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彬
摘 要:生活化教學對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有著顯著的效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本文將結合實際,對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進行闡述,并提出科學有效的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1-094-01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應從初中學生現有的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親自體會把現實問題如何通過大腦總結出數學規律,然后再回到現實中去解釋更多的生活現象,并在恰當的時候能夠應用這些知識,通過這種引導,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讓他們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數學教學應加強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練習,努力拓展學生視野,開發學生思維能力,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讓生活走進課堂,讓學生切身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以下是本文對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數學計算本身就是一個生活化的過程。學生在課堂上、課下作業上遇到的數學題其本身就是一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專家在編寫教材的時候!也是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從實際出發,其目的一是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有實際生活這個表象來支持。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得多,二是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的實際用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生活中,學生只要用心留意就會驚喜地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學會數學的關鍵是領會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教師應引導學生試著把課堂帶到生活,在生活中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讓學生把已掌握的帶到生活中,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是數學的最終目的。這樣從實際問題出發,讓學生學得有勁、學得有味;
3、數學真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生活上。數學重要的價值在于能夠幫助人們面對生活中的雜亂無章的大量數據時,不著慌、不忙亂,靜下心來理解這里面的內在關系。生活中處處可以體現出數學的魅力,人們能把課堂上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這讓數學知識得以著地生根、發芽,并得以創新和發展。
由此可見,初中數學知識的魅力在于生活化,讓課堂知識融入生活,把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提煉出來,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有樹立學生正確的數學應用觀的意識,想方設法讓學生了解并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和思路,逐漸讓他們形成用科學的習慣去思維,慢慢形成自覺、主動地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
1、創設生活化情境。數學情境,是指與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有關的情境,也是數學知識產生的背景。從教育心理學角度來講,學習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越發接近,就越容易激發學生的自覺性和自主性,促使學生主動接納知識。因此,教師要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建立教學活動,創設以學生生活為背景的問題情境,鼓勵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思考、交流、操作,使學生在不斷反思和思維的過程中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教學內容的大眾化,將知識以生活化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親切感。
2、強化動手操作。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的厭煩心理,讓學生一看到數學題就頭疼不已。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非常不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也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密切聯系生活實際,采用趣味性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成果。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軸對稱圖形的實例,并將其展示在課堂上,有的學生收集到了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有的學生收集到了樹木倒映在水中的風景畫,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圖片從中間對折,看看兩邊是否完全重合,然后讓學生找到圖畫的中線,并要求學生從教材中找出這條中線的名字叫什么,由此引出“對稱軸”的相關概念,通過動手實踐操作的方式,不但活躍了課堂氛圍,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3、強化數學知識在生活問題中的應用。在教學初中數學時,教師需要緊密聯系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活潑好動的初中生多設計一些與數學有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和創新,積極進行思考和探索,開拓學生思維,為他們留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鼓勵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培養他們積極參與,勇于實踐的良好習慣。比如在學習完直角
三角形的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究臺風預測!河寬和山高測量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實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教師還可以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現象,讓學生用數學語言加以描述,如在教學完圓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圓形物品,像鍋蓋、盆底等,讓學生討論為什么車輪必須是圓的,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用學到的知識解
決實際生活問題,逐漸用數學頭腦去發現、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完初步統計知識后,可以讓學生自我評估一下自己的考試浮動情況,讓學生利用分圓周知識來制作五角星,在進行完“垂線距離最短”的學習后,在體育課上檢測自己跳遠的情況等等,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培養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課堂教學不是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唯一途徑,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用數學的頭腦用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學生能把學習到的知識!技能!經驗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做到學以致用,真正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的有用性,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李守忠.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應用探討[J].赤子.2015(6):278.
[2] 呂云霞.淺談如何讓初中數學生活化[J].學周刊.2013(12):185.
[3] 屈鵬飛.初中數學生活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4] 杜智瑞.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意義與實踐及其反思[D].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