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靜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給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發揮的空間,將教學活動圍繞小學生為主來展開,教師作為輔助者。因此,教師要運用好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方式,將以前教師提問,點名學生來回答的被動教學方式,轉變為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能夠主動提出問題的方式。通過教師的分析和指導作用,讓小學生可以開展激烈的討論,積極地調動思維,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上運用適合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是必須要得到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為教育改革的順利實施做出自己的努力。
關鍵詞:課堂教學 問題意識 自主學習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給學生的主體作用以發揮的空間,將教學活動圍繞小學生為主來展開,教師作為輔助者。因此,教師要運用好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方式,將以前教師提問、點名學生來回答的被動教學方式,轉變為鼓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能夠主動提出問題的方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課堂教學上運用適合的方法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意識是必須要得到重視和解決的問題,為教育改革的順利實施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學生課堂主動提問的現狀
伴隨新課標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已經非常注重對于提高小學生提問和回答問題的自主性和主動參與性的相關問題,但是如何引導是個關鍵。目前課堂上的積極引導學生主動發問的一些方式方法還顯得有些略顯機械,并不能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體現出優勢所在。因此,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鼓勵學生主動提問、積極參與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成功的關鍵。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中,大多都是教師提問,學生不會提問,甚至是畏于教師的權威不敢提問。
一般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都會在課前就把提問預先設好,由教師在適宜的時間提出、學生回答、教師點評等環節,基本沒有給予小學生以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機會,學生心里到底怎么想的?持有什么觀點?尤其是與教師不同的觀點根本沒辦法表達出來。單單從教師最基礎的職能——傳道解惑方面來看,都沒能完成,學生內心存在的疑惑根本沒有得到解答,因此新課程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改革形同虛設。
雖然新課改已經提出了很長時間,但是很多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并沒有什么變化,“換湯不換藥”,教師還是用以前的套路教學,還是霸占著課堂,并沒有轉換自己的身份,依然高高在上。這就造成小學生由于心理作用,不敢主動回答問題,更不敢主動提出問題,這就造成小學生即使對新知識沒聽明白,也不敢問,從而影響了新知的掌握。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的學難以實現。
二、激發學生積極提問的方法
巧妙的提問不僅能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課文內容﹑檢查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能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課堂上來,提高聽課效率。筆者談一談語文課堂教學提問設計的一些技巧。
(一)引導學生提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新課標提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能夠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但是依然有教師還是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提問,沒有意識到學生的主動提問有哪些優勢。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的45分鐘內,幾乎都是自己滔滔不絕地講了30分鐘,不給學生的思考和發言留出時間,更不用提學生主動提問的時間了。為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心學生的思維動態,把握時機,利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敢于把自己存在疑問的地方提出問題。通過這樣的過程,教師才能掌握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聽課情況、對新知的接受情況,有利于教師針對問題存在的知識點,再次加強教學和輔導。由于教師能夠積極地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提問,會使學生把自己的疑問表達出來,并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問題最終解決。
(二)激發提問
小學生的年齡正處于爭強好勝的階段,教師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讓他們能夠主動提問。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每一個學生的心理變化,對那些總是主動舉手、主動提問的學生多多給予表揚,進而提高全體學生主動提問的興趣。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一定要多多將關注點放在一些性格內向、不愿意主動舉手的學生身上,采取激發式教育方式,抓住小學生心理激發其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師生間的互動。
(三)疏導提問
在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的同時,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停留在學生只是提出問題的情況下,而是要針對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進行分析和點評,特別是對一些學生的錯誤認識和理解,更要盡快地進行調整,使其回歸到正確的路線上來。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問。
總之,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巧妙,在課文閱讀教學中能減少無效、無謂、無用的提問,節省出一定量的課堂教學時間,能形成學生長時間的深層次的課堂學習活動,因而使課堂顯得生動活潑。課上看似隨機應變,實際上功夫在“課堂”外。它要求教師既備教材、教法,又要備學生,是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按照教學規律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結果。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只能使教師的教育目標和任務得到實現和完成,但是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才是課堂教學的最主要目的,學生正是由于對知識和理論的存疑才會產生提問的欲望,想把自己的觀點呈現出來,提問也能夠促進教師發現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樂于提出問題,這樣的課堂才能夠推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劉圣良.在“互動式”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J].黑龍江教育,2014(11).
[2]劉曉榮.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J].學周刊,2012(4).
[3]李茂森,汪紅梅.學生作為課堂提問主體的實證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4(4).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