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電力行業作為與我國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的基礎產業之一,在倡導發展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本文針對我國電力行業,對電力公司的資本結構進行研究,分析影響其資本結構的因素。同時,就電力行業的特點,提出促進其長遠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電力行業 上市公司 資本結構 影響因素
引言
電力行業作為我國的傳統行業之一,在國家發展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企業的持續發展與經營,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資金問題,進而涉及到公司的資本結構。正是由于資本結構作為企業做出融資決策的核心問題,所以研究電力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不容小覷。
一、研究背景
2014年12月,國務院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正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在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將面臨以下三大課題:首先,我國經濟發展所需的電力需求增速放緩;其次,由于經濟轉型將改變電力負荷曲線,使得負荷峰谷差變大;最后,新能源所占份額增大。在此背景下,研究電力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對企業優化資本結構,贏得競爭優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文獻回顧
龐衛宏和周洪瑋(2015)以我國房地產業為研究對象,選取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共103家,以其五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企業規模、股權結構、盈利能力等與資本結構線性相關。
屈耀輝(2006)基于我國不平行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研究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公司規模、成長能力、盈利能力、抵押能力、經營風險、非負債稅避、產品獨特性、資產流動性、公司聲譽等。
陳德萍、曾智海(2012)指出,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受到公司自身五個方面的影響:盈利性、成長能力、償債能力、資產擔保價值和企業規模等。
三、我國電力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前文中,對關于影響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因素進行了簡要的回顧,但是,針對于我國電力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并沒有重點提出,所以,本文將對此進行重點闡述。影響我國電力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因素主要分為宏觀以及微觀兩個方面,即體現在宏觀經濟政策環境與公司自身兩個層面。
(一)宏觀經濟政策環境
近期國家發改委召集了電網、電力等企業,討論了《關于推進售電側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征求稿)》。分析認為,雖然目前電改方案的全面推進還有很多爭議,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電力改革是必然,尤其是越來越多的電力相關企業逐漸成立,民營資本參與勢頭很強。此政策一出,會給電力行業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造成一定的影響。
2015年6月27日,人民銀行宣布再次定向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同時結合下調金融機構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以更好地平衡好總量穩定與結構優化的關系,促進穩增長、調結構并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此舉來說,體現了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綜合運用利率、存款準備金等多種工具組合,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市場利率適當下行,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所以,利率降低,將有利于電力企業上市公司進行融資,進而影響其資本結構。
(二)企業微觀層面
(1)公司規模
有關理論顯示,企業規模因素與企業自身資本結構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首先,規模較大的公司可以通過采取多角化經營來降低企業面臨的風險,因而在其他外部因素相差不多的情況下,規模較大的企業相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其風險更小,所以其會采用較高水平的負債,以期更好的使用財務杠桿,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益,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2)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早在1984年,Myers與Majluf創新性地提出在信息不對
稱和理性預期條件下的信號傳遞模型,通過研究該模型發現,由于內部融資的資本成本最低,所以其會成為優先選擇。而內部融資的來源則需要公司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公司提供持續發展的資金。所以,一般情況下,盈利能力與企業的負債水平呈負相關。如果用凈資產收益率代表企業的盈利能力,凈資產收益率越高,相應地,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低,即盈利能力越強,其財務杠桿越小。電力行業作為傳統行業,更需要注入新的企業發展動力,來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企業財務目標的影響
目前,企業財務目標自提出后,出現了以下幾個主流的觀點,例如利潤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東權益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這些觀點不僅適用于其他行業,也適用于電力企業。企業在設定財務目標之后,公司的宏觀戰略與微觀決策等都會將其體現出來。所以,公司財務目標不同,勢必會影響公司的資本結構。因此,企業財務目標是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之一。
(4)企業成長能力的影響
企業的成長能力是公司的整體競爭力的一個體現,要想在競爭中不斷發展,不斷提升,其成長能力是不可忽視的因素。同時,公司成長能力的大小,也自然會影響公司的整體資本結構。成長能力較強的公司,公司的資金需求量也會較大。一般情況下,公司能夠獲取的長期負債是有限的,其對短期負債的需求可能會上升。同時,企業所需的權益性融資也會增加,以此滿足企業對資金的要求。尤其,對于電力企業來說,若要不斷發展,擴大規模,勢必需要采用大型發電設施,其對資本結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成長能力也會影響到企業的資本結構。
四、對策建議
上文中對影響我國電力行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因素進行了分析與闡述,針對經濟新常態下電力行業的發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對策與建議,希望能夠為電力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一)適應新常態,滿足社會電力需求
電力行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必須適應經濟新常態,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因此,這對我國電力行業的電源結構提出了清潔化、低碳化的要求。不可再生資源日益減少,傳統的火力發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發電成本在長遠來看,會逐漸增加。同時,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日益嚴重,低碳化更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優化電力布局,滿足供需互動
對于火力發電來說,如果以傳統新建電廠方式應對最高負荷的快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平均利用小時下降,機組負荷率下降,對整個電力系統的效率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單純減少火電裝機容量以提高利用小時數可能不利于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現代電網安全可靠供電的指標之一,就是要保障電力系統有足夠的備用容量來應付不可避免的用電高峰的沖擊。因此,應對挑戰需要優化電力布局,重點在于如何滿足尖峰負荷(特別是東部地區),而不影響電力系統的整體負荷水平和效率。供需互動將成為電力供應的新模式。經濟新常態下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要求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促進能源節約、高效使用,從千方百計保供應轉變為合理控制需求總量,以供應側為主導轉向供給側和需求側高度融合、協調配合。
(三)加強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
當今社會,國家和政府倡導發展低碳經濟,推動環保節能資源的發展。而電力行業作為我國的傳統行業額之一,需要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推動清潔能源技術進步。目前,我國在特高壓電網方面已經取得競爭優勢,下一步要在大型風力發電關鍵技術、大規模光伏發電技術等方面實現突破。而電力上市公司更要承擔起推動技術、裝備、標準、服務加快“走出去”的重任,不斷抓住機遇發展企業新能源開發技術,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技術創新的浪潮中把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