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 張成林
【摘 要】為適應學前教育教學改革發展要求,以全納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師資隊伍、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學生情況等方面對轉型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進行調適。
【關鍵詞】全納教育 學前教育專業 教學改革 轉型高校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064-03
一、全納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作為一種教育思潮,全納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召開了《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會》,首次提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全納教育。2005年發布的《全納教育指南:確保全民教育的通路》指出:全納教育是通過增加學習、文化和社區參與,減少教育系統內外的排斥,應對所有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并對其做出反應的過程。以覆蓋所有適齡兒童為共識,以常規體制負責教育所有兒童為信念。全納教育涉及教育內容、教育途徑、教育結構和教育戰略的變革和調整。2008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了主題為“全納教育:未來之路(Inclusive Education: the Way of the Future)”的第四十八屆國際教育大會。此次會議就是希望國際教育系統能夠認識到現存社會和教育體制仍存在多種形式的排斥現象,最為重要的是應從長遠角度觀察與反思,進行切實變革,制定與實施新政策,從而建立全納社會,實現全民教育目標及終身教育。
近年來,發展學前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迎來了發展的契機。高校肩負著學前教育優秀師資培養的重任,學前教育的發展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辦學質量密不可分。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趨勢,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全納教育的興起與發展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借鑒。
二、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現狀分析
(一)師資隊伍。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教育系現開設學前教育專業,分本科、專科、中職三個層次,并設有學前教育函授專科、教育學函授本科專業,承擔全校師范生教育學、心理學等教師教育課程教學任務,同時肩負幼兒園園長培訓,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心理健康B、C證培訓等。現有專職教師10人,學歷結構方面,教師全部都是本科畢業,2人碩士畢業,3人讀研究生班結業,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4人,2人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生;學緣結構方面,教師分別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職稱結構方面,副教授1人,高級講師5人,中級講師3人,助理講師1人;年齡結構方面,50歲以上2人,40~50歲6人,30歲以下2人。專業兼職教師若干,長期承擔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
(二)課程設置。依據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學前教育專業的不同層次,課程設置分別如下:
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中外學前教育史、學前教育科研方法、音樂基礎、鋼琴基礎、美術基礎、舞蹈基礎、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數學教育等。
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心理學、普通教育學、幼兒教育研究方法、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音樂、 幼兒舞蹈、幼兒園教育管理學、鋼琴、電子琴、幼兒美術、兒童文學、教育實習、中外學前語言史、教學技能訓練等。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鋼琴、音樂、舞蹈、美術、手工、電子琴、幼兒衛生學、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音樂教學法、語言教法、計算教法、常識教法、口語訓練等。
函授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有普通教育學、普通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史、幼兒園教育管理學、家庭教育學、幼兒語言教育、幼兒數學教育、幼兒體育教育、幼兒常識教育、幼兒音樂教育、幼兒美術教育、應用寫作、兒童文學、學前衛生學等。
(三)課堂教學。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開設的本科、專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一年級以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為主,二、三、四年級以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技能訓練課為主。縱觀全日制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其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以教材為授課依據,輔以多媒體課件展示。就上課規模而言,人數范圍一般在三十到一百多人,有些公共課需要不同專業合班上課,人數較多一些,專業技能課需要單獨授課,實施小班教學。函授專科學前教育專業更多地采用課堂教學,教師講解課程,引導學員進行專業學習。
(四)學生情況。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開設的本科、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自參加高考的高中畢業生,文化基本功較為扎實。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自初中畢業畢業,具備相應的文化基礎,有一定的藝術技能基礎。函授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大都來自幼兒園的在職教師,利用節假日時間到校學習。學前教育專業的具有自身特殊性,對于學生的要求較高,除了必要的文化知識的學習,還要進行藝術技能訓練,學生兩方面的知識技能都要得到提高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學前教師。
三、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結構失調,人才短缺。教學任務多,師資缺乏失調嚴重。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教育系的10位教師要承擔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專科、中職三個層次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肩負起全校師范生教育學,心理學等教師教育課程,韶關市幼兒園園長培訓,韶關市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韶關市中小學心理健康B、C證培訓,函授課程等教學工作。
學歷職稱層次低,年齡分布不盡合理。專職教師10人中沒有博士研究生,2人碩士研究生,高層次高學歷人才嚴重不足,專門從事學前教育的師資少之又少。職稱分布偏低,具有高級職稱的人數偏少,沒有具有教授職稱的教師,對于舉辦學前本科專業的高校來說可謂高級人才匱乏。年齡分布不盡合理,中青年教師偏少,學術梯隊建設存在后續問題。
