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長偉 田合雷 丁勝
摘 要:目前,高校常常成為網絡輿情事件重點傳播區域,甚至是發源地。分析了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現狀,剖析目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校園網絡輿情工作對策和建議,為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有效開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高校;網絡輿情;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121-02
引言
據中國互聯網中心(CNNIC)2015年5月發布的《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統計數字顯示,中國青少年網民中,大學生在信息獲取、交流溝通、網絡娛樂、商務交易各項網絡使用率中都遠遠高于網民總體平均水平[1]。大學生思想活躍,知識水平高,喜歡借助微博、論壇、BBS、個人空間、博客、社交網站等新媒體在網絡上表達交流思想、參與公共事務、討論時政熱點問題,高校常常成為網絡輿情事件重點傳播區域,甚至是發源地。因此,加強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一、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現狀
我國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相關研究及實踐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起步較晚,還存在相關問題和不足,仍面臨諸多挑戰。
(一)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機制不明
高校對網絡輿情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主動應對的理念,網絡輿情工作的領導機構、隊伍保障、教育引領、監測研判、安全預警、干預引導、危機處置、總結反饋等各方面工作機制不明,容易導致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爆發時反應遲緩、應對不力,不利于網絡輿情危機的解決。
(二)學生網絡道德法制教育不足
網絡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重要的手段,但是高校網絡教育形式、內容以及效果還不盡人意,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有待進一步改善和提高。高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更多地聚焦在國家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方面,涉及網絡安全,主要是防止網絡詐騙,缺乏網絡道德以及法制教育,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在網絡中無所顧忌,容易成為網絡輿情負面信息的發起者、散布者和推動者。
(三)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隊伍不強
大多數高校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存在缺乏統一的領導和規劃、專業指導老師欠缺、成員水平參差不齊、業務培訓不系統、不專業、監測技術手段落后、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良好的工作環境等問題。薄弱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容易導致網絡輿情危機發現不及時,處置不得當,錯失處置黃金時間,導致事態擴大化。
(四)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管理不暢
目前,高校中校園網絡管理部門是校園網絡管理中心,學生教育管理部門是學生工作部,學校網絡輿論管理部門是宣傳部,網絡輿情危機事件處置部門是保衛部,各部門工作職責既重疊也有空白,缺乏統一的部署和聯動,網絡輿情管理主體不明確。管理主體不明確將直接導致高校網絡輿情監控不到位、分析研究不深入、引導不及時和應急處置措施不力,致使網絡輿情危機,后果不堪設想[2]。
二、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對策
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頂層設計,又需要底層設計,是高校學生教育面臨的新課題,也是高校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建機制,形成網絡輿情工作有力保障
學校應該成立網絡輿情突發事件領導機構,制定相關的運行機制、防范措施、應急預案,做好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準備。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要充分熟悉應急預案的內容、流程,明確各自部門的主要職責,了解必要的處理方法,當網絡輿情危機發生時,能做到快速反應、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提高應對網絡輿情危機的能力和水平,確保網絡輿情危機平穩解決[3]。
(二)重教育,內化提升學生網絡道德素質
一方面,學生由于社會經驗的不足、認知的偏差,在面對海量的網絡負面信息時,極易從眾,成為負面網絡輿論的推動者。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匿名性、虛擬性,以及學生對網絡法律法規的不了解,導致網絡成為學生宣泄個人情緒、散布不負責任言論的重要場所,容易導致網絡輿情危機。因此,加強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首先,高校要加強校園網建設,通過采取開設網絡文化課程、打造主題教育網站、開展網上文化活動、組織主題論壇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占領網絡教育主陣地,構建網絡主流意識形態,凈化網絡輿論環境,使學生從不健康的、負面的網絡環境中走出來,在網絡中有所取、有所愛、有所學,切實提高學生的網絡道德素質和思想境界。
其次,高校要加強對學生的網絡道德及法治教育,通過主題班會、講座、情景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寓教于樂,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責任意識,增強網絡使用法治意識,提高網絡安全和防范意識;增強網絡輿論辨別能力,承擔起維護網絡秩序的重任。
再次,高校教師尤其是學生工作者要主動占領網絡陣地,綜合運用BBS論壇、E-mail、QQ群、博客、播客、微博以及新型網絡社交媒體等新媒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探索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如開展主題微博大賽、QQ群主題班會、班級博客大賽等活動,充分發揮網絡共享性、便捷性的優勢,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此外,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收集校園熱門話題和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加以回復和引導[3]。
