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騫
摘要: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對各種礦物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大量的礦產資源被開挖出來,應用于各個領域。在這些礦產資源為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安全問題和生態破壞問題。加上國家對這塊的監管力度不夠、法律制度不全,各種采礦相關行業管理相當不規范,造成上述問題更加嚴重化。因此對于采礦工程進行規范化的有效管理已經迫在眉睫。
關鍵詞:采購工程 問題分析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 TD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1(c)-0000-00
采礦工程分為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無論是哪種開采方式都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本文針對我國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給出具體的預防措施,希望對相關采礦企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1我國采礦工程存在的問題
1.1體制不全
相對于國外來講,我國的采礦工程起步較晚,國家對行業的相關管理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目前基本是采取的“國家制定、地方監管、企業執行”的狀態。由于行政級別太多,很多采礦企業與部分監管部門存在著隸屬關系,因此在監管的過程中,很多制度根本無法落實下去。許多監管人員也只能睜只眼閉只眼的放任自流。在這種缺乏管理的狀態下, 各種安全措施、開挖計劃、人員保護等都無法落實,造成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1.2技術水平差
(1)行業規范不全,采礦行業在我國屬于新興的行業,很多的技術規范確實或老化,沒有得到更新。很多的規范和教材也是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制定的,對于一些新型的礦山開挖技術沒有有效的講解。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來執行,出現新的情況,經常不知道如何處理,引發事故的發生。
(2)開挖設備落后,目前的開挖設備主要是以鉆機和挖掘機等配合的形式,對于一些較硬的巖層,開挖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機械開挖本身就比較粗獷,很多一些完整的優良款產在開挖過程中會被破壞,造成大量的浪費,同時對開采企業來講,也是經濟和時間上的損失。
1.3人員素質低
采礦工程以技術力量為依托,但是實際操作工作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執行。加上本身風險較大,很多高素質人才不愿意從事此類工作。造成目前在國內,大部分的礦產企業人員知識文化水平比較低,很多都是初中水平,甚至小學多沒有畢業,缺乏基本的安全保護意識和技能,也造成了安全風險的增加。
1.4過度開采造成生態破壞
礦產分散在全國各地,很多區域目前還未被發現。但是部分地區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和集中,一旦被人們發現后,就會有大量的企業過來集中挖掘,造成整個的山體被挖走,甚至是地下大面積的被掏空,引起路面和房屋的塌陷,甚至是人員傷亡。如湖北黃石的大冶,是全國出名的盛產銅礦的地區,其城區邊緣大部分的山體已經被掏空,地下也存在著數百米深的大坑,山體表面植物無法存活,城區經常路面塌陷。如此大量的挖掘,造成地下環境的改變,生態元素的破壞,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問題。
1.5安全事故頻發
采礦工程本身是一個危險性非常高的行業。特別是在地下開采中,深度越深,危險系數越大。最常見的莫過于發生土方坍塌、地下火災、礦物爆炸、滲水泄露、毒氣中毒等。地下光線較暗,隨著開挖深度的延伸,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各種不可預見的危險因素。如果開采人員沒有經過專業化的培訓,沒有強烈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企業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措施,正是基于以上這些原因,導致在我國范圍內采礦安全事故頻發。
2預防以上問題的措施
2.1加強監督管理
一個行業的規范離不開法律的制約,只有從制度上進行完善,才能給該行業的監管提供有力的依據。一方面是開采權限的審批,要求所有的礦山開采必須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完善相關手續。另一方面是開采方案的論證,根據開采地的地質環境,所有危險性比較大的開挖工作,必須預先制定開采方案和應急措施,并經相關專家審查論證通過后,才允許進行。
同時政府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要從經濟建設和生態保護兩方面進行權衡,合理的制定各地域的礦產開挖計劃,切忌一味圖發展,而過量開采,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于全國部分重點的礦產分部區域,其審批權限最好要到國務院進行審批,由國家領導直接把控。
2.2提高技術力量
開挖的效率和安全,是礦產開挖企業的生命。提高技術力量,既可以提高勞動效率,提升企業盈利;同時又可以有效的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首先,礦山開挖企業應該聘請一部分專業的高素質人員,作為技術指導,同時對開采現場進行有效的管理,從技術層面來得到保證。其次,作為長期發展的礦產企業,應該逐步淘汰一些陳舊過時的設備,引進一些國外比較先進的開挖設備,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都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2.3加強人員培訓
礦產開挖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有時候在一個礦井內可能同時有數百人在里面工作,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其后果不堪設想。企業要想長久發展,獲取最大利潤,必須首先保障這些操作人員的安全。
首先在開挖之前,必須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從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對自身的保護。其次要對礦產開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險事件進行明確,告知各種危險因素可能發生的部位、概率。特別是隱患發生之間有哪些預兆和現場,出現此類現象后應該如何處理防止事態的擴大化等。
2.4應急預案和措施的制定
當在山體內部進行礦產挖掘,或地下數百米的位置進行礦物開采的時候,地質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變化。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技術措施操作技能,必須提前做好相應的應急預案。特別是要預留一些逃生通道,并教給工人基本的逃生技巧、預備一部分食物和水源、發放一些安全防護用具等。以備萬一發生安全事故的時候,可以在里面進行自我保護和延長生命,等待外部救援的到來。
3結語
礦產開挖既是經濟建設的需要,也是生態保護的需要。人類要想永久的生存,就必須做好與自然生態的友好相處。企業要想長久的發展,就必須做好安全防護和技術水平的提升。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為我們的美好家園建設作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杜印江. 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 . 科技與企業. 2014(4).2-3
[2]于波 . 采礦工程中的常見問題分析及對策[j] . 科技論壇 .2013(5).18
[3]李俊虎. 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 西部探礦工程,2013,08: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