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城融合不僅是促進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融合發展的有效著力點,也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就業增長,促進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集聚,提高了城市核心競爭力;而城市的發展能吸引新興產業,激活傳統產業,催生現代服務業,不斷推動主導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的作用機理揭示了工業園區“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互動”的發展規律,產城融合是實現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要推動產城融合必須提高園區規劃的前瞻性,將產城融合作為“硬”指標納入園區考核,要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園,建立產城融合標桿園區,發揮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力量,引領園區建設宜業宜居的綠色工業新城。
關鍵詞:產城融合;制約因素;作用機理;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F4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5)12-0029-05
2015年9月18日國土資源部等部委下發的《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產城融合”,單一生產功能的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在符合城鄉規劃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安排建設用地,用以推動相關區域從單一生產功能向城市綜合功能轉型。實踐證明,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是一個良性互動的有機整體。“產城融合”是“產城分離”“產業孤島”“睡城”等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一、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發展典型特征
1.產業規模和效益同步增長但產城融合度低
據統計,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已擁有國家級高新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工業園區近300個(其中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0個,分別為東部102個,中部61個,西部47個),全國各類大小工業園區超過5000個;210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區生產總值69063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479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5645億;財政收入12702億元;稅收收入10932億元;全國各類工業園區從業人員總數超過1.2億,實現了工業規模和社會效益同步增長。①
產業承接地作為產業梯度轉移的載體,主要分布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中,由于積極承接國際或東部產業的梯度轉移,產業得到迅速發展,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產業發展已成為各地方經濟增長的支柱。而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產城分離,產業發展與城鎮化不同步正逐漸成為園區發展升級的障礙。
按照目前學術界通行的產城融合度構成指數及權重進行計算,與東部沿海省份對比,作為產業承接地的中西部的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度普遍偏低。計算結果表明,上海市、浙江省的產城融合度得分分別為0.502276、0.4887427,而作為產業承接地之一的江西省,產城融合度平均得分為0.4482056。②
2.國家級園區產城融合度優于省級園區
課題組調研了部分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并應
收稿日期:2015-09-2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研究”(14BJY082)。
作者簡介:毛小明,男,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昌330031)。
用因子分析法對江西省全省36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度進行了測算和分析,從園區的規模及效益、生活配套及生態環境兩個維度分析產城融合的影響因素,三級評價指標包括園區內或附近快捷酒店的數量,餐館、超市、銀行、醫院的數量,公交車站的數量,小區樓盤的數量,加油站、網吧的數量,幼兒園、小學的數量,文化體育設施等生活配套,園區的生態環境等,測算出江西全省36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度排名和得分。結果發現: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新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排名和得分排在前五位,而這些園區均屬國家級園區;瑞金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分宜工業園區、江西崇仁工業園區、江西橫峰工業園區、江西貴溪工業園區排在后五位,均屬省級園區。可見,國家級園區產城融合度優于省級園區。
3.城市周邊工業園區產城融合度好于遠離城市園區
課題組調研了江西的吉州工業園、吉安高新技術產業園、豐城工業園、樟樹工業園、高安工業園、上高工業園、萬載工業園、袁州工業園等8個工業園區,發現吉州工業園、樟樹工業園、上高工業園產城融合相對較好。如:吉州工業園規劃占地面積11.7平方公里,已開發6平方公里,園區離主城區3公里左右,與新規劃的吉安市樟山新區毗鄰。園區以電子信息、機械制造為主導產業,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185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突破百億元。由于吉州工業園區管委會領導重視,區位優勢明顯,吉州工業園區已有商住(商品房、公租房)、酒店(賓館、餐飲)、商業(大型購物商場、商業街)、醫療(衛生所、醫院)、教育(幼兒園、小學、初中及職業教育)、公交(園區連通主城區、樟山新區)等配套設施,目前已有40%的企業員工居住在園區內。吉州工業園的城市化功能齊全,促進了園區的主導產業發展;而主導產業及第三產業發展又支撐了城市發展,“以產促城、以城興產、產城互動”的局面正在江西吉州工業園區形成。其他5個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相對較差。如:江西萬載工業園的燈飾產業、江西袁州工業園的醫藥產業等均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園區離中心城鎮較遠、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路燈、商業、住宿、餐飲、管網配套等)不完善、園區城市化功能不足,很難吸引周邊縣、鄉鎮勞動力到工業園就業,園區內多數企業開工不足,呈現一種“凄涼”的景象。
二、阻礙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產城融合的主要因素
1.“產業駐滯”延緩了工業園區產城融合進程
產業駐滯是指當工業生產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一定規模時,沒有配套的城市化功能,會對園區工業化功能再放大產生阻礙,產業發展不僅不能加速,還會因城市化功能的缺失產生失速現象。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經過前幾年大規模承接沿海或東部產業轉移,產業規模已大幅度擴張,但與其配套的生活設施發展卻不同步。這種“產業駐滯”已在一些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出現,有些產業承接地工業園區因過度開發其工業生產的功能,而忽視城市化功能的作用,最后成為“產業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