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海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學
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研究
楊 海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學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和學生的互動交流,豐富其體驗,培養(yǎng)其興趣,使其能夠更為主動和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而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師若想迅速提高教學實效性,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尤為關鍵,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增強師生互動效果的有效策略。
新課改;初中;音樂教學;師生互動
目前,很多初中音樂教師并沒有認真領會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教學方式較為單一,缺乏和學生間的有效互動,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教學質量不夠理想,因此,音樂教師應當盡快轉變其教學方式,通過豐富的師生互動,讓學生能夠較為主動、愉快、高效的參與到課堂音樂學習中來。
(一)互動方式不夠豐富
目前,初中音樂課堂上缺乏比較豐富、有趣的師生互動,“教師提問-分析引導-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是初中音樂課堂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互動模式,教師往往通過提問來和學生互動,但通常不會取得理想的效果,很多同學不會積極回應教師提問,也并沒有參與到師生互動中,使得教學質量受到了影響。為改變現(xiàn)狀,教師應當致力豐富其互動形式,以取得較佳的效果[1]。
(二)缺乏情感互動
不同與其他學科,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在音樂教學課堂上,教師應當加強和學生間的情感互動,其需要合理使用音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活動,以取得良好的互動效果,提高其學習效率。
(三)教程編制不夠合理
目前,一些音樂教師往往受教材限制,無法在課堂上和學生展開更為高效、巧妙的互動,這樣就無法取得較佳效果,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受到了制約。
(一)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和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初中學生在情感心理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特殊性,他們容易在和教師互動交流中表現(xiàn)出焦慮、緊張的狀態(tài)。于是,教師應當盡可能的在課堂上創(chuàng)建輕松融洽的教學氛圍,以促使學生能夠更為愉悅的完成學習任務。特別是如果有學生在回答老師問題時,給出了錯誤的答案,教師不可對其進行較粗暴的指責、訓斥,而應當耐心展開引導,使其自尊心不受到傷害。應當注意的是,學生有時會因怕出錯被指責不愿意較多的參與互動活動,為此,教師必須改進其教學,比如,在音樂《瑤族舞曲》欣賞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對手風琴獨奏仔細聆聽,然后再引導其對音樂畫面展開想象,接著,再以風趣語言加以總結,讓同學們知道,這首曲子以流暢的節(jié)奏和輕快的旋律將瑤族文化的魅力充分展現(xiàn)了出來。
(二)打破思維定勢,展開因材施教
音樂教師應當認真反思自身的教學過程,并對一些存在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應注意的是:切不可以一種固化的理念和思維來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處理。為了改變教學思維定勢,教師必須根據(jù)本課的具體內容和任務采取最合適的教學措施,并關注和學生的充分互動。比如,加強學生間的協(xié)作探索互動應當在創(chuàng)作訓練課上得到強調,而情感交流互動則需要在音樂欣賞課上被更多關注。此外,教師應當針對不同特征的學生展開不同方式的教學,以提高教學針對性,并使教學互動效果得到增強,讓本班學生的整體水平得到持續(xù)提升[2]。
(三)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通常不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必須使用豐富、有效的教學方式,若想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增強,教師的教學形式必須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讓他們在音樂課上的主體地位被充分尊重,從而能夠積極主動的和教師展開的互動和溝通,使課堂教學互動性得到增強。在音樂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多種類型和形式的音樂作品,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各類音樂概念,并可將其和現(xiàn)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教師必須科學制定教學方案,來展開高效的音樂教學。比如,類比的教學方式在音樂概念傳授中就比較有效,其原因就在于,音樂概念間的類似性較強,在某一概念的講解中,教師可列舉一些其他類似概念,促使學生能夠對本課知識進行更好理解和掌握[3]。
為了增強教學互動效果,教師可對其教學方式加以創(chuàng)新。比如,在《唱臉譜》的歌曲教學中,教師不可僅僅讓學生學唱此歌,而應力圖讓學生更多的了解京劇,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其可先和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想一想在平時聽到、看到的關于京劇的故事,并講出來,通過故事的講述和聆聽,學生會變得對京劇更為感興趣,學唱的積極性也可被增強。教師也可在課堂上演唱某京劇片段,并鼓勵學生進行一定的評論,這樣,通過有效的師生間互動,教學效果可得到較大的提升。
(四)豐富互動中的感性體驗
為了讓學生能夠對于教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和記憶,教師應盡可能的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在課堂互動中,就應當更多的關注學生的主觀感受,增強其對音樂知識的感性認識,從而更為輕松的學習較為抽象的音樂知識。并且,教師應當在互動中盡可能的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合理的技巧和學生展開交流,以取得較佳的效果。
初中音樂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風趣的語言、巧妙的方式和學生展開互動,以活躍課堂氛圍、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使他們能夠領略到音樂的魅力,從而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的學習中來,并可以較為輕松、高效的掌握音樂知識、提升音樂素養(yǎng)。
[1]楊春.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藝術”[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4(Z1):32-33.
[2]高小亮.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藝術[J].中學教學參考,2014(12):72.
[3]陳芳.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淺談[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05):68-69.