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紅勇
(西南政法大學 管理學院,重慶 401120)
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風險及防范機制研究
伏紅勇
(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重慶401120)
[摘要]近年來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其運營規模的擴大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著諸多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本文首先梳理了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面臨的運營風險類別并深入分析了各風險的具體成因,隨后提出了完善合作社利潤分配和激勵制度、完善決策機制并提高決策效率、建立退出機制等一系列能夠有效防范運營風險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農民專業合作社;公司領辦型;運營風險;風險成因;風險防范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4.201
1引言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壯大而涌現出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從發起方來看主要包括三類:一是農戶創辦型,即由農村能人和種養大戶等牽頭創辦;二是涉農部門領辦型,即由基層政府部分發揮自身的技術方面優勢牽頭創辦;三是公司領辦型,即由該種農產品加工企業利用自身加工、營銷和品牌等優勢組織農戶組織創辦。各類合作社都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著各類風險,而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由于是在公司控制下運行,這有別于其他合作社。對此,本文具體分析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所面臨的運營風險以及形成原因,并且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機制和措施。
2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風險的類別及成因分析
不可控的不利天氣、相關涉農政策、農產品易腐等因素將使合作社不可避免地會面臨諸多風險,以下逐一梳理各類風險并深入分析其成因。
2.1市場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農產品的遠期供給與需求的不可預測性使得農產品價格調節以及供求調節都呈現出了滯后性,由此帶來的市場風險必將造成農民專業合作社整體利潤的波動。使得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可避免面臨市場風險的主要原因有農產品價格的變動和供求關系的不可預測性給農民專業合作社帶來了一定的營銷風險;農戶可獲得的災害預警、農產品市場趨勢變動等信息的收集、傳送、管理等各個環節中的疏忽可能會產生疏漏和偏差,從而產生風險;合作社與農戶通過簽訂合作協議以訂單的形式來確定了農產品生產的銷路,一旦發生訂單違約,這也會對合作社的生產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2.2金融財務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財務風險是公司領辦型農民合作社運營風險中常見的一種,資金管理和利益分配作為財務活動的一部分對合作社經營產生的不利因素表現在合作社的財務風險上。其具體的成因主要是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缺乏民主決策和監督意識,這必將導致公司領辦型農民合作社財務管理的混亂;此外,在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中需要專業性資產的投入,而專用性資產一旦投入就很難轉移,即便轉移其成本也很大,因此專用性資產的存在也會被具有強烈機會主義動機的交易方侵害該資產擁有者的利益,使其處于不利地位。
2.3內部管理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內部管理風險主要體現在決策、制度和執行力三個方面上。其中決策風險主要體現在管理者的能力、不民主的決策機制以及決策效率,而制度的全面性、規范性則直接影響著合作社的科學管理,另外社員對權利和義務執行不到位也會導致管理風險。內部管理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有:一是生產管理不完善。合作社在現實生產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盡完善、自主內部分工的不明確、責任未落實等原因導致田間管理無法保障,這也許會增大人為災害的可能性。二是不民主的決策機制。由于合作社的管理層大多數都由合作社的農業大戶來擔任,這樣會導致在做決策時利益的天平偏向農業大戶,這自然會導致農戶對合作社認可度的降低。
2.4契約信用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被認可度等因素會造成合作社契約信用風險的加大,這勢必將阻礙合作社整體目標的實現,不利于合作社的良性運營。造成合作社契約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是合作社成員的自身素質。我國的農戶比較缺乏商品化和組織化的意識,往往無法真正領悟到合作社的經營思想,最終會影響其良性運營。其二是利益分配機制的合理性。合作成員間的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決定著能否調動農民參與合作社的積極性,內部的盈余分配不合理往往會導致公司或農戶違約。
2.5外部風險及其成因分析
合作社的外部風險主要源于政府的政策,政策的支持在合作社的任何階段都不可或缺,一旦支持政策改變、撤銷或難以落到實處的話,這勢必會對合作社的運營產生震蕩。合作社外部風險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保障機制不健全,現有的風險保障主要是依靠政府提供的資金補助和非政府提供的農業保險,然而政府有限的預算投入和低普及率的農業保險都足以顯示當前保障機制的不健全;此外新技術的應用也會帶來很大風險,新技術在推廣和應用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是合作社必須承擔的風險,如轉基因食品雖然提高了產量但其安全性一直飽受爭議。
3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風險防范機制
3.1完善合作社利潤分配與激勵制度
根據合作社的發展狀況以及社員的意見制定利潤分配制度,按照一定比例設定提留公積金制度。當然公積金的提取要規范管理,明確合作社和社員的財產關系,不得侵害社員的利益。對農戶而言,提高收入是最直接有效的激勵辦法,在注重利益分配的同時還應該加強農戶的歸屬感。
3.2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效率
建立健全的決策機制,改變少數人說了算的決策方式,既要保障民主管理又要兼顧到決策的效率。將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定為社員大會,由農戶民主的參與社員大會,重大決策經由全體社員集體決策后再決定組織的行動。此外還需要針對不同的決策設定不同的決策權限,重大的決策依然保持由社員大會一致決議,而日常決策可以通過合作社負責人、管理層等來完成。
3.3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延伸農產品產業鏈
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在農產品集中上市的時節,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此外還需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保證、儲運的全過程進行標準化生產管理,實行全程監控,嚴格控制產品安全市場準入標準。將特色農產品產業集群化,打造優勢的農產品品牌,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3.4建立合理的入退社制度
建立合理的入退社制度,鼓勵社員以生產資料、土地、技術、契約等多種形式入股,擴大生產規模。合作社有了自有資產為擔保或抵押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生產運營中去,這樣不僅是依附龍頭企業來獲得資金支持,還增強了社員和合作社的利益連接,有利于降低違約,也減少了契約的信用風險。
3.5政府扶持
政府應當通過政策優惠幫助龍頭企業提升自身實力,利用龍頭企業在當地具有的影響力,充分發揮政府作為,為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牽線搭橋,豐富合作社的市場范圍和資金來源。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多種優惠政策的推出的同時要做到推廣及時、執行力度強、管理措施得當才能真正幫助到合作社的運營。
參考文獻:
[1] 宋玉姝.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形成機理與運營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2.
[2] 伏紅勇.訂單農業模式下考慮天氣影響的農產品供應鏈協調[D].重慶:重慶大學,2013.
[基金項目]2014年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編號:14SKC07):“公司領辦型農民專業合作社風險管理研究”。
[作者簡介]伏紅勇(1982—),男,漢族,山東泰安人,西南政法大學管理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農產品供應鏈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