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洪梅 孫兵 侯加軍 孫作磊
[摘要]主設備檢修期間,電網運行方式薄弱,給電網運行帶來潛在的威脅。若運行設備故障,極易造成設備過負荷跳閘、全站停電、主設備損壞等惡性電網事故,危及電網安全,影響重要用戶的可靠供電。綜合分析電網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及存在的風險,科學合理安排運行方式,針對電網可能出現的緊急事故制定預控措施,做到隱患早發現、措施早制定、風險早控制,確保預控措施到位、事件處置快速,事后電網穩定。最大程度地預防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減少其造成的影響和損失,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關鍵詞: 主設備檢修 特殊方式 風險分析 預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1引言:電網主設備檢修造成電網非正常方式運行,如變電站單電源、單主變運行,線路、主變間的負荷調整等,給電網運行帶來風險。針對電網結構和實際運行情況,對電網潮流、運行方式、薄弱環節進行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下發風險預警通知,明確責任,督促落實,提高電網緊急事件的有效預防、快速反應和正確處置能力,盡量縮短停電時間,盡快恢復送電,為公司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打下基礎。
2電網運行風險分析
雙電源供電的變電站,一條電源線路檢修,變電站單電源運行,若運行電源線路故障跳閘,造成全站停電;串供變電站電源線路檢修時,串供的兩座變電站均單電源運行,若運行電源線路故障跳閘,則兩座變電站全站停電主供電源線路檢修期間,必須投入備用線路,部分長期備用線路運行狀況較差,且長期不接帶負荷,一旦投入運行,極易發生接頭發熱打火、弓子線斷線、相間短路等故障。
電源線路檢修,變電站運行方式調整,只是負荷的轉移,負荷總額未發生變化、造成部分線路重載運行,特別是為一個變電站主供,同時為另一個變電站備用的線路,在負荷調整后,負荷波動大,供電壓力加大,極易引起線路過負荷或故障跳閘。
主變檢修期間電網運行風險分析;主變檢修期間,變電站單主變運行,若運行主變故障跳閘,則變電站全站停電;主變檢修期間,若主變不滿足N-1,檢修主變負荷調至運行主變供電后,主變過負荷。檢修期間變電站單主變、單電源運行,一旦全站停電,將對高危用戶、重要用戶的經濟和人身安全帶來威脅。帶有并網線的變電站全停,會造成并網電廠與主網解列。
3風險預控措施
科學合理安排運行方式:結合同期負荷情況和近期電網的負荷變化規律,對相關變電站、線路的負荷進行預測、分析、計算。綜合分析主變、電源線路的實際接帶能力,制定負荷限額。科學合理調整電網的運行方式,堅持“先安全,后經濟”的原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兼顧經濟。運行狀況較差的備用線路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負荷控制,長期重載運行的設備,盡量不再增加其供電壓力,以防故障跳閘或設備損壞。加強運行方式調整與保護的配合,根據電網運行方式的調整、設備負荷情況,及時改變保護方式,投切有關安全自動裝置,防止事故狀態下負荷的自動重合、切換、轉移,造成設備過負荷跳閘,擴大事故范圍。合理安排并網電廠和雙電源用戶的運行方式,將造成電廠解列和用戶停電的風險降至最低,提高其供電可靠性。
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建立電網風險預警常態運行機制,完善反事故預案編制、演練、完善、應用工作流程,提高電網運行管理部門對電網運行應急事件的快速反應、正確處置能力;針對檢修期間電網運行中存在的風險和電網的實際運行方式,編制變電站全停、設備過負荷等反事故預案,在全站停電的情況下,通過中低壓母線反供、手拉手等特殊方式,盡快恢復供電;根據設備負荷限額,由設備運行管理單位制定相應的保電方案,方案中明確重要保電線路及事故限電序位,并報調控部門備案;融合相關部門的反事故預案、保電方案,形成詳實完整的應急處置方案,組織事故演練,對事故處理的步驟、人員到位、搶修材料的準備等各環節進行演練;根據演練情況進一步進行反事故預案完善、修訂,提高預案的實效性及可操作性并組織運行人員進行預案培訓。確保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運行人員可以有針對性的到相關部分找到需要的信息,參考相應的應急處理方案,提高事故處理的快速性和準確性,迅速消除事故,盡快恢復供電。
開展設備巡視、消缺工作:加強設備巡視測溫,開展相關變電站、電源線路、新建、改建設備隱患排查,重點對重載線路、變壓器、變電站進線開關、設備接頭溫度等進行特巡和維護,確保檢修期間設備零缺陷運行;對長期備用線路進行集中巡視,了解線路運行狀況及實際承載能力,及時發現和消除存在的設備隱患,提高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做好設備接帶負荷的準備;檢修期間,加強設備的巡視檢查,對重載、運行狀況較差的設備進行現場蹲守,按照設備巡回檢查制,定期巡視檢查,特別注意檢查設備的運行音響和溫度變化,發現異常及時匯報處理。
加強電網運行監控:梳理監控制度規范,細化設備監控巡視職責,提高運行人員的責任意識。對設備運行情況定期巡視檢查,全面掌握電網的運行方式、設備狀態、主設備的負荷、電壓、功率因數等情況,提高電網風險的辨識能力;結合電網存在的風險,針對重載、過載、運行狀況較差的設備,制定風險監測表,進行重點監視。縮短巡視周期,避免造成上傳信息、異常告警遺漏,高度重視數據信號的一些細微變化,并結合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認真的分析、檢查,及時發現事故異常,盡快的隔離故障,消除隱患,防止事故擴大,加劇設備的損害。
下發風險預警通知:通過辦公自動化、應急短信平臺等方式及時發布電網運行風險預警通知,對檢修期間電網存在的風險點、檢修方式安排、反事故預案及風險預控措施告知相關部門,明確運行、檢修、管理等相關單位的預控責任,協助用戶制定相應應急措施。
4結束語
主設備檢修期間,電網特殊方式運行。完善風險預控管理流程,明確管理責任,建立主設備檢修期間電網運行風險預控常態機制。從風險分析、運行方式安排,反事故措施的制定、演練,到預控措施落實,最終實現運行風險的“可控、能控、在控”,切實避免變電站全停等惡性事故,提高電網的安全運行指數,保障檢修期間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