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
摘 要:批發業屬于流通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生產、銷售、消費等諸多環節中經過長期的發展而形成的。現階段我國批發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以銅仁市碧江區為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幾點有效的措施和建議,發展批發業,這對促進消費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批發業;流通經濟;問題;對策分析
我國在2010年大體完成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度,在這個大背景下,流通領域的矛盾不斷出現,尤其是我國批發業方面,例如:批發業市場信息不流通、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因此解決我國批發業出現的問題刻不容緩,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我國批發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我國批發業的發展歷程回顧
1.我國批發業的國有時期
這一時期主要是指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批發業持續健康發展,其體系和商業體系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構建的十分完善。其中商業體系分為一、二、三級別,物資體系中包括棉花、大米等糧食作物的批發,這種壟斷的批發業發展涉及的范圍廣泛,發展的比較齊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我國生產資料的充足。
2.我國批發業的過度時期
自從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傳統的計劃經濟已經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代,因此我國批發業的壟斷時期已經結束,過去傳統的批發業制度已經不符合現代經濟的發展需要,因此要想建立健全一個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批發體系十分困難,進入20世紀末,我國批發業已經進入了全面加速建設的時期,各種私營國營企業都陸續參與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來,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批發業逐漸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建立成大規模的、集成化、專業化的綜合性多元化批發市場,隨著我國私營批發商的大量出現,原有的單一流通格局已經變成了現行的多渠道流通格局,為我國批發業的發展增添了活力。
3.我國批發業的發展時期
自從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的批發業下降的十分顯著,這主要是指國有和集體批發業,與此同時出現了非國有、非集體批發業,而且逐漸占領了社會主義市場的主要份額。我國批發機構的總數不斷增多,充足的批發業數量確保了我國批發業的穩定發展。現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批發業總體已經形成了規模化、制度化、信息化、專業化的模式。
二、銅仁市碧江區批發業的發展歷程
1.改革階段
1949年11月我國貴州省銅仁縣(碧江區)得到了徹底的解放,同年12月建立了銅仁縣人民政府機構,同時也建立了辦事機構。2011年銅仁地區撤地建市,將原來的縣級銅仁市改名了碧江區,直至現在。
2.發展階段
自從銅仁縣自1949年解放至今,經歷了三年的國民經濟調整恢復的階段,1952年銅仁縣成立了國營企業,主要是以工商業品和農產品為主體,飲食業、私營為主體,機構增加到550個。1956年我國進入了合作化高潮,銅仁縣也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對各種批發商進行了合作集體改造,銅仁縣也建立了以國營經濟為主,集體經濟為輔的經濟系統。
3.發展新時期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打破國有、集體一統天下的局面,民營、私有逐漸深入,形成了多渠道、多元化的經濟模式和增長方式,商業貿易和批發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私營批發業已經逐漸超過了集體批發業。
三、我國地區批發業發展現狀—以銅仁市碧江區為例
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逐步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因此我國批發業從市場主體、流通經濟、經營形態、主體性質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批發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商貿流通領域的工商戶規模逐漸擴大,經過多年的發展,銅仁市碧江區的批發業競爭日益激烈,形成了銷售為主體的市場形態。第二,市場系統日趨成熟,具體體現為銅仁市碧江區各類批發市場遍布,例如:藍波灣購物廣場、地王購物廣場、陽光商場、等不同種類、不同規格、不同方面的專業性、多元化的批發市場,鄉鎮對城區的市場互補效果十分明顯。第三,國際化零售業連鎖批發進軍本區,呈現異軍突起的現象,隨著我國加入了WTO,國際零售業批發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中,出現了超市、專賣店、批發城、連鎖店、購物城等新的批發零售形態,這不僅改變了我國傳統的單一批發模式,同時還提高了該去的經濟貿易成交額。例如:銅仁上海華聯超市、天天見、大拇指超市、賓隆、樂購、喜多多超市等,為該地區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第四,批發業市場進入了良性循環的狀態,徹底的擺脫了單一的經濟形態,批發業市場已經由過去的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買方市場,滿足了人們的日常需求。
四、現階段我國批發業存在的不足——以銅仁市碧江區為例
經過流通商業的發展,該地區的批發業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銅仁市碧江區的批發業發展還是明顯落后于其工業、旅游業、服務業、農業的發展,存在諸多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批發業規模較小,主要是私營的低檔次、專業化與品牌化不強的非集體批發業,這種現象會導致其吸引程度不高,因此難以得到長久的發展,不能拉動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第二,批發市場準入標準較低,雖然該地區存在大大小小的批發市場,尤其是西龍水果批發市場以及金灘批發市場,市場管理不規范化、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設備水平較低、各種服務功能匱乏。第三,傳統的批發業占有主導地位,新型批發業發展規模較小,雖然該區的很多連鎖批發超市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相對于總體而言,其占有的市場份額依然較低,相對于大型的門店而言,也只是小型的超市。
五、我國地區行批發業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以銅仁市碧江區為例
1.加強批發行業的管理和領導
建立健全批發市場制度,加強批發市場的管理和領導,這是一項繁瑣而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由此可見,黨和國家,地區發展企業要把發展該地區批發市場提上日常,緊抓不放,監督批發市場秩序,同時還要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只有這樣才能保障我國批發市場能夠健康持續發展。
2.提高批發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該地相關的只能部門應該將批發市場分為不同的等級,進行擇優選擇,分析其批發市場的方案以及可行性,從而對基礎條件較好、比較合理成熟的批發市場進行集中的監管,完善其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提高批發市場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3.美化批發行業的環境
該地區的相關管理部分,在實行國家補貼政策的同時,要努力建設以多元化為主體的批發市場,因此作為投資者應該找準批發市場的行情,降低批發市場的投資成本,從而為批發市場業主和消費者創造一個安全、適合、舒心的市場經濟安全環境。
4.增強批發行業的招商能力
增強批發行業的招商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精干招商隊伍,提高人員素質,擴大宣傳力度,開展多渠道宣傳能力,例如:舉辦展覽會、招聘代理、采取網上集資招商的方法,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投資商入住。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區批發行業屬于連接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環節,是終端的咽喉產業,就目前中國發展現狀而言,大力發展地區批發業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見,解決地區批發行業存在的問題是提高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關鍵所在,以銅仁市碧江區為例,只有從管理上、經濟上、功能上、經營方式上、類別上、制度上等各方面進行完善和創新,提高經營力度,堅持把我國地區批發市場做大做強,提高我國地區批發業的質量和水平,營造健康舒適的購物和經營環境,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猛.所有制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的耦合分析[J].學習與探索,2004,(5).
[2]姜倩倩,楊博文.我國批發商業轉型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7).
[3]Michael Funke, Holger Strulik. On endogenous growth with Physical capital,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 variety. Europeann Economic Review,44,2000.
[4]Kwabena Gyimah-Brempong and Mark Wilson. Health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n and DECD countries.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Finance,44,2004.
[5]王成榮.發達國家批發商業現狀與我國批發業創新[J].財貿研究,2003(4).
[6]張志敏.信息化水平提升與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轉變關系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5,01(15):10-11.
[7]魏書君.欠發達地區商貿流通業發展方式評價及其轉變[J].商業經濟研究,2015,24(24):9-11.
[8]萬典武.新時期流通業的發展-9經濟結構調整U[J].財貿經濟,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