加社會實踐,通過自主或合作進行調查研究,讓學生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的互動式學習中,將“聽、說、讀、想、議、寫、用”有機地結合起來,啟發學生自主地、主動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之中理解和感受理論知識,活學活用,經過思考、判斷、歸納,使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并把它內化成為自身的認知和感悟,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如,2015年我省思想政治高考試卷中考察了學生對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0月文藝座談會講話、行政審批改革、司法體制改革、宗教政策等近年來的時政熱點問題,這就要求學生既要關注時政及社會經濟、生活熱點,又要透過現象思考本質,有所思考、有所探究、有所發現、有所積累,這種以“設疑→自學→調查→交流→解疑→自我總結”為模式的探究式學習方法,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自我學習和增強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
三、師資要強,要與時俱進
社會理論層面新課題的不斷提出和當代高中生思想的日趨復雜、多樣,客觀上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首先,必須要有過硬的學術水平。思想政治教學的實效性,必須靠“以理服人”來實現,不僅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且要做到“言之有據”。沒有科研做支撐,教學不可能達到一種高水平、高層次。因此,學校必須要更進一步加強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科研的重視程度和師資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政治課教師教育教學的科研含量,造就一支又精又專的學習型教師隊伍。其次,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要逐步樹立“教育走向生本”的理念,以對高中生高度關懷的精神,去了解高中生的不同需要、不同發展現狀,并且在與高中生的雙向交流中不斷加深這種了解。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創設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促使他們心智發展,促進他們實現更高層次上的自我建構,從而不斷凸現高中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實效。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