(二)課程設置不盡合理。總體來講,不同層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偏重文化知識傳授,輕視專業技能的訓練,課程設置與幼兒園實際需要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現象。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有近2/3屬于文化課程,文化課程比重偏大,專業技能、實踐類課程偏少,這樣會造成學生發展的不均衡,給學生就業造成無形的不利影響。在已經開設的課程中,不同課程之間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重疊,比如普通教育學與學前教育、普通心理學與學前心理學等。本科與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區分度較少,不同層次的專業定位模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程相對較多,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文化知識的學習,忽視了文化素養習慣的養成。函授學前教育專業更多地側重于課程知識的講解與傳授,理論課程過多,脫離幼兒園教師的實際工作需求。
(三)課堂教學模式僵化。在一年級剛入學時主要開設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和專業知識的積累,后期開設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技能訓練課。這樣的課程安排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不同時期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課堂講解、知識灌輸為主,這種傳授式的教學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在規模較大的班級,教師課堂授課難以顧及每一位同學的發展特點,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開展,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同一門課程需要在不同年級、班級開設,一些老師課堂教學采用“不變應萬變”的模式,面對不同的知識和成長背景的學生,教學效果也會有所不同。除課堂學習外,自主學習的時間明顯不足,課堂教學的實踐環節比例過少,不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與提高。函授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課堂教學要很好顧及學員的知識背景和現實需要,與全日制學生同等對待,課堂教學存在不少突出問題。
(四)學生主體地位忽視。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同時開設本科、專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和氛圍的家庭,不同層次(本科、專科、中職)的學生文化基礎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關注的對象和興趣點也有所不同。這就給學校開展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改革帶來了不少難度,怎樣顧及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是改革過程中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面對的難題是文化知識學習與藝術技能訓練,怎樣針對自身的優缺點均衡和取舍二者,也是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客觀問題。
四、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均衡師資結構,引進高層次人才。全納教育的立足點是集體,解決的方法是合作,全納教育培養未來人的一個價值目標就是注重集體和合作,學校也要以全納教育理念為指導解決當前面對的諸多困難。教學任務多,師資缺乏失調問題較為嚴重,學校應當在新進教師時優化考慮學前教育專業的需求,適當增加引進名額。學校在開展教學改革時可以考慮把繁重的教學任務分解到位,安排合理。面對學歷職稱層次低、年齡分布不盡合理的現狀,要采取措施引進高層次高學歷人才,提高教師待遇,提升學校的吸引力,鼓勵校內中青年教師提高學歷,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增加在職進修學習機會,加強與外校聯系,聘請教學質量高的教師來校授課交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專業的學術氛圍,鼓勵教師申報課題和學術研究,盡快完善學術梯隊建設和職稱布局。
(二)優化設置課程,培養合格人才。全納教育的課程觀認為,我們的教育原則應該是向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教育,接受普通課程,而不是不同的課程;如果學生有特殊的需求,就應該提供額外的幫助和支持。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不同層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課程具有共性,也有區別。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應側重于文化藝術修養,專業的研究能力培養,同時為進一步的深造做準備;專科、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應側重于專業基本功的訓練,為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做準備。結合當前幼兒園發展的實際需要,開設一些接軌課程,增強學生的工作適應能力,適當聘請幼兒園優秀教師或院長來校授課,豐富課程的針對性。依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特點設置課程,因材施教,均衡文化課程與技能課程的比例。
(三)發展學生主體地位,豐富課堂教學。全納教育主張教師和學生都是課堂教學教學的主體,都應積極參與和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去。全納教育反對任何學生被排斥在教學過程之外,主張學校要努力促進所有學生的積極參與。當前傳統課堂教學存在許多弊端,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共建融洽師生關系,因此,課堂教學規模不宜過大,在可行條件下可以開展小班教學。改變現有教學過程,任務驅動促使課程知識的有效傳遞,建立和完善網絡課程,增加課程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一些自由支配的學習時間。函授專科學前教育專業的課堂教學要更多地顧及學員的知識背景和現實需要,與全日制學生有區別地對待,課堂教學也應靈活多樣。
(下轉第90頁)
(上接第65頁)
(四)以學生為改革中心,個性化和差異化培養。全納教育主張學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即不僅要有平等的入學機會,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的不同需求。全納教育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全納教育強調不論學生的情況,以一種全納、包容的理念教育學生。針對不同層次(本科、專科、中職)的學生要依據其特點分類進行引導,本專科與中職學生基礎明顯不一樣,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時要有明顯的側重,本科、專科生都來源于高中畢業生,文化基礎相近,學制的不同,本科四年、專科三年,具體的每一個學年的要求也不應完全一樣。
【參考文獻】
[1]周滿生.全納教育:概念及主要議題[J].教育研究,2008(7)
[2]第48屆國際教育大會在日內瓦開幕[EB/OL].(2008-11-25)[2015-01-12].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11/25/content_10411346.htm
[3]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2014年招生簡章[EB/OL].(2008-03-14).http://www.szsf.com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東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20130301067);韶關學院第十五批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SYJY20141546);2013年度韶關學院科研項目
【作者簡介】楊 翠(1985- ),女,河南安陽人,韶關學院韶州師范分院講師,碩士;張成林(1984- ),男,河南商丘人,韶州師范分院教育系講師,碩士。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