(三)抓隊伍,培養網絡輿情工作中堅力量
高校應該建設一支政治可靠、技術過硬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隊伍應由相關領導、指導老師、學生團隊三個層面構成。領導負責學校網絡輿情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部署,是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推動者。指導老師負責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具體落實,以及對學生隊伍的業務指導,是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實施者。學生團隊由網絡監測員、網絡評論員、網絡管理員組成,負責對網絡動態的監測上報、網絡輿論的研判引導、網絡版塊的有效管理,是網絡輿情工作的保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加強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隊伍的管理和培訓,不斷提高其網絡輿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強監測,提高網絡輿情工作研判水平
高校一方面要對校園內網站、論壇的用戶進行實名制認證,對校內網絡用戶實行IP地址管理辦法,建立IP地址使用信息數據庫,規范管理,準確掌握輿情信息的來源,另一方面要不間斷地對學校的BBS、學校貼吧、校園網和學生關注的網站(開心網、人人網等)的信息進行搜集、分類、評價和鑒定[4],同時,還要充分利用輿情信息監控、過濾、分析等高科技軟件,提高網絡輿情研判的效率和水平,不斷提升網絡輿情工作的研判水平,為學校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輿情信息。
(五)聚合力,提升網絡輿情危機處理實效
在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發生時各部門要形成快速有效聯動機制,切實提升網絡輿情危機處理實效。宣傳部門要第一時間發現輿情并快速上報至學校網絡輿情領導機構,及時對網絡輿情進行研判,組織學生網絡評論團隊引導輿論,緩和矛盾,掌握網絡傳播的主動權,引導網絡輿論走向;同時,要與相關媒體保持緊密聯系,避免不實報到,導致事態擴大化。網絡管理中心要查找不良輿論信息源頭,及時進行控制。學校負責領導、保衛部門以及學生工作部門要第一時間趕赴事發現場,維持秩序,疏散人群,必要時及時聯系轄區維穩辦及警方,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學生工作部門要及時召開學生骨干會議還原事情真相,深入學生宿舍,澄清事實,穩定學生情緒。網絡輿情危機事件的處置應根據事態變化,在不同階段,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手段。不能采取強制的手段,要以做學生工作為主,靠經驗和觀察力對事態的發展變化做出準確的判斷[5]。
(六)勤研究,促進網絡輿情工作不斷提高
要根據網絡輿情工作的開展以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建立網絡輿情工作動態評價反饋機制,要加強對網絡輿情工作的研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促進網絡輿情工作良性發展。尤其是在網絡輿情危機事件處理結束后,要及時分析總結網絡輿情事件對學校形象的影響,精心謀劃、有的放矢地組織開展一系列有益于恢復學校師生和社會公眾對學校形象的活動,增強師生和公眾對學校未來的信心[6]。
三、幾點思考
(一)高校全體師生員工都是網絡輿情工作的組成部分
建設一支專業的網絡輿情工作隊伍是做好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關鍵,同時,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更離不開全校師生員工的參與和支持,高校在日常工作中應關心愛護廣大師生員工,使大家對學校產生認同感、歸屬感,當網絡輿情危機發生時,引導廣大師生員工做學校網絡輿情的發現者、上報者、引導者,而不是站在學校的對立面上成為造謠者、散布者、推動者。
(二)政府應該加大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支持力度
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是社會輿情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高校的安全穩定關乎社會的安全穩定,政府部門一方面要將高校網絡輿情監測、研判、處置等作為自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高校網絡輿情工作的指導和幫助,雙方良好的交流和互動,是高校網絡輿情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
(三)加強高校之間網絡輿情工作的交流提高
我國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建立了高校社科系統輿情研究機構[7],上述以及不少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已經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列,高校之間應該加強交流學習,互相借鑒吸取先進經驗,共同促進提高我國高校的網絡輿情工作水平。
四、結語
總之,政府、高校應高度重視高校網絡輿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要形成合力,加大投入,加強研究,不斷提高,只有如此才能夠維護學校和社會的穩定,才能創造和諧平安校園,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EB/OL].[2015-08-01].http://www.cnnic.net.cn/hlwfz
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
[2]閆育周,宋強,蒲傳新,樊林.我國高校網絡輿情管理機制研究[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114.
[3]趙中源,王國棟.高校網絡輿情發展趨勢及其治理機制[J].中國高等教育,2011(Z3):59.
[4]劉燕,劉穎.高校網絡輿情的特點及管理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48.
[5]曾潤喜,王國華,徐曉林.高校網絡輿情的控制與引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11):81.
[6]吳磊.高校網絡輿情信息管理機制的構建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5):55.
[7]戴維民.我國網絡輿情信息工作現狀及對策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